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活則經濟活,實體興則產業興。把商圈內的各類實體聯合起來,才能充分整合資源,不斷提升商圈治理水平,有效推進商圈經濟持續繁榮發展。為解決商圈黨建中存在的“難集中、難交流、難提升、難發揮作用”等問題,柳巷街道黨工委通過構建全覆蓋、多層次的組織架構,打通服務閉環,持續激發商圈活力,逐步探索出一條城市商圈黨建的新路徑。
巧用“牽線搭橋”法
把組織架構建起來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新經濟、新業態改變了城市傳統社會格局,催生了商圈黨建新命題。“黨建工作如果不及時跟進,商圈就會成為‘黨建真空’地帶。黨的色彩不鮮明,其他雜色就會亂花迷眼。基于這些考慮,我們主動適應城市發展新形勢,以當前基層黨建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為切入點,及時成立了商圈黨委。”柳巷街道黨工委書記郭小燕介紹。
街道召開柳巷—鐘樓商圈黨建工作推進會
縱向上,采取“1 4 N”的模式組建商圈黨組織,即建立1個商圈黨委,劃分鐘樓街片區、食品街片區、銅鑼灣片區和柳巷開化寺街區4個片區,統籌抓好商圈內非公黨組織建設;梳理5個非公黨總支、62個非公黨支部、1個社會組織黨組織,進一步統籌轄區商業企業、個體商戶,努力做到組織全部覆蓋。
橫向上,對轄區經營戶進行全面摸底,目前正在經營的企業、商戶共有1667家,結合區域實際,將商圈劃分成21個經濟網格,組織臨街商鋪以50戶門店為單位,大型商場或商務樓宇內以樓層為單位,成立46個“微網格”,明確社區“兩委”或商場經理擔任網格長,每個微網格確定微網格員。社區工作人員、商場管理人員和商戶中心戶共同參與治理,讓“黨建引領”覆蓋到基層網格的“神經末梢”,把不同系統、分布松散的各類黨組織集合成為“縱向隸屬、橫向聯動”的商圈黨建共同體。
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在商圈內開展安全生產宣傳
常用“水漲船高”法
把服務品質提起來
商圈內中小企業多、黨員分散且流動性強,如何加強商圈黨建工作,讓黨支部真正發揮作用,更好地服務高質量經濟發展?
“只能邊嘗試,邊總結。”柳巷街道非公黨建指導員鄭秀萍有自己的心得。“一開始不知道怎么做,后來發現要接地氣。我們坐下來聽茂業百貨員工的訴求,從最小的方面做起,在商場休息區給員工們提供報紙、黨史資料等,讓大家感受到黨的‘聲音’就在身邊。”
黨建指導員組織茂業百貨員工共讀非公黨建雜志,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以黨建助推企業發展,就要全面提升商圈內非公黨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行‘雙式’服務是我們的有益探索。”柳巷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馬靜說。“雙式”服務即活動式、志愿式服務。活動式服務就是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豐富商圈內廣大黨員、企業員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例如舉辦“以茶話廉”專題黨課,筑信仰之基,補精神之鈣;開展專題“微協商”,用好人大、政協力量,助推現代服務業向高質量、多樣化升級。志愿式服務就是開展區域化商居聯動志愿服務,把非公黨員納入到社區黨委志愿服務隊,讓每位黨員參與到志愿服務中,充分彰顯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突出黨員教育的實踐性。
同時,商圈黨委還以“服務企業、服務黨員、服務群眾”為宗旨,常態化提供“黨務、政務、商務、群團、居務”五大服務,實現政務服務下沉,開展工商稅務、法律咨詢、創業就業、衛生健康等多種服務,用實際行動為商戶排憂解難。
依托政協微協商,走進晉禮開展參觀學習
妙用“借水行舟”法
把陣地資源統起來
動員聯盟單位建設黨建陣地,銅鑼灣國際購物中心、匯都百貨、天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一個個非公黨建陣地在柳巷出現。打造集黨建展示、組織生活、政務服務為一體的有溫度、聚人氣的黨建陣地,在營造商圈黨建工作氛圍的同時,為商圈企業、員工和居民群眾免費提供黨務政務、學習教育、休閑娛樂等服務,讓黨組織在商圈內更有凝聚力。
銅鑼灣國際購物中心黨建陣地
“我們目前正在打造柳巷—鐘樓商圈黨群服務中心,建成以后,這里不僅能開展黨群活動,商圈的企業商戶搞業務洽談、聯誼活動等都可以來這兒免費使用會議室。有了優質服務和活動陣地,更加提升了黨在新經濟領域治理中的凝聚力。”郭小燕說。柳巷—鐘樓商圈黨群服務中心將按照“三區三廳三站兩館”思路打造,通過黨建統領,統籌轄區資源、文化,將柳巷文脈、古巷商脈、紅色血脈融入陣地建設,將柳巷商圈、柳巷歷史、柳巷故事充分融合。
下一步,柳巷街道黨工委將以商圈黨委黨建為切入點,引領商圈治理,通過組織共建、活動共聯、資源共享,完善商圈黨建工作機制,抓好經濟工作基礎,打造服務業集聚區,力促黨建與經濟工作同頻共振、互促雙贏。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