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食堂解決了大難題,老人們每天在一起別提多熱鬧了。”近日,說起村里興辦的孝老食堂,大余縣浮江鄉雙田村70多歲的李玉英臉上洋溢著幸福。雙田村聚焦農村養老服務的突出問題,試點推行“黨建 養老服務”,并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文化服務中心、社區黨小組功能相融合,不斷健全完善群眾服務平臺。這是大余縣推進基層黨建“三化”建設為群眾帶來的實惠。
今年以來,大余縣對523個基層黨組織開展“體檢”排查,在農村、社區、機關等8個領域舉辦8場現場推進會,帶動各基層黨組織相互找差距,補齊短板、整改提升。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方式,8個領域各打造1至2個示范點,示范帶動各領域全面進步。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對排查出的8個村黨組織,建立結對幫扶“團隊攻關”整頓機制,確保整頓一個銷號一個,目前已全部完成整頓。
▲黨員志愿者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黨員駐廠指導員。
大余縣堅持把“三化”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發展的實效來檢驗成果。今年以來,該縣以“三化”建設引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強化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的日常教育管理,實現了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同頻共振、互促雙贏。以村集體資產、資源、資金等要素有效利用為抓手,全面推行“一領辦三參與”等模式,因地制宜發展本地特色產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疫情防控期間黨員駐廠指導員。
▲集體經濟(南安鎮新華村標準廠房)
目前,全縣九成以上的村經營性收入超過10萬元,年底將實現100%。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中,該縣大力開展“我是黨員我帶頭”示范行動,劃分黨員責任區,設置黨員先鋒崗。全縣成立51個臨時黨支部,組建580支疫情防控黨員服務隊、突擊隊,選派223名黨員干部擔任駐廠指導員,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奮力助推實現全縣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以黨組織引領,該縣1800余名機關黨員沖鋒在前,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和“社區夜話”活動。通過“社區夜話”活動征求意見1.8萬余條,辦結率93.5%,群眾密切關注的一系列問題得以快速解決。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