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并致訓詞。改革轉隸后,河南省消防救援總隊始終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作為全省各級消防救援隊伍建設的根本指引,扛起了“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大使命,部署開展了“隊伍正規化建設”。
9月24日,全省消防救援隊伍正規化建設達標創建現場會在周口支隊召開,全省20個消防救援支隊和省消防救援總隊機關處室的領導干部現場觀摩了周口消防正規化建設達標創建成果。省消防救援總隊黨委書記、政治委員李文江對支隊重視理念引領、探索科技賦能所取得的成效給予了高度評價。與會人員在觀摩后表示,周口支隊抓正規化建設抓到了點子上、瞄準了關鍵處,尤其是自主研發的“智慧藍”消防綜合管理系統、建設的黨建黨史館暨隊史館讓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打通了困擾隊伍多年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經驗可學習、可復制、可推廣。
筆者在周口市消防救援支隊黨建黨史館暨隊史館榮譽墻上看到,五年時間內,支隊先后被省消防救援總隊評為先進支隊黨委、先進支隊等殊榮,周口市政府四次為支隊記集體二等功。周口市消防救援支隊黨委書記、政治委員唐欽說,這些榮譽的取得,得益于“十三五”這五年來,支隊黨委始終秉持“旗幟鮮明講政治、嚴明紀律守規矩、凝心聚力保穩定、心無旁騖謀發展”的總基調,錨定“黨的建設大規范、隊伍建設大優化、業務建設大提升、基層基礎大發展、隊伍風氣大凈化”五位一體融合發展目標,擘畫出“一年打基礎、兩年大變樣、三年上臺階”路線圖,從2015年開始,接續定位“作風轉變年”“夯實基礎年”“素質提升年”“提質增效年”“全面發展年”,蹚出了一條賡續傳承、符合實際、瞄準未來的正規化建設新路子。
抓黨建 聚思想 正風氣
“十三五”初期的周口消防,人少、隊少、車少、錢少,“在全省不墊底就行”的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隊伍內部人員慣性思維、固化模式、小農意識不同程度存在。統一思想共識、激發干勁斗志成為擺在當年周口支隊黨委面前的首要課題和迫切需求。
支隊黨委堅持以黨建作為引領,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事業發展高質量,狠抓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建設,以建設過硬班子帶過硬隊伍創一流業績,叫響“跳出周口看周口”,瞄準短板弱項,精準接續發力;堅持清風正氣是最大福利、嚴格管理是真正關愛理念,連續6年開展治庸提能、治懶增效、治松嚴紀、治假正氣“四治”整頓;堅持人按職責干、事按規矩辦,以“跳起來摘桃子”明確任務、明晰責任,以“量化管理、績效考核”督導落實,立起“靠素質立身、憑實績進步”的鮮明導向,大膽使用“講政治、勇擔當、善作為”的干部,果斷調整“不敢下深水、遇事踢皮球”的干部,“決不能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6年的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形成了一呼百應的號召力、不折不扣的執行力、眾志成城的向心力,“沙潁河的長工、事業航船的纖夫”已經成為周口消防共同的名片。
抓素質 強能力 蓄動能
隊伍高質量發展,人才隊伍建設是關鍵。支隊黨委始終將人才隊伍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提請市政府出臺《周口消防救援隊伍職業保障機制》《政府專職消防員和消防文員管理辦法》,從工資待遇、編制安排等方面,進行規范。在人才培養使用上,支隊黨委堅持人崗相適、因材施教,多崗位摔打錘煉,探索出臺復合型領導干部、基層干部和專職隊伍、消防文員等各類人才培養機制,依托特勤站,推行基層指揮員跟班歷練、班長骨干輪訓孵化,打造基層骨干、尖子培養搖籃;在培訓基地推行專職隊員骨干常態化集訓、在川匯大隊推行防火干部跟班見學、在支隊機關采取文員跟班培訓,學員、新消防員特勤站淬煉半年,上好入隊“第一課”,2020年,全省消防救援系統唯一一名專職隊員提干就在周口支隊,目前,150名骨干走上重要崗位,為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結合防汛救災實際,探索成立水域救援專業隊,蹚出一條水域救援專業化新路子。堅持典型引路、先進帶路,與組織、宣傳等部門建立榮譽表彰體系,每年開展忠誠衛士、最美賢內助等評選,挖掘指戰員背后故事。特勤站政治指導員黨彥龍被評為全國119消防獎先進個人,并獲評河南省五四青年獎章;消防員楊立志在執行信陽、安徽六安跨區域增援任務時,發出“黨派我們來的”聲音,被央視、應急管理報等國家級媒體接續點贊,引發強烈反響。
抓規范 促管理 提質效
面對前期隊站庫室場所少、居住條件差、消防車沒車庫停的現實狀況,提出“每季度規范一個隊”理念,在“硬件”上突出“面子”,按照“統一管理機制、統一外觀標識、統一內務設置、統一文化氛圍”模式,從2018年10月10日召開第一次隊伍管理教育現場會,歷時近3年,召開10次管理教育現場會,規范打造機關、基層全部隊站,完成第一輪全覆蓋階段性建設任務,實現“新隊統一更規范、老隊舊貌換新顏”。在“軟件”上更注重“里子”,研發“智慧藍”消防綜合管理系統,采用“1 N 1”建設思路,搭載云黨建、隊伍管理、崗位練兵、防火監督、后勤管理、執勤戰備6個子系統,任務督辦、績效管理、勤務管理等16個功能模塊,一點一滴摳細節、一步一動抓規范,打造“有里有面”,聚焦戰斗力標準、安全發展、全面提升的正規化。項城大隊一名基層指戰員表示:“各項設施統一了、場所規范了,我們有了自己的星級食堂、消防員之家,生活條件改善了,工作生活更舒心了。”瞄準“延伸內涵、提升軟實力”定位,于7月2日召開第11次現場會,拉開了第二輪正規化建設帷幕。于10月27日在川匯區銀珠路消防救援站召開第12次隊伍管理教育現場會,進一步深化“軟實力”建設。
抓中心 保穩定 謀發展
周口是一個人口大市、農業大市,消防工作基礎弱、底子薄,“小火亡人”是影響事業發展的瓶頸難題。支隊緊盯消防現實情況,靶向施策、破題攻關,努力在夯基礎、辦實事上下功夫、使長勁,推行“每年打造一條街、每季度規范一個鄉鎮”“重點單位例會”“微型站季度比武”等機制,特別是2020年,一個月內兩起較大火災后,支隊痛定思痛、精準研判,出臺《火災事故調查處理規定》,15天內205個鄉鎮全部成立消安委,實現“市、縣、鄉”三級覆蓋,打通消防責任落實“最后一公里”;聚焦防控重點,強力推進“五有五無”標準治理,大干苦干30天,拆除彩鋼房60.7萬平方米,11.74萬家小場所全部掛牌,基本實現“五有五無”目標,進一步織密火災防控網。堅持“多建站、建小站、織密點、輻射面、掃盲點”思路,把握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有利機遇,乘勢而上,強力推進隊站建設、優化裝備結構,壯大人員實力。“十三五”期間,全市消防人員凈增896人,達1293人;車輛凈增113臺,達183臺;隊站凈增30個,達40個。人員、車輛、隊站實現“三個倍增”,尤其是把握鄉鎮機構整合時機,“十四五”期間計劃高標準建設28個鄉鎮隊,各縣市區政府常務會議全部研究通過,10個鄉鎮已開工建設,各縣市全部形成“2 1 N”力量體系,進一步織密滅火救援網。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