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醫院IT管理現狀
自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對中國的醫療IT管理體系建設產生深遠影響。2020年2月15日,中央深改委會議上指出,要抓緊補短板,特別是醫療信息化的短板。根據IDC預測,2020-2022這三年,因疫情所新增的醫療IT預算約在200億元,用于醫療信息化的改造,并預測信息化升級和建設將迅速展開。 同時中國的醫療IT管理體系自身發展也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從2011年起是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信息化建設完善階段;第二從2015年左右醫院各體系內部信息系統的連通和數據共享;第三從2018年左右進入在線化、智能化的全面升級。
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不斷突破行業的天花板,醫療IT管理體系建設無止境,信息化改造已經滲透醫院的方方面面,醫院核心系統包括HIS門診、EMR電子病歷、PACS視頻影像、LIS等等大小幾十套核心業務系統,隨著信息化建設的不斷完善,如何使這些系統運行的效率最高、安全性最好,從信息化體系的搭建、到上線,到運營,都對醫院的IT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醫院IT管理問題歸因
2018年12月24日,鄭大一附院HIS系統突發故障,造成鄭大一附院1489臺電腦、169臺掛號機、108臺報到機全部無法工作,系統癱瘓2小時,大量患者積壓在門診無法就診,醫院測算損失超過800萬元,運維因為違規操作而被判刑五年半。醫院信息系統故障無小事,不僅會影響醫院的運轉,更關乎眾多人的生命安全,有可能引發醫患沖突導致社會的不穩定風險,也有可能給醫院的相關領導帶來政治風險。
造成醫院信息系統故障的原因很多,我們通過大數據做了一個歸因分析,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一)80%的問題是由軟件造成的
造成業務失效、業務緩慢的非硬件原因,有20%的問題是硬件的問題,有80%的問題是由軟件造成的。硬件的問題解決起來相對容易,可以通過硬件的冗余建設來避免單點故障。軟件問題解決起來相關復雜,因為很多軟件類的問題,很難追溯到問題源頭,分析問題需要的信息不在系統或日志中長期保存。
(二)90%以上的軟件問題發生在醫院業務源端(關系數據庫端)
造成重大業務失效或業務緩慢的事件90%以上發生在醫院業務的源端,也就是關系數據庫端。
(三)軟件問題產生根源可追溯信息系統的全生命周期
約50%的軟件類問題其產生根源可追溯至研發設計階段,另外的50%的問題可追溯至測試、生產運維階段。
三、 醫院軟件類問題的應對之道
軟件類問題的高效解決,是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命脈所在,覆蓋業務程序全生命周期(研發、測試、運維)的管理才是軟件類問題的應對之道。
(一)研發管理
1、我們的研究顯示,約50%的軟件類問題其產生根源可追溯至研發設計階段,研發與研發相關的軟件類問題的本質是研發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
2、我們利用倒推的研究方法,把與研發相關的軟件類問題落到研發管理當中研究,發現絕大多數與研發相關的軟件類問題可以落到兩種研發規范的數十條規則當中。這兩個規則一個是數據結構的規范性,另一個是訪問數據庫的代碼即SQL代碼的規范性。
3、我們可借助研發規范平臺,該平臺涉及SQL規范輔助、結構規范輔助、基礎規范輔助、安全規范輔助,用智能化手段保障數據結構和SQL代碼的規范化,從源頭上深度解決軟件問題。
(二)測試管理
1、醫院欠缺能夠對業務程序(HIS、PACS、LIS、EMR……)的質量進行量化評估的能力。
2、利用大數據以及用戶真實運行環境下產生的最佳實踐集,落實基于結果的程序質量的量化評估。當目標程序的各項指標符合各項推薦值的范圍,我們可以認定業務程序的質量是達標的。
(三)運維管理
1、管理痛點:
(1)信息管理部門經常要晚于業務部門發現問題;
(2)醫院的特殊性決定業務故障的處理必須有非常強的時效性;
(3)很多問題因為無法事后溯源,無法責任方,造成問題難以迅速解決;
(4)多維度多節點同時預警情況下,無法快速確定真實問題的層面和精確位置;
(5)對造成突發性業務失效的問題,不能利用智能化手段迅速恢復。
2、解決思路:
運營管理階段,需要醫院IT管理能力的系統建設,包括:
(1)早期預警能力
醫院信息化的管理部門應具備早于業務部門發現軟件類問題的能力。軟件類問題是先有異常征兆,逐漸發展,直到影響業務運行。典型的小恙不治釀大病,當問題已經影響到業務時,往往診斷和解決也將變的成本高昂。而當前,絕大多數醫院不具備早期預警的能力。
(2)瞬時診斷能力
數據庫端是業務的源端,這里發生的問題無法規避,且通常影響業務全局;大量的軟件類問題在事后是無法溯源的,要診斷就必須在事件發生的那一刻進行記錄,才能得以分析;需要對業務源端常見的軟件類問題具備瞬時診斷能力,數據庫端發生的常見軟件問題有十多種,針對每一類問題設計分析和診斷的算法就可實現瞬時診斷。
(3)智能恢復能力
通過機器自運學習,知識庫、算法庫、特征庫的不斷累積,運用大數據技術,使IT的運維,逐步地從監控功能,擴展到問題診斷,最終實現智能恢復。
四、 醫院IT管理的展望
綜上所述,醫院軟件的終級解決之道是對軟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研發階段的用智能化手段保障數據結構和SQL代碼的規范化;測試階段的落實基于結果的程序質量的量化評估;運維階段的的早期預警、實現常見的數據庫端的軟件類問題瞬時診斷并最終實現醫院軟件類問題的智能恢復。
醫院IT管理體系建設的進程中,社會發展的內在驅動力,以及國家從政策層面積極助推,吸引著大量業內、以及跨界的創新力量,不斷地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模式,助推著產業的升級。極簡智能:全景engine能實現業務故障的早期預警、瞬時診斷,并能實現智能恢復,能極大簡化并降低業務系統的管理成本,提高醫院IT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致力于產品極簡的SaaS模式,為客戶提供極致的體驗。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