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不減責任;雙減,不減質量;雙減,不見成長!
在“雙減”背景下,優化作業設計,是提質、增效的一味良藥。西安市第十四中學政史地教研組把思維導圖用于初中歷史作業的布置,優化作業設計,有利于學生建立知識體系,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增強課程預習和復習效果。
本學期以來,政史地教研組老師積極響應落實“雙減”政策,老師們在課前預習、新授課教學、作業復習鞏固等教學環節中,科學合理地運用思維導圖輔助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具體化、形象化的方法。將其運用于初中歷史教學,能夠將繁瑣、冗雜的歷史知識整合化,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對學生學習掌握歷史知識具有重要意義。
1、有利于學生建構歷史知識體系
初中歷史知識點是比較分散、零星的。而思維導圖可以把這些冗雜的知識點梳理編織成一張知識網,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可視化。有助于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減輕記憶背誦的負擔,提高學習效率。
2、有利于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
歷史思維導圖通常是有一個中心主題,分出若干個分支主題。分支主題再分出若干子主題,子主題下還可以有許許多多的子主題。這樣繪圖過程中,激發學生不斷思考、聯系,尋找更多的子主題。這個過程有利于刺激學生的大腦,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3、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思維導圖與以往的習題作業相比,更加簡潔明了,生動有趣。思維導圖有樹狀圖、流程圖及氣泡圖等基本形式。學生在繪制過程中,有更多表達的自由。初中生年齡特征就是愛好繪圖、圖案創作等。在做作業過程中,學生會創造性繪制花朵狀、手掌狀等其它形式,學生學習、思考的熱情都被調動起來了。
4、有利于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
采用思維導圖則能充分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中,要不斷思考、概括、整合知識,由此,學生成為思維導圖的繪制者和識記應用者,發揮其主體作用。
撰稿:陸新班
審核:王永剛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