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樹優秀標桿
凝聚榜樣力量
抓好典型傳播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立足于“國之大者”和“省之大計”,奮力打造勤廉并重的新時代黨建高地和清廉建設高地,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在前四屆成功舉辦的基礎上,由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浙江省委黨校全面從嚴治黨研究中心提供智庫支持,浙江共產黨員雜志集團組織開展第五屆“國企黨建創新樣本”征集活動。200余家國企黨組織報送400多份案例。
第11期為大家推薦的黨建品牌是:臨海市社會事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紅社潤富”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務主平臺”。
品牌背景
臨海市社會事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社發集團”)作為城市社會事業項目的建設管理平臺,為更好保障全市人民生活質量,增強公共事業服務保障戰斗力,社發集團以黨建統領,打造“紅社潤富”國企黨建品牌,為下屬黨組織推動黨的領導全面融入公司治理、黨的建設深度融入生產經營、干部人事工作融入改革發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提供可借鑒的參考思路。
品牌內涵
結合社發集團“全生命周期服務主平臺”定位,探索總結并推行“初心社”“聯合社”“先鋒社”“清風社”四社合力,擰緊集團“組織鏈”“產業鏈”“人才鏈”“監督鏈”四鏈合一的“紅社潤富”黨建品牌,走出了一條國企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徑,推動社會事業發展迅速,助力共富先行,全力打造最有時代使命、最富創新能力、最具人文情懷的實力國企。
//
紅色朗誦會
主要做法
初心社:以政治責任“引航” 建強“組織鏈”潤富
“黨建 教育”鑄魂。結合主題教育,通過循跡溯源、集體研學的形式,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筑牢理想信念。針對領導干部、普通黨員、黨群互動,構筑“頭雁領學”(領導帶頭學)、“學思踐悟”(黨員深入學)、“向群眾學”(扎根一線學)三大工程,創新活動形式,以“社發大講堂”為主陣地,將黨的創新理論融入到黨員干部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
“黨建 治理”健體。將黨建工作融入企業決策、管理、經營、文化、發展各個環節,建成黨建引領的管理閉環。將黨建工作總體要求納入企業章程,梳理形成社發集團公司制度匯編、綜合管理體系手冊,靠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從制度管理上確保黨建引領要求真正嚴起來。
“黨建 網絡”強基。全面實施“紅色根脈強基工程”,抓實支部建設,以“七張問題清單”為牽引,理清支部狀況,列出計劃,分級負責,動態跟蹤,找差距、定措施、抓整改;選樹先進支部,排查整頓后進支部,推動支部建設整體躍升。創建考評機制,量化黨建考核。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風采展示
聯合社:以黨建聯建“賦能” 打通“產業鏈”潤富
推動資源融合,擴大“朋友圈”。下屬茂陽農產品配送公司與市供銷合作社等4家單位聯合成立“綠業先鋒”黨建聯建,打造全產業鏈模式;以景和家園為試點,打造“紅色物業”模式,由社發集團、社區街道、行政執法局、物業公司、住戶以及社會組織多方力量共同參與,打造黨群共治公租小區,提升基層自治能力;以“紅色工程”為抓手,聯合項目所在鎮(街道)、行政村及業主單位、施工單位成立項目黨支部,助力項目推進。
推動品牌聯建,架設“連心橋”。找準聯建單位黨組織間的契合點,打造一批干得好、叫得響的黨建品牌。聚焦老有所“養”,打造“府城?老鄰舍”黨建品牌及臨海“1152”老年食堂服務體系,構建“康養綜合體 市級配送中心 老年食堂 助餐點”養老服務網絡;聚焦幼有所“育”,打造“府城·優育”品牌,構建普惠型教育產業鏈,擴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聚焦食有所“供”,打造“綠業先鋒”品牌,建立現代供應鏈體系,守護市民“舌尖上的安全”;聚焦行有所“便”,打造“府城·易行”品牌,優化公共出行服務;聚焦居有所“安”,打造“幸福臨社”紅色物業品牌,推動基層多元共治;聚焦游有所“樂”,擦亮“千年府城 自在臨海”的文旅品牌,打造景城共建共享惠民模式。
推動多跨協同,拓寬“共富路”。把不同區域、領域、行業的黨組織有機聯結起來,變“單打獨斗”為“共同奮斗”,凝聚共富動能。社發茂陽與農合聯、郵政局簽定保障供應協議,最大程度保障農戶利益;以共富工坊為支撐,探索與沿江等鎮合作,聯建共富小微創新園,推進共富增收;整合全域農業產業資源,打造“好食來臨”臨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做實“幫農客”線上線下一體化交易項目,構建“政府 國企 第三方”的三位一體運營保障體系,延長農業產業鏈、價值鏈。
先鋒社:以隊伍建設“聚力” 激活“人才鏈”潤富
紅色攻堅,以干踐行。制定青年人才創新創效培養計劃,采取項目攻關、公開評審等多種模式,為青年成才搭建學習提升的梯臺。依據工作特點及業務特色設立黨員創新創效示范崗、“紅色先鋒崗”等,積極探索“揭榜掛帥”“賽場選馬”機制,在攻堅克難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紅色家園,黨群合力。致力于企業“家”文化,堅持每年開展職工思想動態調查,及時了解職工的工作狀態和心理狀況,培養陽光心態,激發干事熱情。積極開展如紅色研學、紅歌會、紅色主題劇本等黨員和群眾喜聞樂見的黨建拓展活動,學習走“新”更走“心”。組織黨員干部積極參加全市各類活動,在活動中學思踐悟。
紅色飛地,助力引才。依托臨海國際科創中心(上海)“飛地”優勢,全力加快打造“一線城市孵化加速臨海產業化”的項目引進鏈條,全力助推“雙招雙引”工作。打造“青藤之家”平臺,深度融合政府、企業、人才、資本、服務等科技創新要素,強化平臺聚才,深化服務留才,為臨海產業升級、經濟發展積蓄新動能。
清風社:以清廉建設“護航” 扎緊“監督鏈”潤富
清廉國企懲防體系,做好全過程保障。部署開展作風年建設,深入開展國企反腐倡廉全覆蓋無盲區零容忍專項行動、“學兩型 拒躺平 促融合”專項行動以優良作風推進共富先行。全面推動“廉潔雙交底”,優化“紀審”聯動,及時發現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隱患,保障國有資產不流失。
智慧監督管理體系,架起全方位探頭。積極創新項目云監督方式,對部分在建工程項目現場部署視頻監控攝像頭采購、實現“實時監控”,打造“碼上監控”“碼上監督”監督平臺,確保工程項目建設陽光透明。推動“數字社發”智慧管控一體化平臺建設,實現集團核心業務的全面管控。
廉潔文化教育體系,推動全社會清廉。深挖臺州府城傳統文化和社發廉潔元素,推動廉潔文化與企業文化互嵌共融,將崇清尚廉之風從集團內部向社會輻射,發揮清廉文化的浸潤作用。打造府城“清風在列-廉潔文化觀覽線”“漫話府城廉環畫”,開展廉潔研學游等沉浸式體驗形式,激發“廉動力”。
//
綠色配送構建連接田間與餐桌、全程標準化、可溯源的放心農產品配送網絡。
主要成效
全面構建國企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新機制
通過創建活動,黨建質量大幅提升,黨員干部率先垂范,帶領廣大職工主動求變、攻堅克難,大力開拓市場,全力提質增效,圓滿完成各項經濟指標。在黨建引領下,六大產業板塊穩步推進,大力推進全市基礎設施完善、民生實事優享、文旅品質提升,截止目前,經營收入3.7億元,資產規模增加127億元。
全面構建擔當為民黨建子品牌矩陣
抓深黨建項目化,著力拓展黨建品牌功能價值、情感價值、社會價值,使黨建工作成為賦能主業的“聚能環”。臨海共富工坊項目獲得浙江省共富工坊優秀就業服務項目三等獎、戚家祠獲浙江省廉潔文化教育基地稱號、《府城?老鄰舍“黨建 康養”合力打造幸福味道》榮獲臺州市“全企一體、雙融共促”優秀案例評比活動十佳案例。
全面構建國企黨建聯建服務體系
充分發揮地方國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優勢,有效運用黨建聯建項目平臺,在聯企、助村、惠民三重發力。搭建了“國企 基地 農戶”訂單保銷助民致富新產業體系,探索產業助村的精準幫扶新模式,社發茂陽集團目前已與100多戶本地商家簽訂采購合同,解決就業1000余人;臨海社發茂陽已與臨海162家單位達成合作,其中學校配送點143所,服務人數超9萬人,守護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府城?老鄰舍”共計接待20萬多人次;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今年已接待游客1000萬名,獲社會各界好評和省領導肯定。
來源:臨海市社會事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策劃:陳紅艷 李津
編輯:戚遠見
編審:陳紅艷
主編:章先清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