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國務院公開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下稱《方案》),明確在鋼鐵等重點行業、建筑和市政基礎實施、交通運輸、農業機械、教育文旅醫療設備等領域實施設備更新行動,并在汽車、家電、家裝等消費品推動以舊換新行動。
《方案》明確到2027年,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在教育領域,推動符合條件的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換先進教學及科研技術設備,提升教學科研水平。嚴格落實學科教學裝備配置標準,保質保量配置并及時更新教學儀器設備。
鋼鐵、有色、石化、汽車等重點行業,以及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醫療結構等重點客戶的設備更新和以舊換新給科學儀器行業帶來巨大市場機會,科學儀器企業因此沸騰,紛紛推出設備更新相應解決方案。但在各部委尚未公布落地政策的階段,業內人士也紛紛在觀望:錢從哪里出?
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意在促進投資和消費,其中財稅支持政策無疑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在這方面,《方案》也做了明確,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稅收支持政策。簡言之,就是財政通過安排財政補貼資金、加大政府綠色采購、減稅等方式給予支持。
財政補貼
具體來說,《方案》明確財政資金直接支持涉及七大方面:
·把符合條件的設備更新、循環利用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支持范圍。
·堅持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聯動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通過中央財政安排的節能減排補助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汽車以舊換。
·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統籌使用中央財政安排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相關資金等,支持家電等領域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
·持續實施好老舊營運車船更新補貼,支持老舊船舶、柴油貨車等更新。
·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統籌利用中央財政安排的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電池更新。
·用好用足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
·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工作。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表示,《方案》通過財政補貼等方式提高企業設備更新和消費者以舊換新的積極性,但最終通過市場決策來發揮作用,充分體現了財政通過市場發揮作用,就是"市場為主 政府引導"。
尤其是考慮到了當前地方財政緊平衡形勢,所以財政支持政策中較多地體現了中央主動擔當作為,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中央安排的節能減排資金、中央專項資金等中央財政作用,以降低地方財政壓力,既能支持設備更新,又能促進地方財政持續運行,以騰出更多的資金服務“三?!钡??! 「鶕?024《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7000億元,比上年增加200億元。今年財政政策一大重點是帶動擴大有效投資,其中政府投資會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稅收支持
除了給予財政補貼外,《方案》還明確要完善稅收支持政策。即加大對節能節水、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專用設備稅收優惠支持力度,把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納入優惠范圍。
根據現有財稅優惠政策,企業自2008年1月1日起購置并實際使用《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和《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范圍內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和安全生產專用設備,可以按專用設備投資額的10%抵免當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企業當年應納稅額不足抵免的,可以向以后年度結轉,但結轉期不得超過5個納稅年度。
根據上述《方案》,未來這一稅收支持政策力度有望加大。
再貸款政策工具
2022年底的2000億元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曾讓科學儀器行業直呼“過癮”。本次大規模設備更新,再貸款工具是否還將啟用?答案是肯定的。
《方案》提出,運用再貸款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支持;中央財政對符合再貸款報銷條件的銀行貸款給予一定貼息支持。發揮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工作機制作用。引導銀行機構合理增加綠色信貸,加強對綠色智能家電生產、服務和消費的金融支持。鼓勵銀行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適當降低乘用車貸款首付比例,合理確定汽車貸款期限、信貸額度。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