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縣委“高舉旗幟、響應號召、奮進新時代、啟航新征程”主題活動動員會召開后,奉先街道迅速響應,積極行動,有序部署,扎實謀劃推進“大聚合強黨建行動”,把“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作為街道黨組織的主責主業,從群眾需求出發,充分運用現代化信息手段,著力創新基層治理模式, 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堅持夯基礎、轉作風、提效能,育亮點,創品牌,樹典型,以“一以貫之”的韌勁,“一鼓作氣”的拼勁,“一抓到底”的狠勁,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轉化為發展優勢,健全完善城市社區基層治理體系,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區治理新格局。
精心繪制“作戰圖”
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要求、高質量推進,堅持規定動作做扎實,自選動作出特色,精心設計制定《奉先街道辦聚合強黨建行動工作方案》,把黨建工作與縣委“十項重點”工作”相融合,圍繞基層黨建、美麗社區、征地拆遷、信訪穩定、安全生產等重點工作,創新在全辦開展“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樹形象”主題活動,突出“四個聚焦”(聚焦轉作風,開展大培訓活動;聚焦提效能,開展大鍛煉活動;聚焦促發展,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大征收、大推進活動;聚焦樹形象,開展大宣傳活動)。為大力推進“大聚合強黨建行動”注入強大的動力、合力、效力,為奮力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因社制宜“亮名片”
社區既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社區黨建是城市黨建工作的重要基礎。奉先街道立足實際,取其精華,因社制宜,創建社區城市黨建新品牌。東街社區恰逢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抓住建黨百年的機遇,不斷提升黨建的品牌文化,創建社區百年黨史展覽館和過道長廊,黨史館是建在群眾家門口的“紅色學堂”,打通了黨史學習教育的“最后一公里”。自開放以來,已接待近2000人次學習參觀。朝陽社區在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以“助力省級文明縣城創建”為抓手,聚焦黨建引領,采取“13579”工作模式,努力提高城區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步行走進朝陽社區民樂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和諧家園等宣傳展牌映入眼簾,墻體造綠,錯落有致的綠植點綴著干凈的巷道,一幅美麗宜居的生活畫卷。延安路社區為妥善處理業主與物業之間的矛盾,應對各類突發性事件,牢牢立足“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的為民服務原則,以“黨建引領”為鮮明主線,彰顯“紅”的特色,體現“治”的成效,成立了“紅色物業”應急管理小組。通過搭建“紅色物業”這一平臺,將紅色元素融入居民生活,讓紅色旋風刮起來,形成黨員帶頭、群眾參與,齊心協力共創和諧社區。剩余轄古鎮、關帝、西府等其他社區“新名片”亮點紛呈,釋放潛能…….
長遠謀劃“明方向”
深化街道管理體制改革和加強社區物業黨建聯建共建是新時代城市黨建一個重要課題, 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對于加強黨對城市工作的領導、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近期,奉先街道辦以全省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現場會和渭南市社區物業黨建聯建工作推進會會議精神為指導,注重長遠謀劃,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把脈問診” 對癥“開方抓藥”,引領黨建風向標。將“兩長一員”隊伍建設放在治理基層工作首位,召開街道辦“兩長一員”動員大會,頒發聘書和出征授旗,統一配置工作制服,賦予足夠的職權。對網格員的工作實行目標責任、督查指導、跟蹤監督,形成獎優罰劣的激勵機制。建立“網格員專欄”和“網格員論壇”制度,展示“網格員”工作風采。通過抓實抓細“兩長一員”隊伍,開啟社區“幸福密碼”,不斷持續畫精、畫美、畫好城市建設“工筆畫”,唱響“一呼百應、‘渭’您服務”,形成“一呼百應、上下貫通”的良好局面,傾力打造彰顯社區氣質的高品質生活空間,著力構建社區為民、便民、安民的溫馨家園。(通訊員: 蔣宏偉 曾妍 付興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