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8年8月27日,《黑龍江經濟網》刊發李佳、宮芮、記者魏伯勤撰寫的新聞稿件《讀紅色經典 筑精神家園——訥河市黨建書苑開辟黨員學習教育新途徑》,全文如下。
“黨建書苑就好像我們的一個新家,在這里我們可以讀紅書,提高黨性修養。”8月10日,一大早,在訥河市黨建書苑已聚集了不少前來看書借書的退休老黨員,他們喜不自禁,連連稱贊。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黨來一個大學習”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訥河市委突出前瞻性、堅持高標準,在中組部黨建讀物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探索黨建書苑體系建設,東三省縣級層面首家黨建書苑投入使用,開辟了全市黨員學習教育新途徑。
訥河黨建書苑占地120平方米,以“錘煉黨性修養,共筑精神家園”為核心,設置黨員閱讀、黨員談心、黨性教育、圖書借閱四大功能區塊,藏有重要文獻、經典著作、政策法規、黨建研究、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等黨建圖書10大類10000余冊,報紙、期刊20余種,種類齊全,內容豐富,滿足了不同層次、不同領域黨員的讀書學習需求。同時,還配備了觸摸式多功能一體機、咖啡機等現代化基礎設施,豐富了書苑內涵和服務功能。
在黨建書苑里,有一面墻特別引人注目,墻上有一枚鮮紅的黨徽及中國共產黨入黨誓詞,讓來到這里的黨員都能重溫入黨宣誓時的莊嚴承諾和堅定決心。“每次來到這里都能重溫一次入黨誓詞,使自己仿佛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燒的歲月,心情激動不已。”67歲的退休黨員王思克今天來到黨建書苑借了《紅色家書》、《權利的任性》兩本圖書,并將書裝進書苑為黨員專門提供的“黨建小書包”里,準備拿回家細細研讀,他笑著說:“黨建小書包很貼心,背著它讓我感受到黨組織時刻在我身邊。”背著“黨建小書包”回家的王思克,剛到小區門口,就被在玩耍的孩子們圍上來,要求王爺爺給講抗日故事,王爺爺肚子里的抗日故事孩子們怎么聽也聽不夠,楊靖宇、趙一曼、狼牙山五壯士等等,王爺爺把一個個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質傳承給祖國的花朵,這才是正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老黨員。
寬敞明亮的書苑里,一排排嶄新書柜整齊地擺放著各類黨建圖書,書桌上的黨員政治生活小紅本,更是為黨員讀書記筆記提供了方便。“感謝政府給我們建起了黨建書苑,讓我們這些黨員有了自己的學習陣地,我雖然退休了,但思想上不能退,對黨的信仰不能退,還要堅持讀書學習,增強黨性。”正在黨建書苑讀書記筆記的85歲老人高會芹說道。據了解,老人家堅持每天1-2小時看書學習,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現整理筆記20余篇,自從有了黨建書苑,她學習知識就更方便了。老人不僅自己養成了終身學習的習慣,并且“傳承紅色基因”,教育自己光榮參軍的孫子時刻要向我們偉大的黨靠攏,在部隊要積極學習、努力訓練,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像高會芹這樣“傳承紅色基因”的優秀共產黨員,我們的黨才有了今天的輝煌與成就。
在這一方紅色陣地里,每周一至周五開展開放式黨員讀書、黨員談心等活動,目前已接待黨員2000余人次,真正成為了黨員教育的信仰課堂、黨務干部的良師益友、廣大群眾的精神家園。
為保證黨建書苑規范有序運行,訥河市委組織部研究制定了黨員集中學習、定期讀書交流、駐區黨員讀書日以及監督檢查、圖書借閱管理等8項制度。黨建書苑還設置了圖書信息查詢機,統一分類、統一編碼,為黨員讀書學習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優質服務。同時,為延伸黨建書苑的觸角,同步武裝了藏書4000冊的雨亭街道雨亭社區黨建書屋和藏書3000冊的二克淺鎮城北村黨建書架,不斷探索農村、社區黨員學習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徑。
訥河將充分發揮黨建書苑“紅色加油站”的引領助推作用,加強全市黨員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學出一份忠誠,學出一份擔當,學出一份自信,學出一份能力,努力營造善于學習、勇于實踐、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推動建設新訥河的宏偉目標早日實現。
制作:李佳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