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當你不在那個位置(或職位)上,或者說沒有在那個位置上有過深厚的經歷,你就很難理解那個位置上的人做事說話的出發點,也很難理解你們之間發生沖突的原因所在。
去年十月份,我開始了市場營銷部門的輪崗工作,承擔產品售前工程師的角色。市場營銷部與硬件研發部的工作內容、思維方式、工作方法乃至工作氛圍均大不相同,這段時間的經歷給了我很大的觸動,讓我得以深入地從市場的視角了解產品。
都說產品經理需要共情力,但是共情力不是讀幾本書就有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當你不在那個位置(或職位)上,或者說沒有在那個位置上有過深厚的經歷,你就很難理解那個位置上的人做事說話的出發點,也很難理解你們之間發生沖突的原因所在。
我負責的是to B硬件產品,相對來說沒有那么容易的與一線用戶直接接觸并收集他們的需求。
to B硬件產品的需求來源一般來說有兩個:
- 由售前工程師(一般屬于市場部門)直接對接已有客戶或新客戶,進行產品宣講和需求對接,然后再由售前工程師將整理后的客戶原始需求給到產品經理;
- 由售后工程師(一般屬于生產部門或質量部門)直接對接已有客戶,收集用戶關于產品的意見及建議,同時立足生產收集產品經常出現的問題點,梳理完成后將產品的改進需求給到產品經理。
我聽市場同事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研發一個人悶頭干,產品做的再好,如果和市場脫節,那做出來的東西也是無用的,不能為企業帶來現金流”。
此前立足研發,我對此是不解甚至鄙薄的,研發都是根據前端后端的反饋,精益求精迭代又迭代做出來的產品,怎么可能賣的不好?賣的不好一定是市場的問題。即便產品本身有一些小瑕疵,那也是無傷大雅的,不影響產品被用戶接受。
啪,打臉真疼。這是我來到售前崗位上后慢慢感覺到的。
張小龍說過“每天都有5億人說我們做得不好,每天還有1億人想教我怎么樣做產品”,很多人把這句話當做張小龍以產品經理的身份發出的吐槽,強調做產品要堅守產品立場,少聽客戶意見。其實這句話還有后半句“我覺得這是非常正常的一個事情”,微信這款產品作為一款大眾化社交工具,始終被人們所關注,有關注就會有渴望,有渴望就會期待變化。
微信的一個很明顯的風格是“克制”,這是很值得思考與學習的地方。我在產品經理的角度上,總是想把產品的方方面面都一股腦呈現給客戶,以此證明我們的產品是最好的,性能指標是優秀明確的;站在售前技術的角度上,我只想把客戶目前想要的,客戶未來可能會用到的呈現給他們,先讓他們對我們的產品感興趣再說。促使我發生這么大的思路轉變的契機,其實是產品彩頁的制作。
為保證客戶能快速全面的對我們的產品有所了解,售前工程師的一個工作就是向用戶提供“三冊”:
- 產品宣傳冊:一本精美印刷的冊子,通常使用銅版紙彩印,A4大?。ǜ鶕袠I和產品的不同,冊子的大小可待商榷)。一般可分為封面封底、公司介紹、產品彩頁(單頁)三大部分??蛻魧Ξa品的直觀印象就源于此,入手的厚重感,印刷的精美程度,內容的豐富與精煉程度,排版的美觀與簡約程度等等,無不潛移默化的在客戶心中建立起對產品的第一印象;
- 產品技術說明書:詳細介紹產品的技術要點,是對于產品參數而言最全面最權威的技術文檔;
- 產品操作手冊:詳細介紹產品的使用方法,是對于產品的使用而言最標準最全面的技術文檔(這里的“全面”更多地體現在步驟的全面,而非內容的深入細致,一圖抵千言,往往可以用圖片或視頻的形式作為操作手冊的補充)。
通常在向客戶(潛在客戶)分發資料時,產品宣傳冊是最先到達用戶手中的,產品彩頁作為宣傳冊的主體內容,其重要性毋庸置疑。那么產品彩頁是如何完成的呢,下面請和我一起回顧下當時的心路歷程。
一、彩頁制作的前期準備
形式服務于內容,內容質量決定彩頁含金量。在設計彩頁前,首先要起草內容框架,再逐項填充內容;內容框架又決定了彩頁形式,結合公司風格與產品風格才能給出好的設計。
1. 明確你的內容
這部分內容其實就是為產品打標簽,我們給定的內容框架有以下內容:
- 產品主體:產品是由哪家公司設計生產銷售的。需包含公司名、公司LOGO等內容;
- 產品名:哪一款產品。需包含產品名及產品型號;
- 產品圖:渲染圖或實物圖都可以;
- 產品概述:對產品的整體介紹。需包含產品的功能、原理、受眾等,要說清楚產品是什么;
- 產品特點:產品的賣點和相對于市面上其他產品的優勢之處;
- 產品參數:產品的性能指標。
不要覺得有了框架,內容處理起來就很簡單了。我們在擬定內容時竟然在框架的每一點上都遇到了坑,導致反復修改:
產品主體(的坑)
公司名用全稱,英文翻譯要準確。大家都知道Co.,Ltd. 為英語常見縮寫,全稱為Company Limited,意為有限公司。但其實“有限公司”就是“有限責任公司”,有限指的就是有限責任;“Co.”和“Ltd.”中的“.”都是用來表示單詞短縮省略,都不能省略;“,”可以用空格來替代,“Co. Ltd.”和“Co.,Ltd.”兩種形式都可以用,但不要既加逗號又加空格……在明確公司主體名的時候,建議尋求公司法務的幫助,不要想當然的自行在翻譯軟件上處理。細節見真章,看公司名就能看到這家公司做事的專業程度
產品名(的坑)1
產品名不是隨意定的,忌中英混用,忌行業俗稱,忌概念不清,忌擴大范疇,忌拖沓冗長。如“衛星調制解調器”,調制解調器英文名是Modem,俗稱“貓”,不管是說“衛星Modem”還是“衛星貓”都讓人難以理解,不夠專業;而調制解調器在很多地方都有用到,家里用WiFi的時候就需要配備一個,我們做的產品是衛星專用的,加上“衛星”二字是為了限定范疇,不致讓人產生誤解;“衛星”實際上是“衛星通信”的簡稱,如果用上全稱總共會有九個字,而用上縮寫總共會有七個字,顯然七個字的名稱更朗朗上口。(另一款產品“衛星通信便攜站”就用上了全稱,也是基于同樣的考慮)
產品名(的坑)2
產品的型號也不是隨便定的,宜體現公司主體,宜有對應含義,宜體現明顯特征,宜有可擴展性。舉個例子,“KidCSat PS02016-BA”,Kid是公司英文名的縮寫;C是Communication的縮寫;Sat是Satellite的縮寫;PS是Portable Station的縮寫;020和16分別是客戶選型時關注的兩個重要參數,略作解釋就可明了;BA表示Basic,基本款。產品型號需要納入公司市場的整體規劃里面,組合成產品系列,不能想到一個定義一個。
產品圖(的坑)
客戶拿到產品彩頁,第一著眼點就是產品圖片和產品概述。無論是使用渲染圖還是實物圖,忌背景混亂,忌顏色暗淡,忌模糊不清。圖片的原始素材一定要摳成透明背景;渲染圖還好,實物拍攝的照片最好能修一下,將沒必要的陰影去除(維持產品的圓潤感、整體感),整張圖片的色調調亮(從印刷效果考慮);圖片推薦使用高清圖片(Png格式,1500px以上的),細節更多觀感更好。
產品概述(的坑)
介紹產品時,我們遵循著產品概述——產品參數——技術說明書三部分內容由淺到深由窄到寬的順序,概述的作用就是快速抓住眼球,細節可以后面再說。
產品概述需要向客戶快速傳達產品是誰家的,是干什么用的,好不好用,合不合客戶的要求等信息,不能讓客戶看完之后還云里霧里的。在概述的開頭就應該明確公司全稱、產品型號和產品名,“師出有名”非常重要;概述應該包含產品采用的先進技術,客戶關心的要點、使用場景和可應用的行業等內容。
舉個例子,某款便攜站,其通信體制需要適配客戶現有體制,否則設備本身無法使用,那么通信體制就是客戶非常關心的點,需要明確;衛星通信很重視數據的安全性,那么國產化就是亮點;便攜站需要經常被攜帶轉移使用,那么體積小巧重量輕便就是優點;便攜站一般用于應急通信的情況下,那么方便易用拆裝便捷就非常重要……
產品特點(的坑)
非??简災愕恼Z言總結能力,無論你覺得自己的產品有多么好,建議不要列出超過八條,每條最多不要超過25個字(含標點符號);在排序時請把關聯性較強的放在一起,否則閱讀時跳躍性太強;排版時如果是左右排列,記得將字數多的條目統一放一側,字數少的條目放另一側,否則排版參差不齊,很難看…這些都是為了讓客戶讀起來舒服,不別扭不難受。
產品參數(的坑)
非??简炓巹澞芰?,建議分塊處理。硬件產品的參數可以總結成五類:總體參數(含體積、重量等)、功能參數、性能參數(含功耗、電池、供電方式等)、環境適應性參數(含工作溫度、濕度、防護等級、海拔等)、接口類型,如果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整個排布就會非?;靵y。
我們是按總體參數—功能參數—接口類型—性能參數—環境適應性參數的順序進行處理,條理比較清晰,客戶在腦海里閃過的概念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
這里還有很重要的點,首先是產品參數一定不能出錯,需要反復核對確認,這里不多贅述;另外參數的單位一定要注意,忌中英文混用,比如長度單位“米”和“mm”同時出現,時間單位“秒”和“min”同時出現等,顯得很不專業。
2. 明確你的風格
二、彩頁的制作
內容需要通過一定的形式呈現出來,我想這就是彩頁的“彩”字的由來,色彩絢麗,美觀大方。
我們一共設計了三款產品彩頁,前兩款各改了兩次,最后一款改了六次才最終定稿。每次迭代完成后都會廣邀公司同事、下游渠道商、最終客戶審閱給定意見,每次都有新發現(這里就不拿出來展示了,細節太多):
- 第一款:三折頁,A4大小,一次性介紹兩款產品;
- 第二款:單頁(正反兩面),A4大小,一次介紹一款產品,正面產品介紹,背面產品參數;
- 第三款:框架類似第二款,細節的處理上整體進行了大改。
同樣的,遇到了不少坑。我這里將不足的地方以及如何發現不足的過程描述一下:
第一款:我們最初定下要做三折頁,其誘因是商場給我們分發的傳單,我們覺得傳單這個形式挺好,卻完全沒有基于用戶視角進行思考,這是犯的第一個錯誤。我們力圖在一份彩頁上描述兩個產品,這是第二個錯誤。發現錯誤的過程其實很簡單,銷售看到效果圖,說“太Low,配不上設備價位和檔次;太亂,沒有重點”。完全沒有被接受,都怪自己太蠢。
第二款:不能Low不能亂,我們定下了第二款的基調。這個時候開始有意識的尋找競品公司或者同行業上下游公司的宣傳彩頁進行參考,決定在某種彩頁的基礎上進行改良。效果圖給出后,我們覺得像個樣子了,拿到渠道商那邊,得到的評價是“這和***的設計太像了吧,我看到這個就想到他們家的產品,你們這是在幫對手義務宣傳呀哈哈”。光顧著模仿和改良,沒有深入思考,都怪自己太懶。
第三款:符合行業內大家習慣的排版規則,但是要打出自己的風格,第三款的設計圍繞著這個主題展開。
有以下步驟:
- 定基調:多款產品的彩頁要保持風格統一,設計元素不變,主體色調進行替換。初步給定平靜藍、和諧綠、能量黃、高貴紫四款,略作調色;
- 打標簽:深入思考我們最希望客戶對我們的印象是什么,初步列出了國產化、衛星、高科技、好用等標簽,再對這些標簽進行圖形化處理,形成設計元素放到彩頁上;
- 做融合:通過對面積、透明度、線條的硬朗程度等進行反復的調整配合,再融入一些輔助的線條和LOGO,形成整體協調、沒有突兀之處、簡潔的版面風格
第三款的初稿基本符合了預期,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但經討論決定就在此款基礎上不斷迭代。標題/副標題/正文字體的大小、字符的間距、段落的間距、表格的間距、表框的粗細及顏色等都需要反復調整優化,在此不一一贅述。
另外又發現了兩個很重要的問題。首當其中的就是背景圖片的版權問題,因為我們這是商用,所以優先選用無版權圖片,推薦Pixabay上的圖片,質量真的很不錯,搜索的時候注意用英文。實在不想冒風險的,可以選擇自己拍攝圖片并修圖。其次是字體的版權問題,微軟雅黑是有版權不能直接用于商用的大家清楚嗎(手動滑稽),推薦使用思源黑體或方正黑體等開源字體。
關于彩頁的打印,建議打樣后再批量打印,當然這里面也有很多的坑會踩到:
- 紙張(啞粉紙、銅版紙、雙膠紙等)的選擇對最終效果影響很大;
- 圖片的分辨率建議大于1500px,這樣拉伸調整時不會變形,也能保證彩頁印刷的圖片清晰明朗。色彩模式應轉換至CMYK5,且不能用屏幕色來對比要求印刷色;
- 用Photoshop設計時,注意將正面和反面分開成兩個文檔存放,正、反各存一個文檔。
上面這些坑的發現過程其實挺有意思的,作為彩頁設計的參與者,其實我們一開始也沒有意識到那么多,只是對公司以前的彩頁進行梳理時發現不夠有傳達力,具體哪里有問題一直說不上來。在綜合對比國內外優秀廠家的產品彩頁后,才慢慢總結梳理出避坑要點。
不得不說,立足點不同關注點就不同,從產品角度出發的彩頁要幾經修煉才能變成客戶樂意看到容易接受的彩頁。每一次的痛苦修改,何嘗不是一種對于共情力的修煉呢:要思考他為什么會這么想?為什么覺得這個重要?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呈現他想要的東西?哪些東西可以省去?哪些東西要強調?……換位思考多了,感同身受的能力就有了。
我所在的公司寬泛的說是以市場為導向,是市場驅動型的企業。在市場部門的工作,讓我得以從公司整體市場戰略出發,親身參與彩頁的制作與產品演化路徑圖(Road Mapping)的規劃,也提升了對于市場和客戶方面的共情力,是非常不錯的經歷。如果你在工作當中也有類似的機會,不妨試試,親身體味一下他人的工作,對共情能力的提升大有幫助。
本文由 @Smile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議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