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玉溪網
信息化辦公打造移動辦事之城,“一站式”服務打造政務透明之城,數字化治理打造平安宜居之城。因為數字技術,讓政務效能更高效,社會發展更智聯。
讓文件傳送跑出光速度,辦事審批最多跑一次,治理施策更精準。玉溪立足政務信息化、服務數字化、治理智能化,為打造云南數字經濟第一城提供全新保障。
信息化賦能高效政務
岳女士是紅塔工業園區的一名辦公室工作人員,刷手機查閱資料,敲擊鍵盤處理文件成為她每天工作的常態。哪怕是出門乘車和辦事,手機上的OA都處于開啟狀態。她查詢了8月份的手機流量,數據流量超過20G,粗略估算了一下,工作使用量占到了60%。
“智慧政務”為玉溪帶來了什么?承接玉溪智慧政務協同工作平臺等多個政務平臺系統建設和運維的云南永興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宇算了這樣一盤賬:
以目前全市日均辦文0.75萬份測算,在傳統政務模式下,保守估算平均每份公文兩頁紙,全市日均消耗1.5萬張A4紙。按平均1元的紙張成本和打印費計算,每天支出辦文費用1.5萬元,一年超過540萬元。
在智慧政務環境下,跑在網絡上的電子公文實現了實時傳送,精確到達,省去了紙和墨產生的直接費用支出。同時還為移動辦公、協同辦公、便民服務、數據共享提供了支撐,大幅提升了黨政機關行政效率。
市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玉溪市電子政務外網完成了對全市50余個黨政部門網站和613個信息公開網站的整合,實現了市、縣、鄉三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門戶網站群的互聯互通,支撐起協同辦公、高清視頻會議。
依托華為、聯通數據中心統一構建的政務云,為全市59個黨政部門的88個信息化建設項目提供云資源服務,全市黨政機關云化率達85%。集中部署網絡安全防護系統,初步構建智慧政務安全保障體系。
從政務外網,到政務云,再到安全防護,玉溪構建起了“數字政府”基礎框架并深入推進融合應用。
市委網信辦提供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智慧政務協同工作平臺接入的1398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每月發送辦理公文約2.4萬份,極大提升了政務工作效率和服務效能。信息資源互聯共享平臺接入76家市直單位數據,發布編目數659個,共享數據4400多萬條。大數據應用于“放管服”改革,大幅提升高效精準管理能力。
與此同時,集工程建設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政府招標采購等功能于一體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以及云南公務用車易、公務之家等應用平臺,進一步推動了政府行政規范化。
數字化賦能便捷服務
房產中介人員帶著客戶李先生走進玉溪政務服務大廳辦理個人房產登記交易,在咨詢導辦區取號,然后到休息等候區等待叫號,最后到綜合接件區填寫信息登記表和掃描原件材料。工作人員審核材料后告知,兩天后便能拿到房產證。
房產中介人員說,以前辦理房產登記交易要跑七八次,提交多套材料,還要等上一個月甚至半年才能拿到不動產證。
2018年,玉溪“一站式”信息惠民服務平臺正式投入運行。截至目前,市、縣兩級部門涉及的上千項審批服務事項上線,并實現了與政務中心服務大廳并行運轉。
全市行政審批服務事項通過網上提交申請、網上預審、后臺審批、統一出件,實現了高效運行。通過實施限時承諾制、在線監管、預警提示、考核評價,實現了快捷辦理。
僅用一年時間,落地易門縣的傲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6億元的系列生產項目就建成投產了。企業負責人代志春深有感觸地說:“我們的項目一來,縣上就確定領導聯系、部門推進機制,讓審批手續在半年時間內全部辦完。”
易門縣政務服務管理局負責人介紹,通過實施投資項目高效審批改革,易門縣完成了審批目錄編制,審批流程設置和審批時限確定并向社會公開。按“業主委托、中心代辦、并聯審批、限時辦結”的要求,構建起一次性告知、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辦結、一條龍服務的行政審批機制。
同時,實施專人負責對接,量身訂制審批報件準備流程方案,指導業主對接中介機構完成報件制作服務。在報件齊備的情況下,100天內可以辦結縣級行政審批事項,壓縮行政審批時限達三分之二以上。
市政務服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全部行政審批服務事項91%實現了網上辦理。其中,全網辦結事項占比12.53%,實現“最多跑一次”辦結事項占比81.67%。截至8月底,平臺受理業務44.55萬件,辦結42.13萬件,好評率達99.9%。
統計數據彰顯出的是數字化賦能便捷政務服務,推動“放管服”改革落地見效,實現了群眾只進一道門、只到一個窗和數字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與此同時,由國家和省級以及部門建設的59個信息化服務平臺、各鄉(鎮、街道)為民服務中心、村(社區)為民服務站延展了“一站式”信息惠民服務平臺功能,提升了基層服務群眾能力。玉溪數字化賦能,讓政務管理服務、社會公共服務無處不在。
智能化賦能社會治理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玉溪公安機關充分應用大數據建設成果,對關注地區人員、車輛進行精準預警,對確診、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觸者進行快速排查鎖定,對重點防控區域和高危人群進行及時識別,持續向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和各縣(市、區)推送疫情防控大數據分析報告,為衛生、交通、社區等疫情防控主戰場提供了有力支撐。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公布2334名失信人員名單,失信者受到消費限制、出境限制。同時,向金融系統推送納稅人信息21838戶。408戶次獲得超過2.55億元信貸資金支持。在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支撐下,全市36個單位合力推進信用獎懲,讓守信榮登“紅名單”,失信恥掛“黑名單”,著力打造“信用玉溪”。
面對日趨突出的網絡安全問題,玉溪緊扣打造全省“網絡安全示范城市”目標,不斷健全網絡安全應急響應機制,提升網絡安全事件防范能力,大力實施“4351”網絡安全產業發展戰略,著力構建網絡安全良性生態,為數字經濟安全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2019年,全市累計對477個單位、222個系統、204個網站進行全方位監測。今年上半年,將70個單位的79個重點網站、重要信息系統和27個固定IP進入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實現全天候監管預警。應急保障指揮中心加快建設,網絡信息安全基礎進一步夯實。
撫仙湖流域監督檢測控制平臺,實現了對撫仙湖流域污染源、水質、水生態的全方位實時監測,有效提高了環境執法和監管的準確性、規范性,智能化賦能生態環境保護。建立耕地土壤水分自動監測示范區,在紅塔區、通海縣、易門縣建立9個土壤水分監測點,運用信息化手段全面強化耕地生態保護。
玉溪公安大數據戰役,數字化“信用玉溪”建設,全面強化網絡安全防范,著力提升生態安全治理能力。基于數字化技術支撐的智能化社會治理,正不斷創新手段,強化要素管控,推動玉溪社會治理走向現代化。(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雯霖)
編輯:劉燕 審核:馬儒文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