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河南省安陽市堅持黨建引領,通過加強陣地建設、壯大集體經濟、加強人才支持等,調動全員力量參與鄉村振興,切實幫助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內黃縣城關鎮李小汪村黨群服務中心。
加強陣地建設
搭建服務群眾活動平臺
該市堅持市、縣、鄉三級發力,積極籌集資金38700萬元,新建、改擴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1290個。依托現有資源陣地,將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政法、信訪等平臺建設相結合,實現組織陣地建設、人員力量、資金統籌、服務資源等一體化,打造黨建綜合性服務平臺,使村民休閑有去處、活動有場所、娛樂有舞臺。
內黃縣豆公鎮李大晁村原來村級陣地建設破亂,如今新建的黨群服務中心寬敞明亮。退伍軍人李水成說:“以前村委黑燈瞎火的,如今將黨徽亮出來,群眾想找村干部辦事,一眼就能找到,拉近了村干部與村民的關系。”
安陽市開展“智慧黨建”試點,在農村黨組織推行建立“黨員學習微信群”,通過“智慧黨建”小程序、微信群等多種方式開展組織活動,進一步提升農村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效率和質量。目前,鄉鎮(街道)共建有112個便民服務大廳和112個便民服務微平臺,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群眾辦事情一般只需要跑一趟。
安陽市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林州召開。
壯大集體經濟
夯實服務群眾物質基礎
安陽市委組織部充分運用中央、省、市財政資金,扶持了337個集體經濟項目。村黨組織積極爭取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項目,2018年以來,78個村黨組織帶動村民自籌資金438.86萬元,撬動社會資金投入3196.6萬元投入到集體經濟項目。盤龍山村是林州市任村鎮北部的小山村,在“獨臂支書”王生有的帶領下,利用山多坡廣的優勢,種植大紅袍花椒220余畝,通過“支部 合作社 農戶”模式,進行統一采摘、晾曬、包裝、銷售,集體經濟實現由“輸血”向“造血”轉變,村民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更紅火。
該市組織部還堅持牽頭抓好集體經濟項目工作,2019年以來,推動縣級財政配套300萬元用于發展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市89個鄉鎮均設立了不低于50萬元的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專項資金。截至目前,全市2980個農村已實現100%有集體經濟收入,年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2237個,占比75.1%;年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1056個,占比35.4%。
安陽市委辦公室派駐寶蓮寺鎮掛職副書記張盛楠,助農采摘金銀花。
加強人才支持
常態化幫扶解決群眾難題
安陽市委組織部積極構建幫扶困難群眾長效機制,建立健全縣級黨委領導干部到農村向群眾作形勢政策報告制度,271 名縣(市、區)縣級領導干部均確定了基層聯系點,通過講解政策、更新觀念、提供項目等方式開展幫扶。湯陰縣韓莊鎮小河村黨組織書記于瑞興抓住鄉村振興的機遇,及時優化村內產業發展思路,把村集體原有的滑雪場改為夏天可劃水、冬天可滑雪的綜合游樂園,一個夏天就為村集體創收5萬元。
安陽從市直單位選派30名副科級以上干部,到鄉村振興試點鄉鎮掛職副書記,并兼任1個軟弱渙散村第一書記,專職負責基層黨建工作;撬動全市123個市直選派單位對口幫扶貧困派駐村,700多個市直機關黨支部結對幫扶貧困戶,1萬名機關干部結對幫扶貧困學生、殘疾人等弱勢群體;2019年以來,每年新招錄的選調生全部到鄉村振興示范村擔任黨建專干,為基層工作注入新活力;選派7個專家服務團,對接基層各項需求,最大限度地幫助群眾解決難題。
▼
▼
編 輯 | 劉 瓊
微信公眾號版權說明
如需轉載本微信公眾號內容:
1.須保持圖文完整,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2.完整標注版權及稿件來源、作者;
3.未按此規定轉載的,本微信公眾號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聚焦三農工作隊伍
聚力鄉村振興戰略
歡迎投稿
網站投稿:tougao@dxscg.com.cn
報紙投稿:xcgbbtg@163.com
報紙投圖:xcgbbtt@163.com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