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李佳銀
“有了兒童之家,孩子們的娛樂生活更豐富了。”6月5日下午,望著村部新落成的兒童之家,長沙市望城區烏山街道高沖村的村民代表李偉激動不已。
新建成的高沖村兒童之家。
原來,該村騰飛路重建安置小區供學齡前兒童的娛樂設施不足,孩子們放學后常無處可去,留意到該現象的李偉及時反饋給聯片村干部。經高沖村“兩委”商量決定,騰出一間會議室改造成兒童之家,并配套玩具、滑梯等設施,定期向兒童開放。
今年以來,高沖村持續深化村民代表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創新推出“1234”工作機制,以“織密一張網、劃定兩條線、構建三人組、服務四件事”,助力村民代表聯系服務群眾工作走深走實。
織密“一張網”,代表聯戶更全面
為了選出一批真正為民服務的“貼心人”,高沖村按照“就近、就便、就熟”原則,從黨小組長、黨員、組長、網格員、女指導員、熱心群眾中選出75名村民代表參與聯戶工作。
“依托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按照‘村民組長-村民代表-已拆遷居民’‘網格員-村民代表-重建地居民’的聯戶原則,保障代表人群的群眾性和廣泛性?!备邲_村主要負責人介紹到,將村域范圍劃分為75個微網格,織密一張以村民代表為核心的關聯網,確保戶戶有人聯、戶戶情況清。
聯戶“三人組”上門走訪。
“我們居住在轄區外的村民也有了村民代表,現在弄養老認證、交養老保險都有代表直接上門幫忙,更方便了!”居住在大漢公園里小區的高沖村拆后村民周阿姨感慨道。
“代表在群眾當中既是‘代表’更是‘標桿’,除了要具備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外,思想還得比普通群眾更加先進,能生動準確地將群眾關心的政策及時反饋給群眾。”高沖村相關負責人說,通過劃定代表聯戶主線,高沖村實現了轄區內外村民的直接有效管理,讓村民“離村不離家”。
據悉,處于拆遷后時代的高沖村,兼具城市、鄉村雙重屬性,轄區內既涵蓋原住民、拆遷村民,又涉及外來人口等,人員管理較為復雜。立足實際,高沖村依據聯戶原則,劃分為兩條聯戶主線,即“村民組長-村民代表-已拆遷居民”“村民組長/網格員/黨小組長-村民代表-重建地戶主-商戶”,兩條線相互獨立,共同促進,有效化解人員管理難問題。
構建“三人組”,信息傳達更暢通
為進一步暢通群眾上傳下達渠道,充分發揮村民代表聯系服務群眾作用,高沖村在劃分微網格的基礎上,構建了以聯片村干部、村民組長/黨小組長/網格員、村民代表為核心的網格聯戶“三人組”。
“重點圍繞區域內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集體資產處置、矛盾隱患化解、政府政策宣傳等開展工作,及時向上反映普遍性訴求和問題,切實做到戶戶有人聯、戶戶情況有人清。”高沖村相關負責人說,“我們通過入戶走訪、網格微信群等途徑架起聽民意、匯民智的溝通橋梁,著力推進村民代表工作向群眾延伸,向基層最前線拓展?!?/p>
村民代表上門宣傳安全生產政策。
服務“四件事”,作用發揮更明確
“單純靠數量有限的村干部推動我們村級工作,常常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而村(居)民代表們更加熟悉村情民情,能更及時地搜集和反映問題,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高沖村主要負責人表示,在鼓勵村民代表當好“四員”的基礎上,高沖村還將村級日常的“民、商、環、育”(民事服務、商事服務、環境衛生、宣傳教育)四大類工作納入村民代表工作,使代表清楚做什么、怎么做。
據了解,自活動開展以來,高沖村的村民代表主動擔當、積極作為,走訪群眾累計900余人次,收集民意45件,化解村民“揪心事”15件,切實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高沖村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進“1234”工作機制與村民代表聯系服務群眾有機融合,把好“入口關”,當好“貼心人”,辦好“微實事”,確保村民代表選得優、融得進、干得好。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