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辦醫又迎重大突破!
看醫界
近日,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消息,該校獲批獲批為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博士學位授予點,至此,該校已同時具有臨床醫學科學學位和專業學位博士的授權點。
編輯|趙小樺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中科大辦醫新進展:臨床專業博士要來了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科大”)生命科學與醫學部發布的一條消息引起了不少關注。消息稱,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通知,中科大獲批為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博士學位授予點。
這是該校繼獲批臨床醫學一級學科科學學位博士點授權之后的又一歷史性一刻,至此,中科大成為同時具有臨床醫學科學學位和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的“雙一流”大學。同時,這也被其視為辦醫近5年來的又一碩果,在學校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就臨床醫學專業而言,實際上,2018年中科大就提出,堅持“小而新、少而精”的辦學理念,積極謀劃開展臨床醫學本科教育,充分發揮理工結合的學科優勢,將理工優勢向醫學拓展,積極探索“理工醫交叉融合、醫教研協同創新,生命科學與醫學一體化發展”的“科大新醫學”,作為學校建設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和一流醫院的重要舉措。
2019年獲批設置臨床醫學本科專業,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入選全國首批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
2020年3月,中科大成功獲批成為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并將列入后續相關招生計劃,此番也為該校打造臨床醫學“本-碩-博”一體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奠定了基礎。
2021年5月,中科大第三次臨床醫學(專業學位)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申報工作啟動,時隔一年,如今又一好消息來臨。隨著申報成果的塵埃落定,這也意味著依托完善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中科大將由此開啟新醫科發展的新征程。
醫學起步晚,但發展迅猛
據學校網站介紹,中科大于1958年9月創建于北京,并于1970年初,遷至安徽合肥。郭沫若任首任校長,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作為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綜合性大學,中科大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且兼有醫學和特色文科,為國家首批實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學之一。
圖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微
同時,該校還在2017年9月入選全國首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對于一流大學來說,沒有醫學院顯然是不夠完美的。在之前“得醫學院者得科研天下”、醫學院興辦大行其道的趨勢下,這所以理工科見長的頂級高校也不免眼熱、心動,不同的是,與眾多老牌醫科院校相比,中科大的真正起步似乎晚了一些。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中科大其實在20多年前就萌生了辦醫學院的想法,創校之初,中科大就有生物系,1998年在此基礎上成立了生科院,所涉及的基礎研究一直沒有臨床應用轉化的窗口,這也成了該校想辦醫學院的內在驅動之一。但因種種原因,卻一度處于擱置的狀態。
2012年,中科大與安徽省立醫院聯合建立臨床醫學中心,在中校區建立了醫學樓,后又跟北京協和醫學院達成合作,探索生物醫學交叉人才培養新模式,中科大的辦醫之路漸入佳境,到2018年底,已有多名具有理工基礎的中科大本科畢業生進入協和醫學院接受臨床醫學相關教育。
在這個過程中,中科大的辦醫進程開始加快、提速,則還要追溯到2017年12月生命科學與醫學部(以下簡稱“生醫部”)的成立。據悉,生醫部是在中科大生命科學學院基礎上組建而來,由安徽省、國家衛健委、中科院三方共建。
值得一提的是,生醫部成立之際,安徽省立醫院還作為中科大直屬附屬醫院,成為生醫部的一部分,命名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對外同時保留安徽省立醫院名稱,并在該院南區設置臨床醫學院。
如今,除了省立醫院外,其生醫部還包括生命科學學院、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以及生命科學實驗中心和生命科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經過數年發展,中科大生醫部在科研、學科等方面成績斐然。近5年來,到賬科研經費(除去外撥)超過6.7億元,技術轉讓費總額超過3.2億元。并以唯一單位獲得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7個學科進入ESI學科全球前1%,其中便包含臨床醫學。
助力省級龍頭醫院大發展
醫學院發展要有醫院,醫院發展也要依托于醫學院,兩者屬于相輔相成、彼此成就的關系。將省醫收入“囊”中,無疑對中科大更好地進入醫、教、研、科一體化發展道路大有裨益,而背靠中科大,成為其附屬醫院,近年來安徽省立醫院也猶如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發展迅速。
以2018年為例,安徽省立醫院獲批縱向項目135項,爭取到科研經費總計1943萬,立項數量和資助經費均取得歷史性突破。在大學的支持下,醫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達24項,數量與資助率在省內醫療機構中名列前茅。
也是這一年,安徽省立醫院不光躋身全國醫院綜合排名百強行列,還成功入選國家衛健委首批確定的腫瘤(消化系統)多學科診療試點醫院,可謂喜事連連。而在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中,安徽省立醫院躍居到79名,較上一年提升了20位,位列安徽省醫院綜合排名第一。
不僅如此,加入中科大后,安徽省立醫院的醫教研發展也掀開了嶄新的一頁。據醫院披露,2018年該院組織參與中科大博士生導師遴選工作,25名專家獲得中國科大博士生導師資格、13人獲得碩士生導師資格,并已帶教研究生。
2019年10月,中國科學院臨床研究醫院(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離子醫學研究所也在中國科大附一院揭牌,系國內首家融醫學基礎研究、臨床試驗和醫療服務為一體的臨床研究醫院。2021年7月,隨著質子放射治療系統的獲批,安徽省立醫院一舉成為當時全國僅有的5家同時獲批該兩項甲類設備配置許可的單位之一。
不久前,2020年度“國考”成績出爐,安徽省立醫院在1342家三級綜合性醫院中脫穎而出,位列22位,較2018年度首輪醫院“國考”成績,上升了9個位次,繼續領跑安徽。其中,醫院四級手術人數全國第7位,科研經費總額全國第27位,技術難度(CMI)全國第30位。
醫院官網顯示,安徽省立醫院連續四年進入“復旦版中國醫院排行榜”全國百強。醫院共開放床位5750張,2021年集團門診量達582萬人次。
圖源:安徽省立醫院官微
目前醫院由中科大與安徽省衛健委雙重管理,并以中科大管理為主,現已形成“一院多區”集團化發展的格局,由總院(院本部)、南區(安徽省腦科醫院、安徽省心血管病醫院)、西區(安徽省腫瘤醫院)、感染病院(合肥市傳染病醫院)組成,正在建設濱湖和北城院區。
主要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省立醫院(本文為《看醫界》發布)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