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鞏聰聰 / 通訊員 方慶普 李成斌
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以來,山東產權交易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產權集團”)黨委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主動統籌精心謀劃,推動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持續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上下功夫,扎實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形成黨建與業務相融合的良好局面,持續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以學鑄魂,學習思想強黨性。山東產權集團黨委持續深化理論學習,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統領山東產權集團各項工作。舉辦了4期主題教育讀書班,聚焦四個專題開展分組研討,并邀請專家做專題學習輔導報告,有針對性的答疑解惑,拓展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山東產權集團領導帶頭講專題黨課,組織開展青年理論小組“書香產權 閱讀新時代”系列讀書活動、主題教育讀書分享會、開展12期“學思想、我來講”系列微視頻展播活動,不斷豐富載體,加強學習效果。組織到萊蕪中共山東省工委舊址黨性教育基地、省檔案館等參觀,瞻仰紅色遺跡、追憶革命歷史,厚植為民情懷。
堅持以學增智,錨定問題抓調研。深入學用“千萬工程”“浦江經驗”,不斷提升政治能力、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把學習調研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實際成效。結合對標一流質效提升行動,山東產權集團領導先后帶隊赴北京、上海、重慶、南昌、深圳等同行業機構圍繞數字化轉型、市場體系建設、業務創新等方面,學先進、找差距、促發展、創佳績;聚焦黃河國家戰略,到河南、甘肅、山西等沿黃八省產權市場交易機構開展專題調研,作為黃河要素聯盟牽頭發起單位,籌辦了黃河流域要素市場化配置論壇,深化推進沿黃流域產權交易機構跨區域融合發展。開展服務央企“敲門行動”。先后與中國船舶山東產權集團第七研究院開展黨建共建活動,與大唐山東產權集團簽署了黨建共建協議。到中國核電、中國石油總部參觀交流,以主題教育為引領,強化資源協同,促業務融合、發展共贏。圍繞“國資三項”、陽光采購業務,與山東海洋山東產權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到山東能源、山東高速、山東港口等省屬企業開展訪談,了解需求,征求意見,改進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水平。聚焦全年工作任務,下沉到各權屬企業,對班子建設、作風建設、經營質效等方面進行調研,與基層管理人員一對一訪談、與青年職工“圓桌”座談、與一線業務骨干面對面座談,認真聽取各個方面的意見建議。
堅持以學正風,整改整治見成效。山東產權集團黨委把檢視整改貫穿始終,推進主題教育整改整治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圍繞學習調研發現的問題、群眾舉報反映的問題,結合巡視巡察反饋、審計監督發現的問題,列出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措施,建立問題清單審核把關和動態調整機制,做到目標、措施、時限、部門、負責人“五明確”,召開山東產權集團主題教育整改整治工作推進會,統籌推進“靠企吃企”、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不夠有效等問題整改到位。山東產權集團所屬企業黨組織圍繞黨的建設、生產經營、企業發展等方面存在的難點、堵點,認真查擺,建立問題清單,21個基層黨組織共梳理95項問題。每個黨支部針對自己的問題逐一制定調研方案,制定整改措施,現場跟進督促指導工作進度滯后單位,確保嚴格按時序推進落實。
堅持以學促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果。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牢記山東省統一的綜合性資源要素市場化交易平臺功能定位,牽頭組建中國產權協會自然資源交易分會,并成功當選首屆會長單位,推動沿黃九省(區)產權交易機構共同簽署《黃河流域產權市場一體化發展方案》,著力共樹品牌、共建規則、共聯信息、共創模式、共享成果,奮力打造要素資源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要素交易板塊打造集成化服務新優勢。積極拓展以集成化服務為核心的市場化業務,陸續與20余家企業簽訂資產處置咨詢服務協議,提供資產處置相關的審計評估、組織標的踏勘、項目推介等全流程服務;在省國資委指導下,積極承辦全省國有產權管理業務培訓會、2023年山東省屬企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暨“雙碳”目標實現路徑專題培訓會;山東海洋產權交易中心在全國首創海域資源“進場交易”模式,建立起標準化流程規范,填補了我國在海域使用權標準化建設方面的空白。今年上半年,實現產股權、增資、訴訟等項目掛牌共計2225宗,金額130億元;完成項目成交1071宗,成交金額87.74億元,其中競價項目633宗,平均競價率高達59%。大眾投行板塊打造“平臺 ”服務新模式。圍繞要素交易場景開展投資運營,向前拓展咨詢顧問業務,向后拓展融資服務,建立管控有效、統分結合、運轉高效、活力迸發的“平臺 投行”運營體系;圍繞國有企業采購服務場景,依托陽光采購服務平臺資源,與金融機構開展合作,發揮“平臺 金融”協同作用,打造采購服務、擔保保險、交易配資的金融綜合體系。信息科技板塊打造技術數據服務新標準。在技術創新方面,累計申請知識產權29件,其中發明專利8件,軟件著作權21件;取得授權發明專利10件,取得軟件著作權17件。在平臺搭建方面,加速黃河技術轉移中心建設,通過了《黃河技術轉移協作網絡倡議書》,舉辦了第二屆黃河流域科技創新聯盟成果轉移轉化對接會和2023年黃河流域技術轉移人才初級培訓(濟南專場)活動。牽頭制定《山東省數據知識產權存證登記平臺存證規范》《山東省數據知識產權存證登記平臺登記規范》等工作制度,目前超50家企業累計登記數據產品375項。社會服務板塊打造陽光采購服務新樣板。陽光采購服務平臺實現了28家省屬企業采購信息全覆蓋,積極搭建陽光采購“直采商城”,推動各類國有企業通過陽光采購服務平臺發布采購項目15000余宗,完成采購項目9000余宗,完成項目采購金額1100余億元,新增入庫供應商11000余家,打造出“陽光國企”山東樣板,走在了全國前列。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