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 Mailbox,還有這么多優秀的郵件 App 供你選擇(有哪些郵件軟件)
提到 Mailbox,給大家留下最深印象的恐怕不是免費、即時推送、結合郵箱和待辦事項,以及易用的手勢等眾多具有創新性的功能,而是……排隊。
Mailbox 初期采用的「邀請制」創下了一個月累計 130 萬人排隊等候的紀錄,而隨著 Dropbox 宣布停止開發 Mailbox,我們當天的一條微博短時間內就被轉發了 60 次,很多人不僅對 Mailbox 的關閉感到惋惜,也再次討論起「郵件 App 的選擇」這個話題。
所以趁著這次機會,我們花了幾天時間,專門梳理了市面上已有的十多款國內外優秀的郵件 App,并一一介紹和點評,然后集合成這篇合輯專題,一口氣推薦給你。不論你是否曾是 Mailbox 用戶,只要你對郵件客戶端有需求,相信你都能在這里找到心儀的 App。
國外應用
國外開發的應用很多在國內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水土不服」的問題,但是這并不能掩蓋那些優質應用的光芒,目前市面上的多款優質郵件應用都來自于國外,如果你是前 Mailbox 用戶或者重度的郵箱使用者的話,那么這些應用都非常值得你去嘗試。
如果你是 Mailbox 的用戶,那 Spark(iOS) 絕對是你不可錯過的一款郵件應用,Spark 既滿足了郵箱輕度用戶的需求,也深受效率控們的喜愛。
Spark 的智能分類功能會對你的過往信件進行分析,并將以此為根據將你的新郵件列入 Personal、Notifications 和 Newsletters 三大分類中,自動幫你設定好優先級,Personal 最高,Notification 次之,這樣你就不會每次進入郵箱都要面對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未讀郵件,而錯過了重要的郵件。
智能推送功能會有選擇性的推送新郵件,Personal 優先推送,而那些不重要的訂閱信息則會保持安靜,等你進入郵箱的時候在慢慢處理。
除此之外,Spark 還支持 1Password 和 Apple Watch 快速回復功能以及自然語言搜索,同時可以在直接在 App 內編輯日歷事件。
很多人不希望自己的郵箱被郵件應用搞來搞去通常都是因為很多郵箱自以為智能的分類最后往往把郵件搞得一團糟,在這個方面 Spark 顯然比其他郵箱做得更好,雖然偶爾還會出現一些小問題,但 Spark 無疑是你最值得考慮的一款。
對于國內用戶來說,使用 Spark 的最大問題可能就是需要搭梯才能接收到郵件推送提醒,如果你想要深入了解 Spark,可以在這里閱讀少數派之前發布的多篇關于 Spark 的深度評測和使用教程。
Spark 來自國外知名開發商 Readdle,目前 iPad 版本將很快上架,而 Mac 版也已在開發當中。
CloudMagic(iOS & Android)是一款在國內有不小受眾的優秀郵件應用。它不僅有著簡潔卻多彩的界面設計,更有著極為高效的搜索功能。在郵件接收和推送上 CloudMagic 的速度也令人非常滿意,即使是在國內收發 Gmail 郵件,也可以在第一時間收到推送通知,不會出現嚴重的延遲甚至無法推送的情況。
CloudMagic 的另一特別之處在于你在應用中給不同的郵箱設置不同的顏色標識,甚至設置不同的提醒鈴聲,可以讓你非常直觀地分辨出收到的郵件到底是哪個郵箱里面的,對于同時添加多個郵箱的用戶來說非常有幫助。
CloudMagic 的 Cards 功能也是亮點之一。這個叫「卡片」的功能讓你在閱讀郵件時,將郵件保存到 Pocket、Evernote、OneNote等,方便對郵件內容的快速處理。用此功能,無需用戶在多個應用之間來回切換,讓你更加高效的處理郵件內容。
CloudMagic 現在也正在開發 Mac 版,但發布時間還不確定。
少數派也有多篇 CloudMagic 的評測供你閱讀。
Outlook(iOS & Android)其實是 Acompli 在被微軟收購之后,改頭換面推出的一款郵件應用,微軟在 iOS 和 Android 上開發的幾款應用都得到了不錯的評價,Outlook 也不例外。最有意思的是,這款由微軟開發的郵件應用,竟被不少用戶稱為是「iOS 上體驗最好用的 Gmail 客戶端」。
另外,Outlook 可以和 OneDrive、Google Drive、Dropbox 等云端硬盤相聯。在登錄對應賬戶后,你不僅可以借助 Outlook 查看云盤文件,發送郵件時還能直接調用云盤內容。在接收到包含附件的郵件時,你也可以將附件暫存云盤,非常方便。
除此之外 Outlook 內置的日歷還可以結合 iOS 的系統日歷查看行程,同時 Outlook 會保存所有和你有郵件來往的聯系人,你只需搜索她們的名字即可查看你們的郵件記錄。
作為微軟出品的辦公應用,Outlook 已經覆蓋了 PC、Mac、iOS 和 Android 全部的平臺,對于需要跨平臺操作的人來說,這個優勢顯然是不容忽視的。
Boxer(iOS & Android)是一款老牌郵件應用,在今年 8 月份迎來了大更新的 Boxer 試圖將郵箱、日程、聯系人這三件事整合在一起,這樣你就不用來回在幾個 App 間來回跳轉只為了發一封郵件,可以盡可能地簡化你的工作流程。不過也許是沒有做本地化,Boxer 在國內的受眾不多。
應用有免費版和收費版(¥30)兩個版本,免費版支持 Outlook、Gmail、iCloud、Yahoo、AOL 郵箱,付費版則多支持了 Exchange 協議。
myMail(iOS & Android)可能是少數幾款考慮到中國用戶的國外郵件應用了,進入應用后它會根據你的所在地區自動把當地的熱門郵箱列在首頁,如果你在大陸,你就會看到 163 和 QQ 之類的常用郵箱,不需要手動設置。
myMail 的界面簡潔,并且支持為聯系人設置頭像,同時你可以為每個郵箱設置免打擾時間,避免一天到晚都沒各種無聊的郵件轟炸。如果你在同時使用多個國內和國外郵箱,而又不受不了那些國內郵件應用里面亂七八糟的無用功能,myMail 算是一個不錯的備選。想要進一步了解 myMail 可以去閱讀我派之前 myMail 的評測。
Gmail(iOS & Android)的好更多是好在郵件服務本身,干凈清爽的界面和比國內郵件提供商更加安全的賬戶管理讓很多人即使搭梯也要把它作為主力郵箱使用,而 Gmail 的客戶端在去年也加入了對其它郵箱賬戶的支持,不過根據反饋來看還是存在延遲。
如前面所說,如果你想獲得更好的 Gmail 體驗,何不試試 Outlook(笑)。
Inbox(iOS & Android)是 Google 去年推出的一款郵件服務,由當年紅極一時的郵件應用 Sparrow 團隊打造。
人稱「黑科技」的 Inbox 與傳統 Gmail 客戶端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將郵件收發、設置待辦事項、建立工作提醒等內容融為一體,這在未來將會成為串接 Google 不同服務間的強力紐帶。Inbox 比 Spark 更早推出郵件分類功能,能把你的郵件精準的分類成 Promos、Social、Travel、Purchases,這里精準的算法是 Inbox 的大殺器。
不過 Inbox 只支持 Gmail 郵箱是最大遺憾,畢竟國內很多人都需要同時使用國內郵箱服務,那么光一個 Inbox 就無法滿足需求了。
Dispatch(iOS)是效率應用 Due 的開發者林俊杰的另一款作品,和 GTD 的結合自然是它必不可少的特色,這款郵件應用支持將郵件內容發送到眾多效率類應用中,例如OmniFocus、Things、Clear、Due等等。
不同于眾多郵件應用都擁有的手勢操作和 To-Do 功能,Dispatch 的一大特色是在應用中添加了類似于 TextExpander的快捷輸入功能,對于那些經常需要在手機上回復郵件的人來說,只要你事先在 Dispatch 中設置好對應的快捷短語,每次回復郵件的時文字輸入效率會大大提升。
但 Dispatch 的缺點也特別明顯,開發者寫明「不會有通知推送」就是很多人無法接受的一點,加上它售價并不便宜,與同類 App 對比起來優勢寥寥,用的人極少。
Unibox(iOS & Mac)是一款 Mac 上有點念頭的郵件客戶端,昨天剛剛上架了 iOS 版。
Unibox 的特色主要有三個方面:郵件展示的方法很有新意,它會按聯系人將郵件分類,并會以對話氣泡的形式展示你和對方的來往郵件;撰寫郵件功能也沒有采用獨立窗口,而是集成在應用主窗口中;對附件的處理也很巧妙,不同于大多數應用直接將附件列在郵件末尾,Unibox 為你提供了兩種不同的附件視圖,方便你單獨查看你和聯系人之間收發郵件中的所有附件。
但 Unibox 的缺點在于顏值不高,不論是仍停留在 OS X 10.9 風格的 Mac 版,還是略顯粗糙的 iOS 版,非傳統的、以人為中心的對話郵件形式也是很多人很難習慣的地方。
和其它把郵件和待辦事項相結合的郵件應用相比,Mail Pilot(iOS & Mac)做得更徹底,它的開發思想是「每封郵件都是一個任務」,整個收件箱都是一個 Todo List,立刻就能夠處理的郵件內容可以向左滑動標記為已完成,如果郵件中涉及到的內容需要稍后處理,向右滑動就可以設為待辦事項,在設定的時間提醒你去完成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Mail Pilot 是一個國外獨立團隊通過 Kickstarter 眾籌而來,所以 Mail Pilot 的 iOS 版和 Mac 版定價都很高(情懷太貴?),縱使它有著出色的排版,但在收發郵件的穩定性上,Mail Pilot 的表現一直都不太行。
Airmail(Mac)一直擁有相當數量的用戶基礎,2.0 版本對界面和圖標大改后,風格清爽了不少。很多人喜歡 Airmail,稱它是 Mac 上最好的郵件客戶端,因為它具備了一款郵件 App 應有的絕大部分功能,但也有人對它緊湊的排版不適。此外,Airmail 也整合了待辦事項、備忘等相關特性,另一大特點是寫郵件支持 Markdown 語法。
還有,Airmail for iOS 版即將推出,目前已在內測階段,不妨期待一下。
對于使用 Inbox 的人來說,昨天剛上架的 Boxy(Mac)無疑是一個好消息,看國外 Product Hunt 上當天對它的近千個投票,就能知道它有多火。而事實上,Boxy 只是把網頁版 Inbox 打包成了本地應用,然后在界面上做了優化。這種方式的好處是,讓 Boxy 完全繼承了網頁版 Inbox 的快捷鍵,壞處大概是讓人覺得 25 元買一個網頁版打包的應用,覺得不值吧。
但對于喜歡 native app 而又喜歡在 Mac 上用 Inbox 的用戶來說,Boxy 是目前不錯的也是唯一的選擇。
國產應用
雖然國外有很多優秀的郵件應用,但是這些應用大多都沒有預置國內常用郵箱的配置方式,如果你像我一樣同時要用兩個 163 郵箱和兩個 QQ 郵箱,那每次手動配置都會是一件相當耗時的事情。
所以,那些強大的手勢和待辦事項功能所帶來的好處,對于輕度用戶來說,完全不及手動設置郵箱帶來的麻煩大,對于只是簡單收發郵件的用戶來說,選擇一款全中文的應用界面和對國內常用郵箱(126、163、QQ郵箱)的完美支持才是最重要的。
網易郵箱大師(iOS & Android)支持包括網易、QQ 以及 Gmail 和 Outlook 郵箱等幾乎所有常用國內外郵箱,即使是令人頭疼的企業郵箱,在這里也可以輕松搞定。除此之外網易還可以自動識別郵件中電子機票信息,支持將郵件內容添加進待辦事項。
不過它也繼承了國內應用「又當爹又當媽」的特色,除了郵箱之外還加入了一些諸如「大師有禮」「一元奪寶」等雜七雜八的功能。郵箱大師還有一個 Pro 版,除了支持無限帳戶和換了一個「土豪金」圖標外,與普通版并沒有太大區別,如果你的郵箱數目較多,那可以考慮花 1 塊錢購買一個 Pro 版。
QQ 郵箱(iOS & Android)同樣也支持國內外常用的郵箱地址,可以自動識別郵件內的時間地點以及聯系人信息等功能,應用內置日歷,方便添加備忘。
當然,QQ 郵箱也加入了如漂流瓶這種在發郵件時根本不會用到的功能,雖然 QQ 郵箱會自動識別廣告郵件并且整合在一起,但是在整合文件夾里面自行添加并置頂自己廣告這種強行推廣的行為實在是讓人不能忍。
簡信(iOS)走了一條和其它郵件應用不太一樣的路,它根據中國人不愛發郵件這一習慣,將發郵件做成了即時通訊類的工具,你和聯系人之間的往來郵件都會以氣泡的形式呈現,非常像是在聊微信。
同時簡信也預設非常多的郵箱賬戶配置,包括騰訊企業郵和 mail.ru 這種一般郵件應用不提供配置的郵箱,雖然這種即時聊天形式的郵件在格式上不好把控,但是如果你對發郵件沒有嚴格的格式要求的話,嘗試一下簡信會讓你對收發郵件有一種全新的認識。
系統原生的郵件應用
上面說了這么多第三方 App,其實無論是 iOS、Mac 還是 Android,我相信自帶的郵件應用才是有著最廣泛使用人群的,尤其像 iOS 和 Mac 的系統郵件 App,它們中規中矩,既沒有特別的亮點功能,也不會有讓人難以忍受的缺陷,尤其是像 Mac 上的 Mail.app,拋開使用 Gmail 時可能遇到的網絡連接問題,它絲毫不亞于其他的郵件 App。
所以,對更多人來說,選擇系統自帶的郵件應用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小結
針對不同的需求,每個人對郵件 App 的需求也不盡相同。
對于輕度用戶來說,全中文的應用界面,能夠正常的收發郵件,盡可能的支持多種常用郵箱地址,不需要繁瑣的 IMAP 設置,輸入賬號密碼直接就可以使用是他們最看重的功能。
而對于重度用戶來說,能夠對郵件內容進行整合分類、設置優先級、智能管理郵件、可與其他 App 服務互通……滿足這些大大小小的需求,可能才稱得上是一款優秀的郵件應用。
所以,還是那句老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明確自己的需求,找到能滿足你需求的那個 App,就足夠了,而我們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你更方便更好的找到你真正需要的那一款。
當然,我們也歡迎你在評論里分享你對自己長期在用的郵件 App 的使用心得、喜歡的理由,給其他讀者朋友以更真實、詳盡的參考。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