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低代碼市場可以簡單概括為低代碼和零代碼兩種,而零代碼市場因為延展性較低,擴展性和靈活性較差,應用場景受限等等原因,市場的現有規模和增長空間較小,可以說在未來應該不會構成主流,會成為一種中小企業解決數字化困境的輔助手段。
而在低代碼中還可以進行分類,以技術選型為例,技術模型分別以表單驅動和模型驅動兩種為基礎,這兩種技術方向也代表著未來低代碼2種不同的發展方向。
低代碼這一方向之所以能流行,因為像傳統的純手工代碼階段,應用開發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傳統編寫代碼的質量無法保證,需要大量的時間來檢修bug,而高復用的模塊化組件和模板,都是高度抽象和集成化的產物。
這些預制構建往往經過上千次測試和調式,都由最優秀的那一批程序員來反復檢查過,所以平均表現水準都會大于手寫代碼的準確性和穩定性,開發人員無需再花大量時間調式和修復代碼。
表單驅動就是通過表單數據來定義業務,建立多張表單,利用流程串聯表單,定義報表輸出方式。
表單驅動型的復用性更高,這意味著在快速交付企業程序和標準化流程上具有更明顯的優勢,用以快速交付企業程序,牢牢貼近市場需求。
模型驅動:通過建模定義業務邏輯,包括數據關系、流程邏輯等,實現應用開發管理自動化。
模型驅動的低代碼平臺代表了一種上限更高、應用更加廣泛的編程方式,可以說是未來編程的主流方式,這種方式下產出代碼的效率雖不及表單驅動型(畢竟可復用性沒人家高),但它可以支持更加廣泛的應用場景,對于復雜情況下的定制需求更有優勢。
在未來,企業的發展都會向著“高精尖”和專業多元的方式發展,各種不同的細分領域對技術選型的要求只會越來越苛刻,在產品設計、制造、服務等不同流程中的差異會越來越大,對定制化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未來以模型驅動為主的低代碼平臺很可能會成為主流的開發方式,目前在低代碼應用更加成熟的國外就已經顯現出這種趨勢。
這種以開發能力作為核心能力的通用平臺企業,在國外主要有outsystems、mendix,國內主要是 iVX 和 clickPaas 等,其中, iVX 可以理解為一種可視化的“全棧代碼生成器”,而且這種“代碼生成”做得相當徹底,幾乎所有應用都可以通過 iVX 在不寫任何代碼的情況下進行“自動代碼生成”。在全球領域能自動生成全棧代碼的,據我所知,目前也僅此一家。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