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農業種植企業績效考核的困擾
績效考核是指各級管理者和員工為了到達組織目標而共同參與的績效計劃制定、績效輔導溝通、績效考核評價、績效結果應用、績效目標提升的持續循環過程,績效考核的目的是持續提升個人、部門和組織的績效。
隨著國家對農業發展的重視和扶持,我國農業企業正在不斷的快速發展,但是相對于工業企業來說,還有不少的劣勢,主要表現在農業企業以農業為主,受到農產品生產周期長、產品相對單一、自然因素影響大、農業企業生產技術低等多方面的影響。
農業種植企業在開展績效考核時,絕大多數都非常清楚目標的重要性,但“如何科學制定業績目標,讓考核對象心悅誠服,從而貫徹執行”、“如何對目標結果進行層層分解、將壓力逐級傳遞”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績效考核工作的推進。
02
農業種植企業績效考核的重點
要解決考核中的困擾,就必須先明確“考什么”,即抓住績效考核的重點。從考核維度來說,對組織的考核一般主要考核業績,而農業種植企業的業績體現在所種植的農產品產量和質量上??紤]到農產品生產周期長、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的特性,在考核結果(業績)的同時,還必須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考核。
雖然結果導向毋庸置疑,但如果缺失對農事操作過程的控制,結果目標就會出現偏差,比如除草除蟲、施肥、灌溉等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偏差,都會對最終的產量和質量造成影響。因此,在考核過程中就不能只偏重最終的產量,必須將除草除蟲、施肥、灌溉等各個環節的規范、要求的執行情況作為重點納入績效考核中,過程抓好了,結果自然不會差。所以,在農業種植企業的績效考核中,對過程的考核與對結果的考核同等重要,不可偏廢。
在進行過程考核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完成了對目標結果的分解。比如,某農業公司在種植過程中的土地整理、育苗、定植、田間管理等環節由不同部門(班組)負責,各部門(班組)共同協作完成生產任務,在進行過程考核時,制定土地整理、育苗、定植、田間管理等生產環節的考核目標時,相當于把產量目標進行了二次分解,由各部門(班組)間接的對產量目標負責,各部門(班組)完成各自目標,總體產量目標就基本可控。
03
農業種植企業績效考核的思路
績效考核是企業各階段性目標達成的保證體系,農業種植企業的績效考核重點在于通過對農產品生產全過程各個環節的考核,促使部門在各環節按規范要求執行,通過實現各環節的過程目標,從而實現產量目標和質量目標。為了強化農產品生產的過程考核,通過對生產過程管控以促進整體目標的實現,農業種植企業的績效考核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先制定結果目標或過程規范,再進行績效考核
在考核前,制定考核計劃時,明確公司、部門(班組)的結果目標,比如總產量、產品的等級等指標;在過程控制中也要制定過程目標和過程規范,比如在育苗環節可以明確曬種、選種、消毒等操作過程的規范要求,明確考核結果目標(發芽勢、發芽率),在田間管理過程中明確定植、除草除蟲、施肥、灌溉等環節的操作過程規范。有了這些目標和規范,再進行績效考核,沒有達到目標或是沒有按照規范要求執行,就進行考核??己擞幸罁庞姓f服力,一是能讓考核對象信服,二是能促使考核對象改進和提高。
有些企業進行績效考核時,年初不明確具體的目標、重點工作事項等考核內容,僅僅是在年底要開展績效考核時,讓各部門提交一份年度總結報告,根據年度總結報告來進行評價,這種沒有目標的績效考核作用有限,難以促進部門、企業整體績效的提升。
2、根據目標任務的分解程度、過程的規范程度確定績效考核的深入程度
績效考核的深入程度與企業的管理水平、目標任務的分解程度、過程管理的規范程度密切相關。如果目標任務分解不到位,只有公司整體的經營指標,考核的壓力全部由公司領導層來承擔,就未能有效傳遞到中層和崗位。種植企業重要的指標是種植作物的產量,如果公司制定了總的產量目標,但沒有將總產量分解到各種植基地、各大棚或是各個種植組,壓力沒有有效傳遞,無法深入的對種植基地、各大棚、種植組進行業績考核,公司整體的業績目標就難以達成。在過程考核中也是如此,如果沒有制定土地整理、育苗、定植、田間管理各個環節中的規范和要求,相關環節的過程考核就無從談起。目標任務能夠分解到什么程度,過程能夠規范到什么程度,責任能夠落實到什么程度,績效考核才能實施到什么程度。
3、把績效考核的結果與利益掛鉤,促進工作方法的改進和業績的提升
要將績效考核工作貫徹落實,就必須將績效考核結果與考核對象的切身利益緊密掛鉤,績效考核的結果直接影響到考核對象的績效獎金、薪酬調整、職務晉升等切身利益,考核對象才有動力去努力完成業績、提升業績。通過績效考核來發現問題,在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考核追責的同時,也是倒逼企業改進管理的過程,工作中出現問題后要進行考核,在考核時要找出責任方,特別是出現部門間相互推卸責任的時候,通過對考核的定責可以找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針對性的改進工作方法,從而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和經營業績。
因此,在農業種植企業績效考核過程中,考核過程和考核結果同等重要,結果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才能看到(農作物的生長周期),而且影響結果的不確定性因素很多,與之相反的是生產過程具有比較高的可控性,能夠及時把握。過程的控制對結果有著很強的促進作用,通過每日、每周、每月、每季的踏實耕耘,嚴格落實生產中各個環節的規范要求,將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降到最低,從偶然變成必然。為促進農業種植企業目標的達成,需要企業加強工作行為過程管理,將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充分結合起來實施。
作者:段安樂,北大縱橫合伙人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