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這個秋天,對于渾源縣蔡村鎮蔡村60歲村民王成緒來說是輕松的,因為他家5.6畝土地全部托管給了合作社,收益3220元。說起土地托管,他可興奮了,自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由合作社全程托管,他也可以走出家門到外面務工,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現在歲數大了,孩子也都在外地,種不了那么多地,把地托管出去,一年有了生活保障,而且還省心省力,真是天大的好事。”
近年來,渾源縣蔡村鎮蔡村堅持黨建引領,以土地入股合作為切入點,積極領辦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大力推行“黨支部引領 合作社運營 全程托管服務”模式,實行“保底收益 盈余分紅”分配機制,破解了“誰來種地”“怎么種地”兩大痛點,探索出一條“黨建 土地托管”的新路子,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村集體收入增加的“三增”效果。
支部引領“定模式”。蔡村依托“土地托管”新模式,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引領聚合作用,按照“組織推動、合作社經營、農戶自愿、利益共享”的原則,采取“黨支部 合作社 農戶”的發展模式,在不改變農民土地承包權的前提下,以合同的形式,把農民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由村黨支部統一交給專業組織進行托管經營,形成了村黨支部代管、合作社代耕的“統一整地、統一購種、統一購肥、統一播種、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收獲”的“六統一”托管經營模式,切實解決了農村土地撂荒、秸稈焚燒等難題。
“在集體托管、降本增效、穩產共贏的新路子下,實現萬壽菊、黃花等經濟作物穩產增產的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筑牢了基層戰斗堡壘,村集體也實現了增收。”蔡村黨支部書記李祚介紹說。2021年,蔡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5萬元,增長11.3%。
統一管理“促共贏”。依托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將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統一規劃、統一管理、集約經營。在無特大自然災害的情況下,按照“保底收益 盈余分紅”的分配機制,村辦合作社將保底400元給農戶分紅,100元給村集體用于公益性事業和全村村民二次分紅,土地效益收入超過500元的部分,全體農戶進行第三次分紅,實現了農戶、村集體雙贏。
截至目前,全村共有1500畝土地交由合作社托管,涉及農戶373戶,解決勞動力就業130余人。預計2023年托管土地可達3500畝,村集體收益增長35萬元,解決勞動力就業300余人。
優化服務“強保障”。村黨支部充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以組織之力聚能增效,把村民、村集體、合作社擰成一股繩,推動土地托管服務“有人問、有人管、有人辦”。村黨支部全程為托管合作社和農戶做好全面精細服務工作,解決好托管合作社在運行過程中的問題,保障好合作社持續運行發展的潛力,推動土地托管合作社成為農民信賴的“田保姆”“田管家”。
“通過統一技術指導、供種、耕種、統防統治、統一收割等耕種服務,我們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產業鏈。”蔡村土地托管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孟文禮說道,2021年,合作社負責蔡村2000多畝土地的生產經營,當年就實現了盈利。
郝旭東 米海強
(責編:溫文、馬云梅)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