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常州市鐘樓區高新園(鄒區鎮)以黨建引領促進城市管理效能提升,讓“支部走在路上”“人在路上走,事在路上辦”,梳理“路長制”日常巡查任務清單,以“黨建 路長制”模式進一步提升鎮區“顏值”,切實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構織起細節深處的鎮區之美。
“路長”上崗,為鎮區5條道路找來“貼身管家”
為更好地提升鎮區環境面貌,打通城市管理的最后一公里,高新園(鄒區鎮)開展鎮區環境面貌提升專項行動,推行“路長制”,給沿江高速入口周邊、312國道(平陵大橋—牌樓段)、東方大道(G312—振中路段)、會靈路(東方大道—南北大街段)、南北大街(G312—振中路段)五條主要干道找來了“貼身管家”。“所謂路長制,就好比把某條路當成一個房子,房子里的大小事務都需要一個管家來管理,而路長就是這個管家。”高新園(鄒區鎮)相關負責人形象地解釋道。 “路長制”工作模式分工明確,層層壓實責任,每條路一級路長由一位黨政領導擔任,負責統籌指導工作;二級路長由綜合行政執法局管相關負責人擔任,負責具體工作,包括路段巡查、協調、問題處置、監督和服務;各相關單位工作人員及志愿者為路段管理員,配合對各類城市管理亂象進行記錄、處理或反饋。 巡查整治,“黨員紅”帶領“志愿紅” 高新園(鄒區鎮)本著“工作開展到哪,黨組織就建到哪,黨組織的管理就跟進到哪”的原則,積極探索新時期黨建工作新路徑,將臨時黨支部建在城市管理工作的最前線,為5條道路建立臨時黨支部,一級路長擔任支部書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讓黨建成為引領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繡花針”,穿針引線,在主次干道上飄起“黨員紅”。 隨著工作的推進,鄒區鎮越來越多的群眾由“觀望者”變為“參與者”,“黨員紅”帶領起“志愿紅”,團結了最廣泛的群眾力量參與到城市管理中來。結合工作實際,開展“不文明行為隨手拍”“志愿活動我參與”等公益活動,讓群眾主動參與到文明引導、入戶宣傳、撿拾路面垃圾、清除小廣告等志愿服務活動中。 高新園(鄒區鎮)堅持黨員示范帶動,建立“路長吹哨,全員報到”的工作聯動機制,做到路長指揮、部門配合、社會力量參與,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切實將原來的政府“獨唱”轉化為集體“合唱”。 細化落實,鎮區面貌展現“靚麗風景” 5個黨支部共170余名黨員緊緊圍繞責任路段的市容管理、環境衛生、公共設施、戶外廣告、文明勸導等方面,落實責任,形成一體化管理聯動新機制。推行“721”工作法,讓70%的問題用服務手段解決,20%的問題用管理手段解決,10%的問題用執法手段解決,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法律宣傳、文明勸導、監督檢查等,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變末端執法為源頭治理,縮短城市管理距離,持續改善和提升城市管理新形象,努力做到“讓城市管理像繡花一樣精細”,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自“黨建 路長制”實施以來,通過對鎮區主要道路實現城市管理領域的全要素治理,構建起統一指揮、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城市管理工作機制,初步形成從上到下、全面推動環境品質整體提升的治理體系,高新園(鄒區鎮)主要路段潔凈、整潔、有序,鎮區面貌展現出“靚麗風景”。 通訊員 周曉玲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