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75個項目解題產品提質、成本降低,除病灶、破瓶頸、堵漏點;職工緊盯崗位查浪費、出妙招、提效率,8400余項全員平凡創新自主改善匯聚成河,創效明顯……在日照公司,精益管理遍地開花,改善之例串珠成鏈。
面對山鋼集團、山鋼股份發展要求,日照公司全面開展精益管理,強化思想引領、抓牢項目改善、聚焦一線創新,為新階段建設發展注入可持續提升的新動能,助推日照公司走新動能驅動、高質量發展之路。
思維轉變 打開精益管理的“總閥門”
7月20日下午4時,日照公司煉鐵廠球團作業區主任陳書峰趕到職工休息室,為職工講授精益管理知識。他說:“思維是行動的先導,大家了解、理解什么是精益管理,為什么開展精益管理,開展精益管理的益處,才會在行動上去踐行推動。”
日照公司把思維轉變作為開展精益管理的“總閥門”,層層宣貫解讀,讓職工從思想上認識精益、認同精益、點亮“航標”。立足實際、客觀剖析,系統回答精益管理“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干”。堅持以理念為先導,啟迪職工打開思路、引發聯想、領悟內涵。每月編發《精益簡報》,發布精益動態、宣傳精益理念,重點解讀“每時每處都存在浪費,需要我們去識別和消除”等五大精益管理理念。強化精益管理培訓,從中高層領導力培訓、中層領導及骨干領導力培訓等6個方面開展,制定涉及精益理念、問題解決方法論等知識的50余門課程,內容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案例,做到因材施教、靶向發力。
“精益管理推進,領導重視是關鍵,我們堅持‘一把手’負責制,層層壓實責任。”焦化廠經理劉成雷介紹說。焦化廠在精益管理理念培訓中,堅持負責人推進工作機制,確保活動深入推進。煉鋼廠開展“業務經理講精益微培訓”活動,將精益管理與各作業區實際工作相結合,讓培訓接地氣、粘泥土。冷軋廠打破一人講眾人聽的培訓模式,增設共享白板、開展頭腦風暴,學員輪流走到臺前交流心得。
堅持人才為支撐,推進精益管理骨干人才培養工作,培養一批懂精益、能診斷、會管理的運營骨干。層層選拔專職價值流員、設立兼職價值流員、車間精益管理員,打造一支傳播精益、提升管理的主力軍。
“我們利用精品大講堂APP、線下精益管理培訓等多種形式開展培訓,今年上半年共培訓32824人次,使干部職工思想上認同、能力有提升,全力打造精益團隊。”運營管理部部長畢衍濤介紹。
直奔目標 75個精益項目如同離弦之箭
日照公司制定精益管理三年推進計劃,發布《全面推進精益管理三年(2020—2022年)實施綱要》,按照運營系統、管理架構、理念能力等“三環”,構建精益管理整體推進框架。以專職價值流團隊為主、協同外部專家團隊,對焦化、煉鐵、煉鋼等產線,能源管理、設備管理等模塊進行全面診斷。“2021年公司分兩批立項的88個精益項目創效明顯,今年又形成了16個公司級精益管理項目,10個管理提升項目,49個廠部級精益項目。”畢衍濤介紹說。每個精益管理項目實行定時間、定目標等的“五定”管理,各攻關團隊迅速行動,分解指標,人人肩上有項目、有指標。
75個精益項目如同離弦之箭,直奔目標。《降低噸鋼可比成本》《降低噸鋼綜合能耗》持續降低運營成本,《品種結構優化增效》助力高端產品拓市創效,新增《提高鐵水罐周轉率》提高鐵鋼界面協同……所有項目直指病灶、打破瓶頸,堵住“出血點”、拓寬創效面。
“攻關團隊通過‘8D問題解決法’發現,穩中求進保持高爐產量是降低生鐵完全成本最大的出路。”煉鐵廠副經理王云術作為《降低生鐵成本》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帶領攻關團隊從原料保供、設備保障、細節管控三方面協同發力。
在隆隆作響的煉鋼產線,火紅的鋼坯快速運轉,產品質量逐步提升、噸鋼成本大幅降低。煉鋼廠經理王學新介紹說:“我們扎實開展《提高連鑄坯質量》《降低鋼鐵料消耗》等攻關,在嚴峻的市場形勢下,苦練內功,增強本領,塑造培育高質量發展的底氣和實力。”
圍繞落實山鋼股份“全面對標找差、提升比較優勢”要求,日照公司以“超越自我、跑贏大盤、趕超標桿、追求卓越”為導向,全面對標找差學習行業一流企業,以精益項目為抓手高效整合內外部資源,強弱項、補短板,奮力打造公司比較優勢。,按照經營類、制造能力類、效率類、綠色化類、科技類、智慧化類六部分構建33項指標對標找差體系,實行月度通報,多分析差距,以結果為導向,通報指標進步多少,退步多少,進一步明確下一步對標方向和措施。
日照公司堅持請進來、走出去,拓寬對標渠道,采取網絡對標、視頻學習、實地交流等多種形式,構建立體式對標格局。生產部、科技質量中心圍繞計劃排產、生產組織、訂單交付等方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赴南方行業一流企業對標學習;圍繞轉爐煤氣回收提升,環境保護部赴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對標交流學習;圍繞系統穩定提升、生產工藝技術、生鐵成本降低、能源環保等方面,煉鐵廠與永鋒臨鋼等單位進行對標學習……在不斷對標中,日照公司關鍵指標穩步提升,發展質量持續提高。
人人參與 一個勁“搖頭”的老班長最后笑了
精益管理需要人人參與,每一名職工都是改善的動力源。
工作開展伊始,部分職工存在疑慮,存在“精益管理距離一線太遠”“就是做幾個項目”等想法。隨著精益管理的推進,持續改善讓職工嘗到了甜頭,轉變了認識。
“根據精益管理診斷報告,新水消耗仍有很大潛力可挖。”焦化廠煤氣凈化作業區廢水處理班班長張猛接到這個任務時,一個勁地搖頭:“怎么可能完成,目前咱們的新水消耗已經控制在很高的水平了。”通過車間和班組逐步開展精益管理工具方法培訓及應用,他們找到了影響當前新水消耗降低的主要原因,上半年實現新水消耗較去年降低了0.08t/t。
讓職工思維轉起來、眼睛瞪起來、雙手忙起來。日照公司開展“全員平凡創新自主改善項目”評選活動,引導職工學精益、用精益,激發自主改善熱情。精益管理推行以來,自主改善總數量達2.68萬項,精益改善碩果累累。
中厚板廠董桂峰說:“用活精益管理工具,助力發現問題根源”。他和工友運用“問題樹”將助燃風機的工頻電機改造成變頻電機,每月降本增效上萬元,他個人也受到單位獎勵。
思路一通路路通。科技質量中心/鋼鐵研究院職工張楠對冷軋薄規格拉伸試驗流程進行分析改善,用一塊小磁鐵解決了薄試樣跑偏問題;煉鐵廠職工陳會斌制作焦炭稱量斗小門,消除了4項安全隱患。當問到焦化廠班長張猛新水消耗是否仍有降低空間時,他笑著說:“肯定還能降!”
精益改善成為風尚,現場管理也得到明顯提升。走進熱軋廠精整作業區小備件存放區,地面干凈整潔,所有配件按用途分類,對應著標簽整齊地擺放在貨架上。
日照公司開展現場管理走線工作,公司領導帶隊、精益管理團隊協同,深入一線崗位檢查驗證現場管理情況,仔細查擺作業區、班組現場6S管理、目視化管理、標準化作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定期走線,上半年查擺50余項問題,并均制定了整改措施。
“現場看板不是成績展板,班組指標好壞通過看板一目了然”“環境干凈整潔,自己干起活來也舒心”“精益工具越用越順手”成為職工的心聲。
“精益管理永遠是日照公司生產經營的重要抓手,在過去的兩年里,在公司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推進下,精益推進效果明顯,經營績效有了明顯提升,培養了一支優秀的精益管理專家團隊。下一步將堅定不移持續深入推進,形成一套具有日照公司特色的精益管理體系,全面打造發展比較優勢。”日照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潤生說。(楊位欽)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