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雪曼
報銷的苦,誰報誰知道。敢問哪個員工沒有領教過報銷的憋屈:反復核對差旅預算,來回修改報銷費用單,報銷周期長,到賬慢,經常還得墊錢;報銷申請提交后,經過層層審批,最后有可能因為一個小錯誤被重新打回。
員工憋屈,財務人員也憋屈。在報銷審核環節,財務人員也經常加班到深夜,如果將財務每個月的工作時間平鋪來看,每個月有相當比重的時間在處理各種差旅報銷、審核發票、檢查貼票是否規范上。針對這些痛點,市場上出現了不少費控報銷類軟件。2014 年成立的合思就是其中一家。
合思從“報銷”切入財務數字化管理 SaaS 賽道,經過 8 年產品打磨和行業深耕后,在今年 4 月,正式從“易快報”升級為“合思”,從“費控報銷與聚合消費平臺”升級為“財務收支管理平臺”。
伴隨品牌升級的還有品牌價值的升級。“合思由英文 HOSE 音譯而來,原意為‘軟管’,中文有匯聚思想的含義。”合思創始人兼 CEO 馬春荃說,“軟管”既具有柔性適配、隨需應變的特性,又可以實現即插即用的廣泛連接,我們希望將自上而下的僵化企業管理變革為柔性、靈動、自下而上的敏捷模式,為企業構建隨需應變的數字化管理平臺。
全新品牌形象,全新戰略布局,對于合思來說,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里程碑。有人說,易快報 8 年,只是合思的開始。那么,未來合思將如何在易快報的根基上發力,進一步解放被困在財務流程里的公司人,助力更多企業收支一體、業財融合?我們不妨從下文尋找答案。
費控報銷的盡頭不止有報銷
中國的企業服務市場,費控報銷 SaaS 一直是一個熱門賽道。在創業最高峰的 2016 年,費控報銷 SaaS 廠商數量多達六七十家。這個賽道如此火熱,除了市場有痛點有需求,更多還是政策驅動。
馬春荃在創業前已經在用友工作了 10 年,是用友 U8 服務事業部總經理。當他看到國家推動發票電子化進程,敏銳地感知到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他相信未來一定會全面推行電子化,而企業需要電子化的報銷系統和服務,這是個很好的 SaaS 創業機會。
當然市場是有的,但是價值有多大,沒有人知道。然而就在合思成立那一年,國外一起收購案,堅定了馬春荃的創業方向。
2014 年 9 月,德國軟件巨頭 SAP 以 83 億美金高價收購差旅和費控管理 SaaS 企業 Concur,讓國內看到了費控管理 SaaS 的價值。因為在此之前,費控報銷只是 OA 廠商、財務軟件廠商的一個三級子模塊,它的價值并未被發現。
Concur 被高價收購也間接推動了費控 SaaS 賽道的創業熱潮,國內以商旅和費控管理的 SaaS 創業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它們大多以費用報銷為入口,提供預算、報表、差旅、發票、記賬等服務。
不可否認報銷市場潛力巨大,可報銷只是企業費用管理中的一個財務環節,是對費用的事后管理,而企業費用管理遠不止于報銷。馬春荃看到,員工先消費再回公司報銷,企業的管控力度和透明度相對較低,如果能把管理前置到事前的消費階段,員工去系統申請資金預算,比如在系統平臺上購買機票、預定酒店,就實現了事前和事中的管理。
他設想,當合思擁有足夠多的客戶時,80% 的企業一定會做事前和事中管理,這就催生了一個有意思的商業模式,企業的采購市場,也就是跟報銷相關的采購都可以在一個商城進行,有交易的場景就有金融的需求,這也就注定了合思不可能做單純的 SaaS 軟件。
隨著數電票的到來,尤其是金稅四期的加速推進,更強大的現代化稅收征管系統將被構建起來。與此同時,企業規模不斷擴大,財務內部跨層級的信息溝通難度越來越大,管理精細化要求與日俱增。在此背景下,企業不僅擴大了合規化需求,更需要加深精細化管理需求。
彈性敏捷、廣泛連接的數字化產品及服務成為企業需求。2023 年 4 月,具備彈性敏捷、廣泛連接能力的“合思”煥新登場,實現了從“易快報”到“合思”的升級,也實現了從“費控報銷管理”到“財務收支管理”的升級。合思以連接為核心,以業財一體化為目標,逐步發展為敏捷的企業財務中臺。
可見,費控報銷遠不是費控 SaaS 廠商的終點。合思始于報銷,而不止于報銷。
從單一產品到多元產品,合思的思考
喬布斯曾說:“市場需要一種以產品為導向的文化。”喬布斯非常關注產品,他一生的信條就是聚焦產品。合思與之不謀而合,也深知一款被客戶認可的產品的重要性,因此在創業初期,合思只關注一件事,那就是軟件能力。為此,合思還專門推出了費控報銷 SaaS 品牌“易快報”。
“在創業初期,就是先想著聚焦,把一個細分領域的產品做大到極致。用‘易快報’既簡單又清晰直接,聚焦在‘易’就是電子,‘報’就是報銷,中間的‘快’是更加的高效敏捷,更加快。”馬春荃說。
易快報在市場披荊斬棘 8 年,合思從當初幾人的創業團隊,發展到現在的上千人,累計融資超 15 億元人民幣,付費企業客戶達到 6000 家,成為中國財稅 SaaS 的頭部企業。可見當初的選擇是正確而明智的。
然而,客戶體驗再好的 SaaS 產品都逃不過同質化的問題,合思的報銷 SaaS 產品是典型的通用型產品,護城河并不高,在激烈的競爭市場,價格也無法成為優勢。
隨著中國費控管理由費控 1.0 事后報銷向全流程費控、無需報銷演進,費控 SaaS 開始向費控管理平臺轉變,即單一軟件難以實現全面的無需報銷,軟件 商城的模式愈發被認可,資本開始更青睞具有新商業模式的廠商。
合思敏銳洞察到市場發展趨勢,深挖產品價值,基于 SaaS 報銷費控系統,開始整合企業聚合消費場景,即構建企業聚合消費商城。將阿里、攜程、滴滴等有可能在工作場景中產生消費與報銷需求的軟件聚合,服務企業交易場景。
到 2021 年,合思基本打通了無需報銷的整個鏈條,實現了無需報銷的全流程解決方案,包括合思商城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合思檔案的事后歸檔。
為了幫助企業更好的解決傳統報銷帶來的問題,搭建一體化的業財體系,2022 年,合思推出了全鏈路 L4 級“無需報銷”解決方案。即將企業用車、差旅、餐飲、辦公采購等消費服務進行一站式聚合,員工只需在企業服務平臺商城上合規消費,由企業直接進行付款并最終統一開票,實現全流程自動化流轉。
財務數字化改革的步伐還在繼續,任何企業或組織,都將徹底被推向全面財務在線化、數字化。在數電票帶動之下,票據流、資金流、財務信息流將在業務的前端實現徹底的三流合一。基于三流合一的“在線化”,財務收支自動化,業財融合數字化指日可待。
如何更好助力企業實現財務收支自動化、業財融合數字化?合思在全鏈路 L4 級“無需報銷”解決方案的基礎上,構建了全新的、完整的財務收支管理產品矩陣——合思費控、合思收款、合思付款、合思檔案、合思 BI 五大應用,構筑了從收款到付款、從業務到財務、從管控到分析的全場景財務應用矩陣。
過去費控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幫助企業控制費用成本,所做的賦能是讓企業少花錢。然而“少花錢”就真的好嗎?并非如此。
對于企業而言,“少花錢”不如“更合理的花錢”。企業追求的是“更多的利潤”,而成本管控只是提升利潤的一種手段。如果過分追求管控而限制了員工的積極性、限制了業務的創造力,適得其反。那么,如何才能讓錢花得更合理?合思的答案是——收支一體。
從易快報全面升級到合思,合思的產品定位也由“費控報銷”升級到“收支管理”。今后,合思不僅僅在費控領域為企業賦能,費控之外,合思收款、合思付款,也將會幫助企業煉就更為合理的“花錢能力”。
此外,根據不同客戶層的產品和服務需求,合思還提供了包括標準版、企業版、專業版、集團版在內的多版本服務矩陣和行業化解決方案。它們可以迎合不同體量、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財務數字化基礎的客戶企業需求,提供更為適配的財務數字化服務。
三步走,合思打造“連接型”生態
縱觀國內大部分 to B 企業,往往都是從單一工具或者場景切入,在產品打磨比較完善,積累部分客戶之后,選擇向縱深產業鏈發展,做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平臺。合思也是如此,但是一體化不等于 All in one,企業更需要廣泛連接。
“從一個行業的參與者來講,我覺得廣泛連接才能夠 All in one。因為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通過一己之力去解決客戶遇到的所有問題。為此,我們需要生態建設。”馬春荃在采訪中說。
連接是合思一直所主張的,在生態建設方面,合思圍繞未來財務人員和組織,打造了自己獨有的“連接型”生態。
去年,針對生態建設,合思推出了“新光合計劃”。在該計劃中,合思將通過無需報銷、業財一體數字化及泛財務數字化三條生態鏈,全維度深耕費控報銷行業。
無需報銷生態鏈:
合思的“無需報銷”解決方案主要依托合思聚合消費平臺完成。目前,合思聚合消費平臺已對接阿里商旅、攜程商旅、途牛等差旅平臺,滴滴、高德、首汽、神州、曹操等出行平臺,美團、京東企業購等消費平臺,覆蓋了國內 2000 城市、全國 340 萬家酒店及 880 多萬家餐飲商資源,實現了統一資金賬戶、統一票臺、統一服務臺、統一規則的數智財務體驗。
在報銷支付模塊,合思已集成 1400 銀行財資管理生態圈,與招商、工商、匯豐、平安、杭銀等眾多頭部銀行財資對接銀企直連,并與用友銀企聯展開戰略合作。
此外,合思還與用友、金蝶、SAP 等 30 多款 ERP 系統和財務系統連接,打通了企業報銷系統和記賬系統的數據隔閡。合思的無需報銷解決方案,讓越來越多客戶體驗到了財務數字化轉型的成效,與此同時,更多生態伙伴加入進來,聯手匹配客戶需求,從而帶來更多收益。
業財一體數字化生態鏈:
合思積極擁抱大流量平臺,先后加入釘釘、云之家、企業微信,成為這些平臺的獨立軟件供應商。
除此之外,合思還與泛微、致遠、藍凌等 OA 系統,紛享銷客、銷售易等 CRM 系統,北森、薪人薪事等 HR 系統實現連通。
合思與這些系統的連接,不僅可以打破數據孤島,還增強了財務與業務的關聯度,有利于跟蹤和優化業務流程,提升決策效率。
泛財務數字化生態鏈:
合思通過與普華永道、安永、德勤、畢馬威等四大頂尖會計師事務所,高頓教育、鉑略咨詢、大成方略以及財能書院等財稅圈層聯手,在財稅咨詢、職業晉升、培訓賦能、圈層鏈接等方面加深合作,從思想和認知層面賦能財務人員, 扭轉財務人數字化思維,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落地。
數據顯示,合思現在已通過超 500 家生態伙伴服務網絡,覆蓋了國內數百個城市。現在合思又通過全新產品矩陣,連接人、連接系統、連接生態,合思的連接像八爪魚的觸角不斷向外延伸。
在生態建設中,合思嚴守產品邊界,明確自己的生態位置,這也是它能避開與大廠直面競爭還能與大廠合作的原因之一。馬春荃對生態的打造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認為,生態要有給別人“生”的態度,然后生態會逐漸地螺旋式上升,慢慢形成滋養和環境,當它到達一個臨界點的時候,就一發不可收拾。
接下來,合思將進一步擴容財務數字化生態,為客戶提供廣泛連接的產品與服務能力。馬春荃深知,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依賴過去形成的某條“護城河”生存,只有連接客戶、連接系統、連接生態,才能走得更遠。
結語
今天的合思已從費控報銷管理升級到財務收支管理,合思的價值也不局限于費控報銷。
對合思自身來說,在合思 數字化財務的應用市場中,不僅有合思費控、合思檔案、合思付款、合思收款、合思 BI 等產品,還將有更多的財務數字化產品納入進來。可以看到,合思的產品邊界在變大,未來會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對合思的客戶來說,隨著國家財稅數字化政策的進一步推動,業財融合,企業數字化能力將不斷升級,企業需要一個彈性敏捷、廣泛連接的數字化工具,幫助他們實現核算自動化、業財一體化、變革敏捷化。
在此背景下,合思通過隨需應變的廣泛連接,逐步構建起財務收支管理平臺,一是幫助企業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收支一體;二是將過去束縛在財務部圍墻內的生產力釋放出來,把業財融合的陣地推向最前線。
在可以預見的的未來,隨著平臺流量的增多,客戶群的逐漸龐大,合思將會形成一個與生態伙伴連接的超級平臺。這是合思品牌升級的動力也是發展的目標。目前,合思離目標尚有一定的距離,但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不易,做則必成。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