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確保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正確方向。
——總書記囑托
”
一抹黨旗紅,成了這個四月鹿城最溫暖的顏色。3月31日,疫情突襲三亞,全市1.8萬余名黨員迅速下沉疫情防控一線,成立黨員突擊隊455支,設立黨員先鋒崗744個,3000多名機關干部就地轉化為志愿者,爭取用最快速度、最小代價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
“紅色引擎”一直都是驅動三亞高質量發展的“硬核”力量。2021年以來,一批立得住、推得開、叫得響的特色黨建工作品牌,正在三亞遍地開花。在自貿港建設大潮中,三亞黨建系列新實踐取得的新成效,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4月6日,三亞市天涯區群眾街社區黨員志愿者集合一起,準備奔赴疫情防控點。在三亞抗疫戰線上,共產黨員的身影處處可見。 孫清 攝
緊扣“實、深、活”
讓黨建更接地氣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紅波強調,要以習近平黨建思想為指引,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有關部署要求,對標先進、聚焦重點、突出特色,積極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創新發展,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三亞高質量發展,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打造新標桿。
緊扣“實、深、活”,以此作為基層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實”就是以更優的供給滿足群眾需求,用最好的資源服務群眾,提供更多的機遇成就每個人。
筑同心。公園往往“藏”著一座城市的靈動與浪漫,而在三亞這座活力之城,公園也醞釀著城市的藍圖和夢想。豐興隆黨群主題公園就是讓“小廣場”變身為黨建的“大陣地”。這也是三亞積極探索“小公園 大黨建”工作新模式,黨建引領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暖民心。2021年,三亞12345熱線平臺呼入量和訴求受理量均創熱線開通運行以來新高;辦結率99.86%,回訪滿意率99.70%,熱線辦件無效退單量同比減少了87%。以“書記工程”強力推動“直通聯辦”試點改革,從根本上減少了推諉扯皮,實現了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聯辦效率全面提速,“直通聯辦”破解基層治理“合力難成”。
強信心。以“能力提升建設年”暨深化拓展“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作為三亞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揮棒”“風向標”“擂臺賽”,全市干部通過“實戰化大培訓、專業化大練兵、 特色化大比武”讓各項決策更加“接地氣”,更能“落到底”。
——“深”就是要調動一切力量共同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實現城市治理模式的深度轉變與系統優化。
精施策。依托市直機關“1 8 X N”黨建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創新落實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到社區“雙報到”制度。
積極開展公立醫院“五型”黨組織創建活動,形成以“抗疫黨建”“醫心向黨”為代表的黨建品牌。搭建“支部書記大講壇”平臺。
精導航。創建學校黨建“樣板黨支部”“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將“一區一名校”打造成為學校黨建品牌。建立“黨建聯盟”模式,以黨建引領破解醫聯體改革中各類攻堅問題。
精發力。制定市委、屬地、區域三級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建立直接約見、常態化反映、線上即時議事平臺、企業秘書等四種“黨組織書記直通車”。推進“候鳥戀紅巢”工程,24個候鳥黨組織引領860名候鳥黨員參與三亞城市建設和社會治理。
——“活”就是持續推動一種以需求為導向、更注重基層群眾反饋、持續改進的基層治理模式。
聚合力。深入推動落實市直機關“四級黨建責任清單”。推進“黨建 項目”“銀企共建”新模式,打造“交投蜂巢黨旗紅”黨建品牌,創新推行“三亮四比三評”活動。
勇擔當。2021年換屆選舉,三亞拿出了一份“超預期”的成績單。全市149個村(社區、居)“兩委”班子共產生成員1239人,黨組織書記、村(居)委會主任“一肩挑”比例100%,“兩委”成員交叉任職比例67.3%,較上屆提升了17.8個百分點。擇優抽調23名優秀年輕科級干部到23個工作專班實踐鍛煉,并對7名受不實舉報影響的公職人員進行了澄清正名,真正為實干者兜住底。
見實效。社區里的“愛心屋”、景區里的“服務站”、樓宇里的“連心橋”,15分鐘黨群服務圈讓基層黨建“實”起來;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87個基層黨組織成功摘帽。
圍繞“特、精、融”
助力黨建融合發展
圍繞“特、精、融”,助力黨建融合發展推得開、落得下。
——在“特”上下功夫。
從基層治理發力。成立海棠灣、三亞灣、崖州灣等6個灣區“大黨委”,16個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198個黨群服務中心(站),夯實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合縱連橫的“大黨建”格局。
從鄉村振興聚力。選派267名優秀干部到全市89個行政村駐點幫扶。協作幫扶萬寧消除20個集體經濟“空殼村”,其中14個幫扶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萬元以上,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從人才引進借力。構建“六位一體”的院士會員服務體系,院士聯合會會員增至146人,院士創新平臺增至23家。17名市領導聯系124名重點專家,不斷完善醫療保障、住房保障、子女入學、減免稅額等方面制度,讓人才安心安身安業。2021年以來新增人才落戶17422人,吸引集聚省外優秀退休教師、醫生75人。全市新增認定高層次人才2168人、評定專業技術人才1455人。
——亮出“精”字招牌。
在“三重一線”主戰場練兵選將;
率先在全省建立起村(社區)工作者職業化體系,一體化同步推進村(社區)工作者職業化管理;
出臺《保障公職人員干事創業工作實施辦法(試行)》等配套制度,切實推動管黨治黨不斷走向“嚴、緊、硬”;
落實容錯糾錯辦法,為敢于擔當、踏實做事干部撐腰。
——在“融”上做文章。
有力度。建立“電話回訪 現場核查”跟蹤機制,確保問題整改“實打實”。通過抓“一把手”推動“一把手”親自抓,進一步壓緊壓實責任,加快推進問題整改。
有深度。把“能力提升建設年”活動與三亞中心工作統籌起來,與深化拓展“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制度執行年”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等活動統籌起來,做好融合統籌文章,推進改革走深走實,城市治理更精準,為民服務更高效。
聚焦理論武裝實踐轉化,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抓實學習筑牢根基,緊扣“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要求,把學習做實、把宣傳做實、把實事做實,為三亞打造海南自貿港建設新標桿匯聚強大動力。
有溫度。為民辦事檢驗效果,三亞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服務“一老一小”、革命老區、結對共建、精準服務、難啃的“硬骨頭”,為民解憂。機關單位和村(社區)黨支部共同開展黨日活動176次,開展志愿服務146次,完成“我為群眾辦實事”167項。全市153件信訪積案已全部化解并通過省信訪聯席辦審核,化解進度全省并列第一。
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載體,有效地促進了黨建與城市融合發展。面向新起點,三亞將以更務實的作風、更開放的心態、更奮進的姿態,為打造海南自貿港建設新標桿,展現三亞作為、貢獻三亞智慧、扛起三亞擔當。
數說
-
2021年換屆選舉,全市149個村(社區、居)“兩委”班子共產生成員1239人,黨組織書記、村(居)委會主任“一肩挑”比例100%。
-
從基層治理發力。成立海棠灣、三亞灣、崖州灣等6個灣區“大黨委”,16個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198個黨群服務中心(站)。
-
從鄉村振興聚力。選派267名優秀干部到全市89個行政村駐點幫扶。
三亞緊急尋人!有廣州市旅居史人員請立即報告
三亞61家藥店發售新冠病毒抗原診斷試劑盒(附名單)
三亞新增無癥狀感染者5例,無癥狀感染者轉歸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普通型)1例、(輕型)1例
來源:三亞日報
編輯:陳淑林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