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
【來源】
牛科動物牛的干燥膽結石。
【產地】
主產于西北、華北、東北、西南等地。河南、湖北、江蘇、浙江、廣西、廣東等省區亦產。產于西北及河南的稱“西牛黃”,產于北京、天津、內蒙古及河北的稱“京牛黃”,產于東北的稱“東牛黃”,產于江蘇、浙江的稱“蘇牛黃”,產于廣西、廣東的稱“廣牛黃”。
【采收加工】
宰牛時檢查膽囊、膽管及肝管,如有結石,即濾去膽汁,立即取出,除凈附著的薄膜,陰干。
【性狀鑒別】
藥材
蛋黃:多呈卵形、類球形、四方形或三角形,大小不一,直徑0.6~3(4.5)cm。表面黃紅色至棕黃色,有的表面掛有一層黑色光亮的薄膜,習稱“烏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狀突起,有的具龜裂紋。體輕,質酥脆,易分層剝落,斷面金黃色,可見細密的同心層紋,有的夾有白心。氣清香,味先苦而后微甘,有清涼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管黃:呈管狀,長約3cm,直徑1~1.5cm,或為破碎的小片。表面不平或有橫曲紋,有裂紋及小突起,紅棕色或棕黃色。質酥脆,斷面有較少的層紋,有的中空,色較深。
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調和,涂于指甲上,能將指甲染成黃色,習稱“掛甲”。
【性味歸經】
苦,涼。歸肝、心經。
【性能特點】
本品苦涼清泄,入肝、心經。既善清解熱毒,又善涼肝息風而止痙,還善清心豁痰而開竅。主治熱毒、痰熱及肝熱生風所致諸證。
【功效】
清熱解毒,息風止痙,化痰開竅。
【主治病證】
(1)熱毒瘡腫,咽喉腫爛,口舌生瘡,瘰疬。
(2)溫病高熱動風,小兒急驚抽搐,痰熱癲癇。
(3)溫病熱入心包神昏,中風痰熱神昏。
【配伍】
牛黃配珍珠:牛黃苦涼,功能清熱解毒、息風止痙、化痰開竅;珍珠咸寒,功能鎮心定驚、清肝除翳、收斂生肌。兩藥相合,治咽喉腫爛、口舌生瘡,有清熱解毒生肌之效;治痰熱神昏、中風痰迷,有清心涼肝、化痰開竅之功。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0.15~0.35g。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
【使用注意】
本品性涼,故非實熱證不宜用,孕婦慎服。
【藥理】
本品有抗病毒、抗炎、抗驚厥、鎮靜、鎮痛、強心、抗實驗性心律失常、降血壓、解毒、調節膽汁排泄及保肝等作用。
相傳,戰國時代的神醫扁鵲正在渤海鄭郡(今河北任丘)行醫,為鄰居陽文治卒中偏癱。陽文兒子陽寶在宰牛時發現牛膽內有一石。扁鵲對此頗感興趣,將此石拿回家與為陽文治病的青礞石一道放在桌子上。正在此時,陽文的病又發作起來,扁鵲趕到只見陽文兩眼上翻,喉痰嚕鳴,肢體冰冷,氣促。他一邊扎針一邊叫陽寶快將桌子上青礞石拿來。陽寶拿藥來后,扁鵲沒有細察,很快研為細末,取五分給陽文灌下,病人病情好轉,抽搐止,神志清。扁鵲回到家中,發現桌上牛黃石少了。扁鵲問家人后,方知剛才陽寶所拿的是牛黃石,同時也發現了牛黃的作用。后在給陽文治療中與其他藥配伍,治好了陽文的病。陽文道謝,扁鵲說:“是你公子治好的。”后來將此藥命名為牛黃,或叫丑寶(因牛屬丑)。
由于牛黃非常珍重和稀有,為了獲得其物,自朝廷到民間,都采取了很多辦法,甚至有的不擇手段。《閑燕常談》記載:宋徽宗政和初年,戶部下提舉司下令在全國懸賞征集牛黃,以供惠民和劑局配藥。由于督責急如星火,州縣百姓競屠牛取黃,但是仍達不到上級所需之數。各地方官也乘機斂錢,中飽私囊。唯有山東萊州掖縣知縣汝霖寫狀至提舉司申訴說:“牛遇歲疫,則多病有黃。今太平日久,和氣充塞,縣境牛皆充瞃,無黃可取。”提舉司對此無可責備,使一縣獲免,百姓無不感戴知縣。
獸黃有的有特殊功效。相傳,古代波斯國王一天收到一份珍貴禮品,打開盒一看,里面只有一顆平凡的小石子。國王大怒,認為是愚弄自己,下令斬首來使。而來使從容不迫地說:“國王既然是讓我死,那就請賜給我一杯放著這塊石子的砒霜毒酒吧。”國王允準。使者喝下放有自己進貢的小石子的毒酒后安然無恙。這時國王方知這是一塊寶石。這一塊小石是無峰駝消化道中的結石——毛糞石。無峰駝經常舔食自己的皮毛,而皮毛分解后與食物中的礦物質結合形成結石,化學成分與砷酸鹽很相似。而砒霜屬亞砷酸鹽,故能吸收置換毒酒中的砷,使毒性消失。
扁鵲與牛黃的故事
一日,扁鵲為鄰居故陽文鍛制了一塊青礞石,準備研末做藥治他的中風偏癱。這時,門外傳來一陣喧鬧聲,扁鵲問其究竟,原來是故陽文家中養了十幾年的黃牛,不知何故,近兩年來日見消瘦,不能耕作。故陽文的兒子陽寶請人把牛宰殺了。陽寶在牛膽里發現一塊石頭,扁鵲對此石頭頗感興趣,囑咐陽寶將石頭留下。陽寶笑問道:“先生莫非想用它做藥?”說著就把結石隨手和桌上的青礞石放在一起。正在這時,陽文的病又發作起來。扁鵲趕來,見陽文雙眼上翻,喉中碌碌痰鳴,肢冷氣促,十分危急。他叮囑陽寶:“快,把我桌上那塊礞石拿來。”陽寶氣喘吁吁地拿來藥,扁鵲也未細察,很快研為細末,取用五分給陽文灌下。不一會兒,病人停止了抽搐,氣息平靜,神志清醒。
扁鵲回到屋里,發現礞石仍在桌上,而那塊結石不見了,忙問家人:“何人動了結石?”家人回到道:“剛才陽寶回來取藥,說是您吩咐的呀!”這個偶然的差錯,使扁鵲深思:“難道牛的結石,也有豁痰定驚作用?”于是,他第二天有意將陽文的藥里的青礞石改換為牛結石。三天后,陽文病勢奇跡般的好轉,不但止住了抽搐,而且偏癱的肌體也能動彈了。
這時扁鵲悟道:“此石久浸于膽汁之中,苦涼入心肝,能清心開竅,鎮肝熄風。”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