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找準突破點,夯實城市黨建基礎。以城市黨建中的小區物業管理、項目建設等重點領域黨建為突破點,探索具有博望區特色的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路徑,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效能治理。持續推進“皖美紅色物業”建設,建立3個小區黨群驛站,引導100余名黨員干部到社區報到,認領群眾“微心愿”20余個,組織志愿服務30余次。大力推行“黨建 項目”建設,庫內30個重點項目全部成立“黨建 項目”臨時黨支部,抽調黨員、骨干組建項目部黨員攻關小組,針對項目推進重難點工作,組織現場例會52次,已企業協調解決征地拆遷、用水保障、用工招聘等方面問題60余項,目前已有28個項目如期開工、8個項目完成竣工、8個項目實現投產。
二是把準發力點,提升農村黨建質效。以村集體經濟發展、村干部隊伍建設等重點工作為發力點,著力提升農村黨建質效。修訂完善《博望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獎勵辦法》,嚴格核定村集體經濟收入(收益),以資金獎勵帶動村干部工作積極性;協調3個事業編制,用于定向招聘村(社區)“兩委”,拓寬村干部發展路徑,優化村級班子隊伍結構,及時調整補充村(社區)“兩委”干部。以百峰荷塘村鄉村振興EPCO項目為中心,精選特色觀摩點并串聯成線,打磨多條結構合理、要素齊全的參觀見學線路,完善博望區鄉村干部實訓基地師資庫,已征集課程41節課程,推進專業化省級鄉村干部實訓基地建設。
三是抓準著力點,提高非公黨建水平。抓準黨建促發展的著力點,推進非公黨建工作走深走實、企業發展有力有序。實行“月提醒”機制,定期督促指導非公企業黨組織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制度,組織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上黨課等10余次,開展“車間微黨課”20余次,強化理論學習武裝。每半月調度“兩個覆蓋”工作,今年以來,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分別單獨組建黨組織7家、4家;建立博望高新區非公企業黨建指導站(華菱西廚分站),推動非公黨建指導站實體化運行;依托恒利達黨員活動中心,謀劃建設“非公黨建實訓基地”,開展入黨積極分子及發展對象培訓班。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