建設工程是人類有組織、有目的、大規模的經濟活動,是為人類生活、生產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各類建筑物和工程設施的統稱,涵蓋房屋建筑工程、鐵路工程等各大類,在國家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由于建設規模增長,作業人員也隨之激增。且多數建設項目具有形式多樣、現場局限、工期要求、施工難度和危險性大等特點,加之作業人員頻繁流動、素質不高等,因而造成事故頻發,使得安全管理的難度和深度加大。發生安全事故,不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且社會影響很大。這些事故對企業的不利影響遠遠超出事故本身,而且有可能導致企業“安全猝死”。
因此,建設工程企業必須本著對職工、企業、社會高度負責的精神,狠抓安全不放松,嚴防各類事故發生,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
一、切實加強制度建設,壓緊壓實安全責任
(1)把法規、政策學習好、研究透,結合流程梳理與制度修訂,固化經驗做法,以制度建設壓緊壓實安全責任,建立各層級、各崗位履職清單,健全責任體系和全員考核機制,構建責任鏈條,解決誰來管、管什么、怎么管的問題。同時把各項制度轉變為監督檢查內容,把監督檢查結果轉化為績效考核依據,以嚴格考核推動管理制度有效落地,筑牢保護職工和企業生命財產安全的制度防護網和安全管理屏障。
(2)安全管理部門要發揮幕僚作用,定制度、做方案、監督檢查考核。施工單位各級責任人要發揮頭雁效應,落實直線責任,進行第一管理,嚴格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
(3)建立全員考核機制,落實安全責任兌現激勵,即以責任書的形式,明確各級安全責任,并以一定比例從工資總額中提取、用于專項考核,根據安全績效兌現激勵,這要求加大考核的力度、廣度和深度。
二、強化安全生產措施,開創安全發展新局面
(1)構筑“管控源頭風險、治理事故隱患”雙重安全防線,提升高空作業、塌方、危化品等重點危險源管控,抓住關鍵環節、重點區域、重要崗位,強化腳手架、建筑物拆除、立體交叉施工等危險作業審批,排查邊坡基坑模板支護、腳手架搭設、塔吊拆裝等關鍵部位和環節。
(2)實施建設項目動態管控,保障項目建設全過程各類安全風險有效受控,對施工隊伍要明確資質審查、準入門檻、安全交底、現場督察,明確施工隊伍引進和使用單位的安全責任,杜絕以包代管、以罰代管、包而不管。
(3)完善全員管理、工程技術、培訓教育、個體防護和應急五大管控措施,提高重大危險源和高危作業的風險級別和管控層級,結合專業性、季節性、綜合性等檢查模式,合理確定各層級的隱患排查責任和頻次,使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得到提升。
三、重視和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提升全員安全意識
(1)開展“安全為了誰,誰來管安全”全員討論,實現由“要我安全”的被動式強制執行,向“我要安全”的主動式自主管理的根本性轉變,樹立“自己的安全自己管,依靠別人不保險”的理念。
(2)強化安全培訓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活動,促進員工端正態度,規范作業。組織事故反思教育和案例分析座談,通過事故回顧、情景模擬、深度匯談、多向交流等形式,持續提升自主安全意識。
四、堅持重心下移,夯實班組安全基礎建設
加強班組安全建設,夯實基層基礎工作,是筑牢安全生產第一道防線,是防止各類事故發生的根本保障。
(1)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為核心,落實《班組安全基礎建設達標驗收標準》,梳理安全活動、現場管理、標準操作、應急處置等工作,剖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組織改進措施方案,實施專業部門聯合化、驗收評比常態化機制,將班組基層基礎工作做實、做精、做細,推進安全管理縱深發展。
(2)嚴格按照《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足額提取安全生產費用,重點用于安全設施、應急器材、風險管控、安全評估、培訓教育、勞保護品等方面,健全安全投入長效機制;及時了解并推廣應用安全可靠的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材料,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設備和工藝。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