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公司黨建工作經驗總結交流2300字
一、強化頂層設計,謀定“鏈上黨建”推進主線
二、聚力打造“五鏈”,助推“鏈上黨建”落地落實
按照平臺共建、品牌共筑的要求打造“組織鏈”
一是聚焦規模,提升“組織鏈”價值。全面梳理九大行業龍頭客戶和各級直管客戶“黨建和創”清單,打造“黨建和創”共建聯盟,形成了以“信息共享、互相協作和資源整合”為重點的“1+N”“N+1”“N+N”共建模式。同時建立完善共建聯盟定期溝通、協同工作的機制,發揮好共建聯盟的輻射效應。二是找準領域,實現“組織鏈”突破。深度挖掘與“組織鏈”共建單位合作潛力,擴大合作范圍,增強合作黏性,促進共同利益的持續擴大。三是加強運營,打造“組織鏈”招牌。充分發揮“黨建和創”“黨員i家”“黨員i企”等黨建共建品牌優勢,突破業務合作范圍,強化共建品牌對各企業黨組織的影響力,持續增強“鏈上黨建”運營價值。
按照心系發展、情為群眾的要求打造“服務鏈”
一是夯實基礎,打造統領“服務鏈”。結合“崗區隊”建設,有針對性地建設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和黨員突擊隊,更大力度地組織黨員深入企業一線、深入建設一線,形成黨員素質不掉“鏈”、服務運轉不脫“鏈”的全鏈條管理模式。二是品質提升,打造精準“服務鏈”。在智慧社區建設以及家庭、個人客戶服務等重點任務上,整合市場、網絡等不同專業,分別組建不同的聯合服務專班,針對未來鄉村、未來社區和智能工廠等重點聚類場景持續開展服務攻堅。三是品牌培樹,打造示范“服務鏈”。重點聚焦行業龍頭客戶,評選優秀黨員示范崗和業務能手,以品牌服務牽引推動實現“收入增長、降本增效、品質提升”。
按照共享共贏、產業富民的要求打造“共富鏈”
一是聯建共享,打造鄉村振興“云大腦”。積極發揮數字鄉村建設、未來鄉村(社區)探索的先發優勢,聯合320余個合作社區、村開展“黨員i家”合作,讓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推進到社區、惠及到鄉村。二是抱團共贏,打造共同富裕“新舉措”。通過加強企業間的業務協作和資源整合,共同開展“黨員i家鄉村共富”優質農產品進社區活動,加大農產品城鄉供需對接力度,打通農產品銷售“綠色通道”。截至目前,“黨員i家鄉村共富”優質農產品進社區活動已在x個區縣的多個社區鋪開,線上線下已累計舉辦活動70余場,共上架農特產品超100種,累計銷售額超200萬。三是多向發力,打造精準幫扶“新成效”。充分發揮產業鏈優勢,匯聚科研院所、企業等各方資源,借助人才、資金、技術等幫扶舉措,推進經濟薄弱村的結對幫扶。
按照產才融合、能力共促的要求打造“人才鏈”
一是緊扣發展需要,“系統化”培育人才。二是深化共享機制,“常態化”聚集人才。三是營造愛才氛圍,“精準化”發展人才。
注: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筆頭淘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