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些土木工程代表中國最高水平 名單請收好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12日訊據央視新聞消息(記者 楊瀟)今天,第十六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獲獎名單公布,包括建筑、橋梁、鐵道、隧道等在內的30項工程獲獎。
首先,先敲黑板,別以為土木工程就是搬磚專業哦!它實際是一門運用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信息科學等基礎科學知識,力學、材料等技術科學知識以及相應的工程技術知識來研究、設計和建造工業與民用建筑、隧道與地下建筑、公路與城市道路以及橋梁等工程設施的學科。
此外,再敲黑板,別以為這個獎跟我們日常生活沒關系哦!這可是當前我國土木工程在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最高水平和最新科技創新與應用。我們住的小區、坐的地鐵、出門開車走的高速路,沒準就在名單里哦。
先來看看,獎杯是這樣子滴。
獎杯上這人很厲害!
獎杯上這個人就是詹天佑,他修建了中國第一條鐵路,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因此,以他命名的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簡稱詹天佑大獎,1999年設立,是中國土木工程領域工程建設項目科技創新的最高榮譽獎。該獎項每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獲獎工程一般不超過30項。
都是業界大牛 所以才能“姓詹”
今年詹天佑大獎評選,是從139個申報的優秀項目中,評選出了30個獲獎項目,可謂“優中選優”。其中建筑工程6項,橋梁工程、鐵道工程、隧道工程各3項,公路工程1項, 水利水電工程、水運工程各2項,軌道交通工程3項,市政工程4項,住宅小區工程2項,國防工程1項。下面,我們就挑一些特別的來具體看一看。
1.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世界第四、中國第二高樓。大樓設計新穎,全球最高的不銹鋼幕墻,最大程度減少反射與眩光,環境友好。在深圳瀕海環境中,可保持外觀一百年不變。創新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結構以其顯著的適用優勢,成為國內、外超高層結構體系的主流。
2.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
設計靈感來源于活化石“鸚鵡螺”的殼體結構,盤旋而上的綠植屋面從公園內冉冉升起,靜動有致的建筑宛如一只“綠螺”。是上海市中心唯一處于公園之中的市級博物館,其建設規模、展品存量、展示手段、內外部條件處于國內三大自然博物館的前列。
3.上海北外灘白玉蘭廣場
國內首創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鋼柱筒架交替支撐式整體液壓爬升鋼平臺模架體系,獲得上海市技術發明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工程中全面應用了數字化施工技術,是全國唯一的超高層消防演習場所及全國智慧消防試點項目。
4.重慶東水門長江大橋、千廝門嘉陵江大橋
重慶東水門長江大橋、千廝門嘉陵江大橋工程建成了世界最大跨徑雙塔單索面部分斜拉橋、世界最大跨徑單塔單索面部分斜拉橋、世界第一座單索面雙桁片斜拉橋。工程兩橋同型、兩位一體,相互映襯、獨自成景,與環境高度融合協調,是集綜合交通、人文景觀、科技創新于一體的地標建筑。
5.合肥至福州鐵路
是中國首條時速300公里的山區高鐵,被譽為中國“最美高鐵”。在國內首次采用“騎跨式”車站,使合福與杭長高鐵“十”字交叉,節省土地和投資。開展環境選線、環保設計,線路避開絕大部分環境敏感區。
6.烏茲別克斯坦安革連至琶布鐵路卡姆奇克隧道工程
“中亞第一長隧”,也是打通“一帶一路”中吉烏鐵路通道的關鍵工程。該項目成功解決了小斷面特長隧道運輸難題,創造了用時900天完成19.2km正洞及19.268km服務隧道開挖任務,實現了月平均進尺197.5m,最高月進尺342.6m施工記錄。
7.長沙磁浮快線工程
國內首條中低速磁浮商業運營線,也是世界上最長的中低速磁浮商業運營線,它的建成和運營標志著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浮系統已實現工程化應用。
8.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區周康航拓展基地C-04-01地塊動遷安置房項目
上海市首個整街坊預制裝配式小區,門窗與外墻在工廠預制同步完成,國內首創高層住宅無腳手架施工技術。
完整獲獎名單如下: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