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李木欣 通訊員 楊杰 房柯君
2021年6月24日,一場由菏澤學院人文與新聞傳播學院學生黨支部承辦、人文與新聞傳播學院師生自編自導自演的紅色話劇《開天辟地》在菏澤學院藝術實訓中心展演,全校師生共700余人到場觀看。話劇《開天辟地》的排演過程,對于參演師生既是一次深刻的革命教育,更是一次觸及靈魂的思想洗禮。這段歷史對于新時代青年深刻領會、傳承、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賡續紅色血脈,錘煉精神品格,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
人文與新聞傳播學院學生黨支部高度重視學生黨員發展過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論學習,堅持關口前置,狠抓學生的教育質量與效果提升。2019年5月以來,學生黨支部成員共同努力,創新“1 1 E”黨建引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暨黨建工作與學院專業特色相結合,并向學生社團、學生工作室、學生宿舍、實習單位延伸(Extend)。堅持立德樹人,構建學生支部與教師支部協同發展育人機制,通過紅色話劇表演、紅色MV拍攝、傳統文化宣傳等新教育模式,改變了以往師生的“臺上講、臺下聽”的單一理論學習模式,使學生在提高專業能力的同時,沉浸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學思結合、學深悟透,從而達到加強思想引領、深化使命擔當的效果。
“黨建 歷史學專業 紅色革命教育”,打造紅色話劇品牌活動
話劇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其豐富的表現形式和貼近生活的題材內容,使其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從而與學生產生共鳴。紅色革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模塊,人文與新聞傳播學院學生黨支部以校園話劇為依托,發揮歷史專業學科優勢,在學習黨的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深入研究歷史文化資料,精選話劇表演主題,突出黨史演進歷程和重大歷史轉折性事件,強調史料性的同時與時代精神緊密結合,打造紅色話劇品牌活動,注重價值引導性,加強了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
自2019年起,連續推出《五四星火》《山河故人》《開天辟地》等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的歷史事件改編的紅色話劇,全體師生與學生黨員共同參與,并向汗青歷史文化研習社、悅創社-新媒體、世紀風藝術團、風雅頌研禮社等特色社團延伸,參與度高、活動面廣、影響力大、教育性強,寓教于樂,通過話劇表演,使得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能夠更直觀地感受革命歷史人物的堅定信念和革命文化的價值內涵,激發青年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勇擔責任使命,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
“黨建 傳播學專業 愛國主義教育”,拓寬黨建傳播新路徑
人文與新聞傳播學院學生黨支部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學、廣告學、文秘新媒體等傳播學專業優勢,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短視頻創作,成立多媒體工作室,為學生提供發展平臺,打破傳統課本知識講授的瓶頸,將專業知識轉換為實踐能力,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
自2019年以來,學生黨支部聯合教工黨支部,依托于融媒體工作室,制作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我和我的祖國》MV,““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不忘初心》MV,獻禮建黨一百周年《少年》MV,這些短視頻均在學校官方媒體公眾號、學習強國等網絡平臺廣泛傳播,獲得一致好評,其中《少年》MV和《我和我的祖國》MV在團中央“學黨史 強信念 跟黨走”全國青少年紅色文化傳承展示活動中分獲特等獎和一等獎。
除此之外,還鼓勵學生黨員依托于融媒體工作室參與到學校、學院其他教育視頻拍攝之中,比如菏澤學院《軍事理論教育記錄片》、菏澤市愛我國防演講比賽等的,從選材、拍攝到后期制作全程參與,鍛煉過硬的專業本領,主動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融會貫通,增強對愛國主義教育的認同感,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黨建 中文專業 傳統文化教育”,豐富黨建教育新手段
人文與新聞傳播學院學生黨支部依托于漢語言文學、小學語文教育等專業優勢,充分發掘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應用于高校學生黨建之中。與子同袍漢服社舉辦《花朝祭》《漢服青年說》,翠袖紅裙或寬袍廣袖打扮的青年講述著自己對漢服的驕傲;黨支部承辦的菏澤學院《經典詠流傳》大型活動中亦是引人矚目,其中表演的《萬神紀》讓古韻鮮活了起來,《秦晉之好》帶領大家穿越時空去體驗了古代的婚禮文化,這些活動使學生由表及里深入淺出的受到傳統文化的教育,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增強民族自尊心與自豪感。
“黨建 教工支部 生涯發展”,構建協同發展新局面
注重教工、學生支部和學生黨員協同發展,學生支部和教工支部開展“結對子、促成長”活動,增強了組織活力。通過建立學業導師制度、實習支教指導教師制度等,促進了教工支部教工黨員在學生實習實訓、頂崗支教、學業指導等各個方面指導和幫助,促進了學生的成長、成才。
開展了協同育人的特色活動,比如:學生黨員和教工黨員共同演繹的《不忘初心》紅歌,激發了全院師生強烈的愛國情懷;師生黨員拍攝的快閃《我和我的祖國》《不忘初心》登上了“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歷史系教工支部和學生支部一起開展了題為《歷史思維與跨學科素養養成》的講座;中文系教工支部與學生支部開展的《漢字之美》講座和教學技能大獎賽聽課活動等。
“黨建 社團 素質拓展”,打造黨建育人新平臺
堅持以黨建帶團建,以活動促團建,開展豐富多彩的政治理論學習、科技創新創業競賽、第二課堂、“學習之星”樹典型等校園活動,切實增強了基層團組織建設和年輕團員的活力,2018-2020年,該院團委連續三年被評為菏澤學院紅旗團委。
緊跟時代步伐,積極響應國家“重國學,揚創新”的號召,組織學生創辦風雅頌研禮社、悅創社等有關傳統文化與創新創業的大學生社團,積極指導社團活動,承辦了菏澤學院首屆傳統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演出,和菏澤市關工委一起舉辦了《中華情》大型朗誦會,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更好的踐行中國夢,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及綜合素質。2019,2020,2021年,先后有7、8、8個社團被評為校級優秀社團、明星社團,指導學生開展高質量的社團活動、弘揚傳統文化,所帶社團被大眾網、教育部國家關工委《心系下一代》專刊報道。
新冠疫情期間,指導社團開展了相關的線上活動,比如“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疫情防控書法征集活動、“我的疫情生活”特別欄目、“疫情無情人有情”寄語接力、“戰疫不止、閱讀不息”經典閱讀分享活動,線上征文活動、海報制作活動等。
菏澤學院人文與新聞傳播學院學生黨支部立足該院專業特點、學生學術特長,做好黨建工作向學生社團、學生宿舍、實習單位、網絡陣地的四個延伸,通過師生協同發展、育人平臺開拓等方法,構建了“1 1 E”思想引領模式,加強了大學生紅色革命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教育、職業生涯教育,提高了學生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專業技能,切實取得了良好的育人實效。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