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近年來積極探索創新社會綜合治理服務模式,完成將全縣合理劃分為333個網格工作,明確了333位網格員,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在新時代如何進一步深化推進?“要著力推進社會治理系統化、科學化、智能化和法治化,通過建立‘網格化 信息化’的基層治理體系,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連山,進一步增強民族地區各族群眾的安全感。”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日前召開工作部署會,縣委書記楊蔚寧提出具體目標要求。
連山致力建設“網格化 信息化”的基層治理體系,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連山。黃津 攝
劃分333個網格
明確333位網格員
2017年以來,連山以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要求為主線,圍繞多元共治構建社會治理的目標,積極探索創新社會綜合治理服務模式,強力推進縣、鎮、村(社區)三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目前,連山及下轄7個鎮、53個村(居)委會已全部掛牌成立綜治中心,已完成將全縣合理劃分為333個網格工作,明確了333位網格員,制定了綜治中心建設與管理規范化工作制度以及網格化和網格員管理工作制度,全部網格員全部配備了綜治E通APP手機,縣級綜治中心和系統平臺已完成搭建。下一步將著重配齊人員和落實經費保障,全力打造文明和諧平安連山,使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
楊蔚寧在會上傳達了4月28日清遠市委書記殷昭舉就推進“網格化 信息化”工作的部署要求,并與縣委政法委、各鎮主要負責同志面對面交流。在詳細聽取縣委政法委主要負責同志和各鎮就連山推進該項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后,楊蔚寧強調,面對新時代基層治理的問題和挑戰,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研讀關于“加強基層社會治理隊伍建設,構建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基層管理服務平臺”的重要論述,著力推進社會治理系統化、科學化、智能化和法治化。
以基層黨建為引領
建立“網格化 信息化”基層治理體系
就做好下階段工作,楊蔚寧提出,要集中精力抓好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夯實基本功,全面落實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以基層黨建為引領,建立“網格化 信息化”的基層治理體系,實現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和源頭治理相結合,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連山,進一步增強民族地區各族群眾的安全感。
“各鎮黨委‘一把手’要親自動員、親自推行,全力推進‘網格化 信息化’基層綜合治理體系建設。”楊蔚寧要求,要強化責任擔當,明確責任分工剛性兌現獎懲;積極研討可行方案,落實網格員,信息員積分獎勵、扣分處罰機制,建立“發現問題及時上報、有效信息積分獎勵”的獎勵激勵機制,以及“不作為、亂作為、違反工作紀律”的扣分處罰制度,充分發揮人員的積極性。
要“就地取才”,加強網格員、信息員隊伍建設。楊蔚寧提出,要善于選用護林員、消防員、基層派出所民警、村(居)兩委干部及鎮、村(居)城管員等擔任網格員,發動退休老干部、老黨員、環衛工人、熱心群眾、基層“兩代表一委員”等人員擔任信息員,在確保工作前提下節省財政支出;同時,通過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強化培訓;加強規章制度建設,制定規范化、易操作的巡查清單,同時加強對網格員、信息員的培訓、管理和教育。
在完善處理機制方面,他提出要建立“綜治中心及時分發,屬地與職能部門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發現問題,以條為主解決問題”的處理機制,各鎮要安排專職人員抓安全生產、平安穩定工作,確保矛盾化解在基層,隱患消滅在萌芽階段,切實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難事不上交”。
連山縣領導黃常雄、董儒堅、莫新輝、楊征南、李福永,以及各鎮主要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記者】黃津
【通訊員】韋月朝 李明曦 蔣京鵬
【作者】 黃津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