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齊禹抗日根據地創建初期,涵蓋倫鎮、袁營、莒鎮等7個區,隨著抗戰進程和形勢的發展,逐步擴大為12個區、轄699個行政村,面積達1304.1平方公里……”今年6月,德州科技職業學院醫學護理學院將思政課“搬”到了該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實踐基地——禹城市齊禹抗戰紀念館,以現場教育、聆聽講解、交流研討相結合的方式,2021級助產專業的學生上了一堂沉浸式、情景式、體驗式的思政課。
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揭牌。
近年來,為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發揮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作用,德州科技職業學院黨委堅持黨建引領,匯聚多方合力,深入挖掘校內外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著力搭建思政教育載體、平臺,注重融入常態、創新形式、務求實效,積極建設以課堂為主體、校內平臺與校外基地相結合的“一體兩翼”,切實發揮思政教育在人才培養、辦學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讓思政教育質量強起來,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堅持黨建引領,增強辦好思政課程的政治意識
德州科技職業學院黨委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工作開展、統籌保障等方面,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將思政教育、教學、管理與隊伍建設擺在重要位置,通過黨委會、專題會等形式,研究、安排思政教育各項工作,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貫穿辦學全過程、融入日常管理各環節,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抓好抓實。
7月26日上午,德州科技職業學院黨委舉辦理論學習中心組7月份集體學習,學院黨委書記劉繼泉在總結講話中,對加強新學期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師配備、攻堅任務落實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并圍繞全環境育人、專題思政活動策劃、黨委班子成員帶頭上思政課等重點工作,先后作了安排和強調。
近年來,該院黨委推動班子成員帶頭上思政課、聽思政課機制,定期到所聯系的二級學院、班級開展思政工作座談,深入了解思政課教學、師生評價、課堂質量等方面情況,保證了思政教育的有序開展。
除此之外,該院黨委每年召開思政課教師、學生代表座談會,傳達上級關于加強新時代思政課建設有關要求,傾聽一線教師工作心得、教改經驗、創新亮點,以及學生的學習成效和意見建議,為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提高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發揮了重要作用。“學院黨委始終堅持抓好思政教育工作不動搖,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錨定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目標,確保在思政教育工作上久久為功、持續發力?!眲⒗^泉說。
學生在齊禹抗戰紀念館接受現場教學。
學院黨委召開會議研究思政教育工作。
筑牢課堂主體,全力保證思政教學的質量效果
發揮思政課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是德州科技職業學院黨委近年來不斷推進和強化落實的重點工作,通過開展思政課教師業務培訓、組織開展教學督導等方式,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水平。
“在講述案例的過程中,能否延長一些學生討論的時間,使學生在參與中意識到錘煉高尚品格的深遠影響?!痹诮虒W督導聽評課活動中,教學督導委員會成員尹淑娟對該院思政課教師夏青說。自2022年4月以來,該院教學督導委員會組織了4個聽課組,聚焦思政元素和教學質量,對所有教師特別是思政課教師的授課情況進行了隨機聽課和現場點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為落實思政教育“三全育人”,該院從2020年起,開展了面向全院所有專業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圍繞思政教育質量進行各課程的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并舉辦了首屆課程思政教學大賽。2年多的時間過去,各專業課教師在備課、學習、授課的過程中,均實現了所授專業知識與思政教育的無縫融合,達到了“人人都是思政課教師”、“門門都是思政課”的良好局面。“目前,我們正在以推進全環境育人為目標,在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改革創新上再次提出新標準、新要求,讓思政教育的質量再升級?!?span id="lftbtjp5bp"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11780483">德州科技職業學院黨委委員、思政處處長盧傳升說。
布局大思政課,不斷豐富思政工作的形式內涵
構建“大思政”格局、布局大思政課,是德州科技職業學院黨委今年以來的工作重點,堅持深度挖掘各校區、校內外紅色資源、文化品牌,注重融入時代特色、形勢政策,將思政工作的形式再創新、內涵再豐富。
拓展校外資源、搭建思政平臺。今年7月1日,德州科技職業學院黨委與煙臺海陽市地雷戰黨性教育中心共同攜手成立了“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為該院思政課現場教學又拓展了新資源。多年來,該院結合各校區駐地的歷史文化、特色資源,先后在齊禹抗戰紀念館、革命紀念館等成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等,在抓好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定期組織學生到校外實踐基地接受現場教學,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史”教育、愛國主義、鄉村振興等主題教學,以情景化、信息化的教學形式,提升了思政教育的質量。
培樹校內特色、豐富教學形式。該院立足工科專業多、行業標準高等實際,積極打造“第二課堂”,以教育性、趣味性為重點,培樹校內思政教育新平臺,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等活動基礎上,立足高等職業教育辦學實際和大學生職業成長、專業學習的具體情況,通過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工匠文化培育普及等特色化活動,舉辦青年思想匯、青年企業家面對面等專題活動,實現了課內思政教學向課外思政教育的延伸,構建起大思政課格局,讓大學生在日常文化、休閑活動中感受到思政教育春風化雨的效果。“學院正在全力推進全環境育人工作,圍繞樓宇文化、主題文化、歷史文化、職業文化等多方面進行打磨策劃,努力將思政教育辦出特色、發揮作用,培養更多信念堅定、品德優良的大學生?!钡轮菘萍悸殬I學院黨委副書記朱紀輝說。
(馬東)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