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企業來說,財務預算是企業運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財務預算是反映未來資金收支、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重要步驟,企業在運營中,提前進行試算,可以避免在生產經營和投資活動所引起的資金收入,資金支出和資金短缺的情況。
那么,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到底該怎么做呢?
財務預算可以按照上下結合,逐級匯總,全員參與的原則編制預算。
第一步,編制利潤預算表
利潤預算表需要結合利潤表及其歷史數據,設計、編制。
第二步,做收入預算
如果老板對下一年要實現的營業收入有明確的要求,就可以直接用老板期望的收入數據,利用預算工具測算出對應的利潤數據;或者公司老板對下一年要實現的利潤有明確的要求,就可以用老板期望的利潤數據,利用預算工具反推出對應的收入數據。
如果公司老板對下一年的營業收入或利潤沒有明確的要求,那么就可以利用預算工具根據收入不同的增長率(如10%、20%、50%等),測算出相應的利潤數據。
然后將測算的結果,報送給公司老板,由老板初步確定公司的預算任務指標。老板以財務測算出來的預算數據為基礎,確定預算任務指標,就更符合企業的實際。
第三步,指標分解,對接業務部調整及確認
將老板確認過的營業收入指標數據或利潤指標數據,分解到相關的業務部門,再將分解后的指標數據,交與業務部門進行討論、調整、確認。
第四步,確認總體收入或利潤預算指標數據
將業務部門確認后的指標數據匯總,交回給老板,由老板最后確定公司的總體收入或利潤預算指標數據。
第五步,預算成本、費用
根據老板最終確定的收入或利潤指標數據,利用預算工具分別計算出相應的成本、費用數據。特別是成本的預算,還需要根據成本的核算過程進行反推,分別計算出庫存、采購、生產等各環節的數據。
第六步,形成預算方案
將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等預算指標數據分解到各相關的業務部門和管理部門,制定出各部門的預算任務指標,最終形成一份完整的預算方案。
總之,財務預算最終目的是提高收入、控制成本和費用,提高利潤,所以,財務預算的結果是制定出合理的可供執行和考核的經營任務指標。
如果大家還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隨時咨詢廣源信得~
我們也會繼續為大家提供財政部門和稅務部門最新政策的解讀,讓大家及時了解國家的相關政策,助力大家做好相關工作~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