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1月4日電(魏薇)蘆筍,一種在春天蓬勃冒尖的蔬菜。其肉質潔白細嫩,口味香郁,富含蛋白質及人體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而無脂肪,食用具有抗癌防癌、抗白血病等作用,也多見于歐美國家的高級宴會上。這種目前在國內市場上銷量較少的稀特蔬菜,如今在漣水縣紅窯現代農業產業區,連片數十個大棚內,卻是清一色是碧綠茂盛地鋪開,在這里,“外來戶”蘆筍成了村民致富的主要農產。
“蘆筍是個啥?都沒人知道的東西種了能掙錢?”——蘆筍的主產區其實在山東,因此,當“漢唐書道合作社”剛剛把蘆筍帶入漣水時,當地農戶的認知程度并不高。合作社的老板原本做建材,跨行農業后聽說美國的“綠龍”是蘆筍中的上乘品種,便開始了種植。然而,品種和水土上的差異使得瘦苗多,長勢弱,收成不盡如人意,農戶原本由好奇而積累的積極性便更低了。
2015年8月,江蘇省農科院掛職干部團隊為紅窯現代農業產業區精準把脈,以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打造起蘆筍富民產業。據省農科院在漣水縣掛職的副縣長樊磊介紹,他們首先幫助合作社搭起了適宜蘆筍生長的設施大棚,大力引進了美國優質抗病雜交新一代品種“綠龍”進行耕種,尤其在防病抗蟲上,邀請院內專家坐鎮,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技術指導,生物用藥 物理防控的技術手段成為紅窯蘆筍打入市場“不留農殘”的競爭優勢。
“蘆筍提早上市價格就高,延遲枯敗期也是我們的技術主攻點?!狈谡f道。春節前后是蘆筍的價格關鍵期,專家們水肥一體化等技術成功培植延壽蘆筍種植。踩著提前量上市的蘆筍,新鮮價可以沖到30元一斤。畝產2000公斤左右的大棚,畝均效益均穩定在2萬元以上,伴隨著3000畝的標準化蘆筍種植基地規模性拉開,田野上的希望也蒸蒸日上起來。
為了消除規模擴大后的銷路問題,樊磊又帶著專家各處調研、集思廣益,提出了拉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擴大品牌知名度等思路。借助互聯網新媒體的宣傳優勢,吸引漣水百姓前來大棚參觀蘆筍長勢絡繹不絕,拓展了蘆筍在當地的知名度,又融資3000萬打造了一條集科研、生產、營銷于一體的蘆筍飲料生產線,年利潤達到白余萬元。
蘆筍也改善了當地農戶的生活。追肥菜筍是密集型勞動,原本一年收入不到4000元貧困戶被蘆筍項目吸引而來,大部分還是上了年歲的老人,月入薪水已可達3000元。目前,專家團隊詳細編制了漣水縣“十三五”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確立了優質稻米、高效園藝、規模畜禽、特色水產和休閑觀光的“4 1”特色產業方向?!胺鲐毑粌H要低頭拉車,更要抬頭看路。掛職一方,造福一帶,正是我們發揮農業科技的要義。”樊磊說道。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