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榜有賺
很多朋友可能都發現了,今年各大App無論是在業務范疇還是功能迭代上都要“卷”成麻花了。
比如,淘寶“死磕”內容,直接給觀看淘寶視頻的用戶發錢;「抖快紅視」“轉攻”線下,爭相布局本地生活;內容平臺“一哥”微信更是集各家所長,悄悄上線“小綠書”、“問一問”。
現在就連支付寶,都開始“跨界爭奪”短視頻流量了!
前段時間,一張收益圖在網上瘋傳,圖片顯示加入“支付寶創作分成計劃”的某短視頻,45萬 的播放量,月收入竟高達1.2萬元。
支付寶、短視頻、內容創作扶持,這三個看似毫無關聯的詞,卻成了不少小紅薯(小紅書博主)以及創業者口中2023年最值得做的“藍海”項目。
事實真是如此嗎?“支付寶創作分成計劃”到底是什么?怎樣才能拿到扶持獎金?有沒有哪些“陷阱”需要避開?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對“支付寶創作分成計劃”進行了一次小小的探索,試圖能夠從中發現更適合新手的流量玩法,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一、“支付寶創作分成計劃”是什么
支付寶大家幾乎每天都在用,但卻鮮少有人會在支付寶中刷短視頻,很多人可能連短視頻入口在哪里都不知道。
其實入口并不難找,App底部Tab欄穩居“C位”的“生活”頻道,點擊進入就可以開刷短視頻或者觀看直播了。
此外,支付寶首頁還上線“生活·發現”的入口,點擊后也能跳轉到生活頻道瀏覽內容。
而進入“生活”欄目后,點擊右上角頭像-創作中心-分成計劃,就可以看到活動的具體要求了。
據了解,“支付寶創作分成計劃”上線于今年6月底,創作者滿足粉絲量、視頻數量、播放量等相應條件后就可以加入該計劃。
與視頻號幾個月前推出的“創作者分成計劃”中所要求的:
-
有效關注人數(粉絲數)在 100 及以上
符合內容規范
優質原創作者
大家覺得“支付寶創作分成計劃”的創作門檻高了還是低了呢?
據新榜透露,不少創作者通過“支付寶創作分成計劃”賺得了不少獎勵金。
比如,“敗家財經”入駐支付寶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僅靠“支付寶創作分成計劃”一個月就累計獲得了超1萬元的現金獎勵。
而更早試水支付寶短視頻的生活類賬號“西蒙和安娜”,某條短視頻播放量不僅超過了其在抖音快手小紅書的視頻播放量,更是讓博主在3周內獲得近7萬元現金收益。
二、支付寶更偏愛財經 泛生活?
支付寶官方激勵政策顯示,美食探店、家居家裝等泛生活類,以及宏觀經濟、理財知識(投資)等財經類都是支付寶扶持的重點垂類內容。
如果入駐賬號的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站外粉絲量達到指定要求,完成新手任務還能獲得額外的激勵。
根據我們的觀察,在這些泛生活及財經類視頻中,最受支付寶平臺以及用戶偏愛的賽道主要有以下幾類:
1、親子育兒
比如我們前文提到的“西蒙和安娜”,就是很典型的親子育兒類賬號。去年7月該博主發布的備孕視頻,播放量高達100萬 ,點贊次數達3萬 ,是迄今為止點贊量最高的視頻。
2、理財知識(投資)
支付寶自帶的金融背景的確是財經類賬號起號的天然優勢。
對于支付寶用戶來說,平臺本就提供理財、投資等金融服務,多數用戶也希望從財經大佬的言談中獲得一些“財富密碼”,在支付寶發布財經類可以說是“一拍兩合”的好事。
3、時事熱點
時事新聞無需多言,無論在哪個內容平臺都是焦點般的存在。抓住了時事熱點,自然就很容易獲得更多的關注度。
不過蹭熱點、標題黨也要適可而止,如果賬號沒有吸引用戶留下來的高質量內容,也很難接住涌進來的一大批流量。
當然,以上這三類內容在系統偏好上并不絕對,也有很多用戶吐槽蹭了熱點、發了泛生活類或者財經類視頻也“一個播放都沒有”“一分錢收益都沒看到”。
由此可見,支付寶只是為創作者提供了可以變現的機會,但能不能從中分到一杯羹,還是要看內容本身,可能還有些運氣成分在。
此外,短視頻是否符合平臺畫風要求也是決定你能否加入“分成計劃”以及能否獲得持續流量最重要的一環。
這其中,標題、版權、內容質量、封面、內容垂直度等都被包含在內
三、支付寶能成為下一個內容變現風口嗎?
盡管很多人鼓吹支付寶的“內容分成計劃”是低門檻、高收益、高扶持的“藍海項目”,但對于更多人來說,在支付寶內養成刷短視頻的習慣,還需要更長時間的培養。
這一點從支付寶的用戶使用時長中也能窺探一二。據QuestMobile統計的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支付寶人均每日使用時長僅為7.8分鐘。
這一成績,在日活用戶超5000萬級的APP中排名最低,甚至被導航工具百度地圖反超,更不要說和抖音、小紅書這些圖文視頻平臺相比。
但這并不意味著,在支付寶做短視頻就一定沒有市場。
有用戶坦言,“自己本來只是想來支付寶喂一喂雞,結果卻刷了一晚上的短視頻。”
短視頻節奏快、內容有趣的特點本就很符合用戶碎片化的閱讀習慣,支付寶想要開拓短視頻市場的想法也無可厚非。
至于能否成為新的內容變現風口,個人感覺現在談還為時過早。
支付寶短視頻仍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其他平臺常見的櫥窗帶貨、流量獎勵等變現政策,還沒有出現在支付寶。
現在對于支付寶來說,更重要的可能就是要把這一入口宣傳出去,用更有力度的獎勵政策,吸引更多的優質創作者來到平臺。
這樣看來,“創作分成計劃”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開始。
寫在最后
整體來看,我們還是鼓勵有余力的朋友嘗試一下這種新的流量玩法,尤其是在抖音、快手、視頻號等平臺有一定粉絲基礎的用戶,多一個渠道多一條路嘛。
但有幾點想提醒大家注意:
1、做高質量的原創垂直內容,完善標題和封面,盡量不要搬運別人的視頻
2、盡量不要刷粉、刷流量,一旦發現可能會被平臺限制流量、降低權重
3、視頻不是發布越多越好,計劃要求創作者的短視頻“近30天條均播放量在100以上”,所以哪怕你總播放量達到300,但是發了4條視頻,也是不過關的。
有網友爆料,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將播放量低的視頻設為僅自己可見,這樣就不會被系統統計在內了。
今天就醬,拜了個拜~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