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晚報全媒體記者 馬依釩
作為全市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窗口,今年以來,信陽市圖書館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1335”工作布局,以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為統領,通過強化紅色陣地、打造書香支部、舉辦精彩活動等一系列措施,推進黨建及文明創建工作,文化惠民、文化為民,不斷提升市民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強紅色陣地 夯實黨建文化基礎
“為滿足黨員群眾對黨建知識的需求,市圖書館發揮公共圖書館服務黨建文化建設的獨特優勢,注重對黨建書籍的收藏。”10月14日,市圖書館黨支部書記、館長朱進向記者介紹,市圖書館不僅能向讀者提供紙質的黨建文獻資源,還有電子期刊、電子圖書、數據庫等數字資源。館內一樓設有喜迎二十大專題書庫,在二樓設有習近平圖書專柜,線上還有海量的電子資源,從而滿足讀者對黨建知識的需求。
喜迎二十大專題書庫
黨建工作要順應信息化時代發展要求,為此,市圖書館以“互聯網 黨建”融合,將網絡學習作為日常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線上資源尤為重要,市圖書館精心為讀者提供紅色圖書、主題展覽、專題講座等網絡資源,通過微信公眾號、網站向讀者推送。
為講好信陽故事,市圖書館發揮群眾文化服務的窗口優勢,與市史志辦、市政協文史委合作建設方志閱覽室。其中收藏的有《河南歷代方志集成》共500多冊,以及20世紀信陽的地情文獻資料等九類近萬冊。經系統整理后,將全部向讀者開放,充分發揮地方史志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
辦精彩活動 營造黨建文化氛圍
今年以來,市圖書館結合“支部聯支部”活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文化服務優勢,先后開展“喜迎二十大 書香進社區”主題系列活動,宣傳推廣“永遠跟黨走”紅色數字圖書閱讀活動、“書香助盲”關愛殘疾人活動、“送書進社區”活動等一系列特色鮮明、成效明顯的群眾性文化服務活動。
信陽是大別山革命老區,為了讓紅色文化深入人心、紅色基因傳承賡續,市圖書館充分發揮基層黨建力量,組織系列紅色閱讀推廣活動,通過經典誦讀、紅色主題講座展覽、閱讀推廣等形式,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推動書香信陽建設。
方志閱覽室
公共文化服務既要牢記使命擔當,也要緊跟受眾需求,為此,市圖書館通過館校合作平臺,結合信陽地域文化和圖書館元素,與信陽學院合作開發了“美好生活、樂享信陽”“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世界讀書日”等八大系列文創產品,通過富有特色的文創產品傳播地域文化,展示美好信陽。
添濃厚書香 擦亮精神文明窗口
市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的窗口單位,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年以來,市圖書館以塑造良好形象、打造優質服務為目標,強力推進職工思想道德建設,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走進市圖書館,“文明”隨處可見。館內醒目處設置有宣傳標識牌、宣傳電子屏、核心價值觀宣傳畫,使職工和讀者能夠隨時隨地了解創建的內容、任務、目標和自身職責,提高職工群眾對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認識,自覺投身到創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中去,形成濃厚的創建氛圍。
將文明城市創建與自身業務因地制宜地結合起來,市圖書館圍繞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相繼開展“美好生活·樂享信陽”春節系列文化活動、核心價值觀紅色家書展、信陽市“六一”暨“端午”親子閱讀主題活動等一系列文化活動。隨著“領讀人”“領誦者”“讀書會”等知名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培育和推廣,市圖書館在全市營造了濃厚的書香氛圍,已成為傳播文明風尚的明星平臺、擦亮精神文明的特色窗口、建設書香信陽的重要陣地。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