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大力實施“領航、鑄魂、強基、砥柱、護航、同心”六大工程,引領、保障、推動“雙高計劃”建設項目和各項事業創新發展。
實施“領航工程”
把牢辦學方向
學校黨委始終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認真履行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正確辦學方向。學校黨委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推進重大決策部署落地,把牢思想政治“總開關”;先后出臺貫徹落實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若干措施任務清單、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等,不斷健全政治規范體系和主體責任落實機制;把“雙高”建設作為學校中心任務,以高標準高定位推進“雙高”各項任務,組織編制“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和5個專項規劃、6個二級學院發展規劃,統領學校改革創新發展。近3年,學校取得了國家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2個)、國家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國家虛擬仿真實訓示范基地、國家創新創業學院、國家教育部門教育信息化實踐共同體項目、國家工信部門校企協同就業創業創新示范實踐基地、國家工信部門工業互聯網產業人才基地等一批標志性成果。
實施“鑄魂工程”
潛心立德樹人
學校黨委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扎實抓好建設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項目建設這兩翼,強化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順利完成省級“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校建設,開展“一院一品”基層黨建特色品牌創建活動,加快構建思想政治工作體系;順利完成“三支隊伍”按比例配齊目標,建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統籌校內安全教育體驗館、勞動教育基地等育人場所與校外寧化長征學院、古田干部學院等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實踐基地聯動,延伸育人場域,培育時代新人。近3年,學校完成了國家教育部門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省級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項目,案例《高職院校“大思政熔爐”培養新時代工匠的探索與實踐》獲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并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學校獲評第二屆省級文明校園、福建省首批平安校園,獲10個省級思政課、課程思政精品項目,獲評省級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
實施“強基工程”
夯實基層基礎
學校黨委認真貫徹落實高校基層黨組織工作條例,以夯實黨建基層基礎為核心,全面加強黨組織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激發新活力。作為福建省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規范化建設試點單位,學校以“探索建立分類別分層級議事決策機制”為重點試點項目,將試點工作與日常工作緊密結合,先后出臺《專題會議議事規則(試行)》《黨委書記和院長經常性溝通制度》等6個“三重一大”事項和黨政議事規則的配套制度,取得顯著成效。健全完善黨建工作制度,將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與二級單位年終考評結果掛鉤,明確師生黨支部建設工作標準、重點任務,全覆蓋配備黨總支專職副書記、專職組織員、教工黨支部“雙帶頭人”,強化校級黨建“對標爭先”項目建設,推動黨建和業務互融互促。2021年、2022年發展黨員均達300多人,比往年翻了一番。近3年,學校獲評1個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1個省級標桿院系、5個省級樣板支部,獲評省級“三個好”案例共4項。
實施“砥柱工程”
強化隊伍建設
學校黨委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堅持德才兼備、選賢任能,發揮干部人才隊伍中流砥柱作用。制定干部、人才隊伍2021—2024年建設規劃和《“十四五”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健全完善干部選拔任用實施辦法、中層干部考核評價機制、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制實施辦法,建立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情況定期分析研判機制。堅決克服“五唯”頑瘴痼疾,開展全員崗位設置與聘任工作,推動崗位管理、以崗定薪,突出貢獻度評價,不斷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加大年輕干部選拔培養力度,明確加快培養優秀年輕干部的路線圖、時間表。近3年,學校引進高層次人才22人,招聘專業教師197人,與國外高校開展聯合培養博士項目,已有20人在讀。目前,學校45歲以下的干部占比51%,獲碩士以上學位的干部占比66.2%。
實施“護航工程”
推動現代治理
學校黨委高度重視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堅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不斷提高現代治理能力水平,護航事業創新發展。
堅持嚴的主基調,認真開展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情況檢查整改和政治生態分析評價,常態化組織開展校內“1 X”專項督查,持續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創新建立校內巡察機制,每年選取1個基層黨組織開展政治巡察,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強化專項監督和日常監督,緊盯關鍵節點、關鍵環節和重點工作嚴肅開展監督執紀問責。督促完善招標采購規范化相關制度流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財政資金績效管理。調整充實學校法治工作領導小組并創新推動二級單位法治工作聯絡員、總法律顧問制度等,探索制定《重大事項合法性審查辦法》《重大決策事項風險評估辦法》等,完善依法治校工作體系,創建依法治校示范校。搭建“福信12345校務服務平臺”,建立學生與部門“零距離”溝通機制,推動調研工作和服務師生常態化、制度化。
實施“同心工程”
匯聚發展合力
學校黨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帶動作用,加強領導、健全機制、提升水平,形成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合力。重視做好統戰、群團、工會、校友會、關工委等工作,成立統戰工作領導小組、關心下一代委員會等領導組織機構,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部門牽頭協調、有關方面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持續開好“兩代會”、開展“建家”活動和“最美教師”“文明家庭”評選,強化團學組織“四自”功能,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讀書社、“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等,把廣大青年緊緊地凝聚在黨的周圍。近3年,學校在全國高職學科競賽評估、職業院校三大國賽獲獎排行榜中位居福建省前列。
著眼未來,學校黨委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十四五”和“雙高”建設目標任務,強化黨的領導,突出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吳品云,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