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四川省衛生高級職稱申報人員
提交材料注釋
四川省衛生高級職稱申報工作均采用網上申報方式進行。
申報人員根據系統提示,將所需材料上傳,只上報《評審表》、《綜合(公示)信息表》、《工作量登記表》、綜合推薦材料、對口支援、進修學習的紙質材料(手術為主專業臨床醫師如以手術視頻為代表作須提供手術視頻刻錄光盤)。網上提交的材料均應為原件的清晰掃描件或照片制作成的PDF文件,復印件掃描或拍照無效。每項材料對應一個PDF文件,同一個項目有多頁的應合并為一個PDF文件后再上傳,上傳材料可在線預覽。上傳的單頁PDF大小應控制在5MB以內,單個項目的總大小不應超過40MB(病歷除外)。網上申報時要求所有申報人員須對填寫內容和提交材料的清晰度和真實性負責。
所在單位、縣(市、區)衛生健康局和市(州)衛生健康委的工作人員須根據政策文件規定,審核申報資格,并對照材料原件確認網上提交材料是否清晰可辨、真實準確。病歷材料、年度考核證明、單位綜合推薦材料、《醫師臨床工作情況登記表》等須由本單位審核蓋章后提交。學歷(學位)證書、資格證書、執業證書、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等只須上傳封面及內容頁,多余頁面不需提供。具體提交材料注釋如下。
一、學歷學位材料
根據《關于職稱申報時不再要求群眾提交學歷和學位證書原件和復印件的通知》(川職改辦函〔2018〕13號)精神,衛生高級職稱申報時,不要求申報人員提交學歷、學位證書原件和復印件。2002屆(含2002屆)以后高等教育畢業生的學歷查詢,由各地、各部門的人事(職改)部門通過“證書編號”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https://www.chsi.com.cn/)”(以下簡稱學信網)上查驗。2008年9月1日后取得學位人員的學位查詢,由各地、各部門的人事(職改)部門通過“證書編號”在“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http://www.cdgdc.edu.cn/)”(以下簡稱學位網)上查驗。2002屆以前的高等教育畢業生,學信網上無法查詢其相關信息,以及2008年9月1日前取得學位人員,學位網上無法查詢其相關信息,由用人單位進行學歷、學位審查并由責任人在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上簽字、單位簽章。社會辦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由其工作地人事(職改)部門進行學歷、學位審查并由責任人在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上簽字、單位簽章。
須按要求將國家教育、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認可、列入國民教育系列的本專業或相應專業學歷(學位)證明材料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
申報學歷為后學歷的申報人員,還應按要求將本專業中專及以上的其他所有學歷(學位)證明材料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
二、醫師資格證書材料
申報醫師類高級職稱者,須按要求將醫師資格證書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申報專業應與醫師資格證書類別(臨床、口腔、公共衛生)相一致。
三、執業證書材料
申報有職業準入要求專業評審的,須按要求將醫師執業證書或護士執業證書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申報醫師類高級職稱者須經注冊取得醫師執業證書,申報專業應與執業注冊范圍相一致,申報單位應與主要執業機構一致。申報護理類高級職稱者須經注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執業證須在有效期內,申報單位應與現執業地點一致。醫師、護理人員可將電子化注冊系統申領的電子證照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
四、個人資歷材料
1.專業技術資格證書或文件
按要求將專業技術資格證書或文件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如現級別資格系平轉確認的,須按要求將現資格級別內所有的專業技術資格證書或資格批復文件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
在中國人事考試網(http://www.cpta.com.cn/)和四川人社在線公共服務平臺(http://www.sc.hrss.gov.cn/scggfw/system/toIndex.do)查詢下載的電子職稱證書可制作成PDF文件上傳。
2.職稱聘任材料
按要求將現職稱聘任文件(聘書)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如現級別資格系平轉確認的,須按要求將現資格級別內所有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文件(聘書)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
五、衛生副高理論考試材料
按要求將衛生副高級技術資格考試成績合格證和成績單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申報衛生副高級職稱人員,須衛生副高級技術資格考試成績合格且在有效期內。申報評審專業須與衛生副高級技術資格考試專業相一致。
六、工作業績材料
(一)病歷和專題報告
1.病歷
設病床的醫療機構臨床類申報人員,須按要求將本人任現職期間主治(持)的3份原始病歷(不同年度各1份)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
病歷內容應包括:病案首頁;出院記錄(或死亡記錄);入院記錄(或住院記錄);首次病程記錄;申報人員的查房記錄;申報人員參加的討論記錄(疑難、手術、死亡病例等);手術科室——術前小結、術前討論、手術(操作)記錄單;非手術科室——操作或特殊診療記錄單;異常體溫單、長期醫囑單;與診斷及鑒別診斷有關的主要檢查報告單。
2.專題報告
非臨床類申報人員須在網報系統上傳專題報告(Word格式)2份。專題報告須按規定格式書寫,正文字數不少于2500字。
(二)工作業績成果代表作
1.本專業論文代表作。申報人員按論文水平高低排序,論文內容須與本人申報專業相一致。同時在網報系統按要求填報。
①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官網的期刊查詢結果截圖、期刊封面、版權頁、目錄、論文正文合并成一個PDF上傳。
國家新聞出版署期刊查詢結果截圖: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站(www.nppa.gov.cn)“從業機構和產品查詢”中“期刊/期刊社”查詢欄目中的期刊查詢結果。截圖應包含網頁地址欄、國家新聞出版署徽標、期刊/期刊社詳細查詢結果。
②在國外專業期刊上發表的外國語言類論文,需同時提交中文譯文。
③SCI收錄檢索通過ISI Web of Knowledge(國內大學圖書館一般都有入口)網頁上面的Web of Science進行檢索驗證,并打印檢索頁加蓋單位公章,與學術論文復印件一并作為有效證明材料使用。
2.科研項目的立項合同、文件和結題證明等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
3.專利證書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
4.衛生行業標準或技術規范正式發布件和個人排名證明材料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
5.正式發行的期刊、報刊上公開發表的本專業科普文章應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官網的期刊查詢結果截圖、期刊封面、版權頁、目錄、文章正文合并成一個PDF上傳;科普講座、視頻、展板、畫冊等科普作品,應由顯著的科普作品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職稱等信息,須將科普作品將內容文字和(或)圖片制作PDF文件上傳,科普視頻等網絡傳播的科普作品還須提供網絡地址鏈接。
6.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或應急處置情況報告,如公開發布須提供公開發布截圖或公布文件掃描件,未公開發布的由單位簽章,和個人排名證明材料原件一并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
7.手術視頻,申報人員本人主刀的手術視頻,視頻開頭應突出顯示手術主刀醫生的姓名、工作單位、所在科室、職稱等個人信息以及手術名稱、手術日期等手術操作基本信息。視頻應清晰流暢、精簡,突出手術主要操作部分,時長控制在15分鐘以內,視頻文件應為mp4格式,文件以申報人員姓名 身份證號命名(如“張三510***************”),刻錄一張DVD光盤,光盤正面應明確書寫“申報人姓名 手術視頻光盤”字樣。
8.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果,確診病例臨床診治病歷、疫情防控技術方案、一線防控工作報告等單位蓋章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
9.綜合幫扶涼山州脫貧攻堅工作隊業績材料,將3個年度的年度考核表或考核結果文件制作成DP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
(三)工作量登記表
臨床工作量由單位相關統計部門核實后,申報人員在網報系統如實填寫,提交申報信息后下載打印《工作量登記表》,統計部門簽字并公示無異議,單位審核簽章后提交蓋章件原件。
(四)工作量佐證材料
信息系統統計結果或紙質原始工作量記錄材料,單位審核蓋章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
七、年度考核材料
按要求將任現職以來,申報前規定任職年限的結果證明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年度考核結果均為合格及以上。
八、繼續教育材料
按要求將繼續教育材料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
九、進修學習材料
按要求將進修結業證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免進修學習登記表》及證明材料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同時提交蓋鮮章的紙質證明材料。按照臨床醫師規范化進修管理的人員,在網報系統進修學習類型選擇“臨床醫師規范化進修”,系統會自動匹配進修學習信息和合格證書,不需要上傳其他進修學習材料附件。
進修學習必須真實、可靠,省衛生健康委將統一組織核查,進修學習情況不實或時間不足規定的,評審不予通過。
十、對口支援材料
按要求將《城市衛生技術人員對口支援基層工作自我鑒定及相關證明表》、對口支援“傳幫帶”工程考核、派出材料或《城市衛生技術人員免對口支援登記表》及證明材料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同時提交蓋鮮章的紙質證明材料。
《城市衛生技術人員對口支援基層工作自我鑒定及相關證明表》、對口支援“傳幫帶”工程考核、派出材料或《城市衛生技術人員免對口支援登記表》必須真實、可靠,省衛生健康委將統一組織核查,對口支援情況不實或時間不足規定的,評審不予通過。
十一、援外援藏援彝材料
按要求將援外、援藏、援彝的任務批件、因公護照、組團通知、考核鑒定等相關材料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
十二、破格申報材料
按要求將符合破格條件的相應材料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
十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人員證明材料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人員在系統勾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人員”身份標識,由工作單位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工作證明(模板)》據實出具證明材料,單位簽章并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
十四、綜合幫扶涼山州脫貧攻堅工作隊員身份證明
涼山州脫貧攻堅綜合幫扶工作隊員在系統勾選“涼山州脫貧攻堅綜合幫扶工作隊員”身份標識,將派出文件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
十五、其他材料
1.綜合(公示)信息表
提交《四川省衛生高級職稱評審綜合(公示)信息表》(一式一份)。
2.綜合推薦材料
提交申報人員所在單位出具的綜合推薦材料(一式一份),同時按要求將原件掃描后,制作成PDF文件在網報系統上傳。綜合推薦材料由申報人所在單位據實撰寫,主要反映申報人任期內的政治思想、學識水平、業務技能、工作成績、年度考核結論和本周期繼續醫學教育完成情況等內容,并須參照《政治思想評分內容及參考分值》對申報人政治思想進行評分(未評分的以零分計算)。綜合推薦材料須單位負責人簽名(手寫)并加蓋單位公章(其他部門章無效)。
3.照片
申報人員須上傳本人照片。上傳照片須為申報人員本人近期清晰、可辨認的正面免冠白底彩色證件照,不得上傳生活照、視頻捕捉或攝像頭所攝照片;照片大小為二寸,格式為jpg,文件大小必須在40-50kb之間。
系統運行環境、填寫要求、PDF文件制作流程等參見填報須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工作證明
茲有 (本人工作單位) 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姓名) ,身份證號: ,于 年
月 日— 年 月 日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單位)
直接參與新冠肺炎防控救治一線工作,且從事與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直接接觸的 工作。符合《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聚焦一線貫徹落實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措施的通知》(國發明電〔2020〕10號)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范圍的規定。
特此證明。
負 責 人:
聯系電話:
(證明單位落款及簽章)
年 月 日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