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先刷身份證,選擇認定標準,填寫相關信息,最后打印出申請碼就搞定了。”2月2日,家住無錫小天鵝北苑的李先生帶著兒子走進“溪望幫您”24小時智慧小屋,報名參加志愿者活動。 智慧小屋面積約2平方米,屋內有1個藍白相間的“阿凡達”機器人和若干辦事柜,是省內首批上線的社區不打烊便民服務站點。小屋集信息查詢、服務預約、業務辦理、心理疏導、圖文打印等5大服務功能于一體,聯通著梁溪區智慧民政信息化管理平臺,通過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給社區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精準的自助化服務。
“我把需求一說,機器人語音識別后就教我怎么操作了。”梁溪區東方王榭小區居民張玉華回憶,第一次辦理老年卡,不知道要帶什么材料,也擔心不會操作,好在機器人有智能語音功能指導辦理。“在小屋辦理業務不怕跑空,速度比人工辦理還快了一周,年前就能用上老年卡來次免費的市內旅游。”張玉華高興地說。 “機器人具備與使用者進行語音交互的功能,系統預設基本語句數據庫,后期可以根據實際使用情況更新、擴展數據庫。”梁溪區憲豐社區工作人員徐非菲告訴記者,目前,“阿凡達”機器人具備傾聽、聊天、稱贊、疏導心情等智能化實用能力。小屋上線后,機器人提供的24小時不打烊社區自助服務,解決了上班族工作日辦理業務的難題,減少了居民來往社區辦理次數。
不用面對面接觸,資料也能在用戶和網格員之間傳遞。“居民將材料放入指定的辦事柜中,我們收到信息后取出材料,核實辦理,再將辦完件放入小屋。居民收到推送信息,可前往小屋開柜取件。”金和社區社工顧敏芳舉例,像社區人口登記、申請臨時救助、申請低收入家庭都可以在小屋辦理。“這不僅方便居民,同時也便于我們批量處理業務,提高辦事效率。”顧敏芳介紹,小屋的預約登記功讓社區服務更加精準。“之前上門走訪是隨機的,現在居民預約之后,我們可以帶著服務上門。” “智慧小屋的服務更加便捷和人性化,同時,前沿科技為基層減負賦能,節省了人力成本。”梁溪區民政局副局長張亞菁表示,機器人進駐社區,是梁溪區在社區智能化政務服務中作出的一次積極嘗試,有助于真正提升便民利民服務能力。目前,智慧小屋對民政系統所有業務辦理所需流程、材料均能進行查詢,并提供“黨建”、“社保”、“健教文衛”“生活服務”等業務內容查詢。 24小時智慧小屋是梁溪全科制辦公再升級的體現。近年來,梁溪區持續全面推進“全科社工”服務模式,率先推出《關于建立“全科社工”服務模式的實施意見》,社區工作者從“一崗制”轉變為“全科制”。秉承著“無難事、悉心辦、隨時辦”的設計思想,小屋將前沿科技融入到政務工作中來,實現“開放式辦公、一門式受理、一口清導辦、全科式服務”。 作為“智慧梁溪”建設重要的平臺,智慧小屋的進出數據、使用數據、操作數據、業務預約辦理等數據未來將為梁溪民政服務方向及項目拓展延伸提供重要的參考。“全面推進互聯網 ‘全科社工’,推進服務時間向上班族延伸、服務方式向信息化延伸、服務模式向主動上門延伸,確保社區服務全天候、不打烊。”梁溪區廣益街道金和社區黨總支書記陳瑤介紹,接下來社區將與相關部門共建,為居民提供出入境證件辦理、網絡取票等服務,將小屋打造成多功能集成的便民服務站點,不斷提升為居民辦實事、快辦事的效率。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房雅雯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