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現在每個學科的投稿錄用率都不盡如人意。把時間倒退二十年,那個時候,有發(fā)文需求的人數量沒有如今這么多,錄用難度也沒現在這么大,這幾十年不只經濟騰飛,高校對科研的重視程度也突飛猛進,發(fā)論文是越來越難。
《編輯學報》年度出版概況:2019年到2020年,發(fā)文數量呈斷崖式下跌,并持續(xù)保持下降的趨勢。
之前我們討論過投稿新傳類核心期刊的分析,指路→新傳類核心期刊分析,向海投say no!,以雙核心《新聞界》投稿拋磚引玉,介紹了新傳類期刊的投稿流程、論文撰寫建議、發(fā)文現狀、審稿情況、投稿技巧。
核心期刊發(fā)文難度系數高,今天以普刊《新聞潮》為例,用事實說話讓你了解當下發(fā)文環(huán)境:科研難做,論文難發(fā)
01.發(fā)文量比核心多,但是拒稿率并不低
《新聞潮》
《新聞界》
2019-2022年,《新聞潮》年均發(fā)文量是265篇,比《新聞界》多126篇。
我給《新聞潮》投稿過兩次,均以拒稿告終。一次是初審拒稿,一次是返修后拒稿,有圖為證↓
拒稿原因:重復率超標、文不對題、論述邏輯混亂
第二次投稿編輯肯定了我的選題,同時依舊指出內容論述有缺陷,需要返修
一個月之后文章被拒稿%>_<%
雖然沒有happy ending,但是編輯給的建議也確實中肯
?投稿前千萬要查重(不要重蹈覆轍),大多數普刊重復率在20%以內,核心在5%-10%,具體以期刊官網為準;
?把邏輯性和嚴謹性刻進論文寫作的DNA里。數據之間的邏輯關系要了如指掌、對相關文獻和研究也要清楚,論文的邏輯性是入審稿人和編輯法眼的前提。
02.有課題基金的論文占比增多
肉眼可見的遞增速度
“文章不一定有項目才能發(fā),但好文章沒有項目支撐很難想象”。
一般來講,文章有基金支持,更容易受到期刊的青睞,當然基金最好是國家自科基金和國家社科基金。一般性的省級課題基金影響不大,省級以下的就更不談了。
為什么很多國內核心期刊會要求帶基金項目呢?
因為,核心期刊每年也是要審核的,國家級基金越多,期刊得分會越高。
有基金項目對文章發(fā)表確實有幫助,但這不是決定性因素。論文能否錄用主要看文章本身的質量,基金項目錦上添花而已,所以,搞定文章質量是當務之急。
《新聞潮》作為普刊錄用難度卻絲毫沒打折,可見人文社科領域期刊錄用確實很難,在高發(fā)文需求的當下,如果沒有秘籍傍身,投稿難免沒有把握,后臺回復《論文寫作六步》免費獲取學術大咖經驗分享課~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