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2016年10月召開的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為新時代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5年來,全省廣大國有企業旗幟鮮明講政治,理直氣壯抓黨建,紅色基因底色愈鮮明,紅色引擎作用更強勁,通過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亮麗的成績單,為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重要支撐,彰顯了“壓艙石”“頂梁柱”的責任擔當。
打造最可信賴的中堅力量
10月30日晚,伴隨嘹亮汽笛聲,由徐礦集團蘇能煤炭運銷公司緊急調撥的42車、2700余噸煤炭從新疆出發,跨越5000余里、行駛5天4夜抵達江蘇,進入當地能源保供市場。今年以來,能源市場波動牽動各方神經,保供穩價成為“重中之重”。徐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馮興振表示,“作為省屬實體型能源企業,我們責無旁貸,堅決扛穩保障江蘇能源安全的重任,守住民生、發展、安全底線,不計成本、不講條件,全力以赴增產增供,千方百計保供應保民生,為全省能源保供作出徐礦貢獻。”
關鍵時刻,黨旗所指,行動所向!省國信集團錨定“承擔江蘇能源保供第一責任、省內裝機和發電量占比達20%、總裝機容量達3000萬千瓦”的“123”目標,實施能源“一張網”建設,加快推進射陽港和濱海港4臺百萬千瓦、如東H2海上風電、液化天然氣儲運調峰等重點項目,全資及參控股企業擔負全省近50%的電力、15%以上的天然氣供應。
江蘇交控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助力江蘇打造“交通強國”建設示范區,并且當好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商,5年來累計完成綜合交通投資1604億元,“主渠道”作用充分凸顯。“同時,公司投資30億元改善農村道路,投入1億元幫扶精準脫貧,投身鄉村振興,助力疫情防控,參加公益慈善……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江蘇交控扛起國企‘擔子’、立好國企‘樣子’。”公司黨委副書記馬騰飛表示。
把抓黨建、強黨建作為第一責任,國有企業正在打造全省經濟最值得信賴的中堅力量。省惠隆公司旗下省燃料集團,在“實”上求突破,務求實效凝聚發展動力。公司董事長鐘華告訴記者,公司聚焦貫徹新發展理念辦實事,奮力開拓市場,啟動了LNG銷售業務,向清潔能源領域業務邁出第一步,為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蓄力,“前三季度,公司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5%,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9.86%;并新增天然氣銷售4.72萬噸。”
初心如磐學黨史,奮楫篤行謀新篇。省海企集團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安全生產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截至10月22日,集團旗下江蘇省國際貨運班列累計開行1398列,提前70天突破去年全年1395列的開行量,再創新高。第三季度,公司在去程計劃緊張情況下,進一步強化回程組織力度,三個月實現開行556列,同比增長40.1%,環比增長46.7%,創造了單月開行209列、回程114列的歷史記錄。
黨的領導“融入”現代化公司治理
“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深刻論述了國企發展的規律所在。
作為全國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入選企業和江蘇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華泰證券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
據華泰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偉介紹,2018年以來,公司先后引入了更高協同性的戰略投資者,建立了背景多元、更具專業能力和專業精神的職業經理人隊伍,實施了核心骨干員工A股限制性股票股權激勵計劃,有效激發了企業市場主體活力。“混改”落地的同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同步完善起來,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各治理主體權責明晰、運轉協調,到位不越位,補位不缺位,有力提升了公司治理效能。“黨的領導是定力,深化改革是動力,兩者缺一不可。今后,公司將在黨的領導下,在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持續深化改革,不斷鞏固和擴大改革成果。”張偉說。
在融入上下功夫、在結合上求實效,全省國企正努力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江蘇高投集團充分發揮黨委領導作用,把黨建工作要求寫入集團章程。“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經營管理的優勢,強有力地促進集團跨越式發展。”江蘇高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董梁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高投體系組建基金規模達50億元,圍繞強鏈補鏈、突破“卡脖子”技術等方向投資企業72個,總額33.97億元,所投企業在科創板IPO數量、本土VC機構IPO數量、A股IPO數量方面勇奪三個“行業第一”,展現出硬科技領域投資布局的強勁實力。不僅如此,集團黨委圍繞國家及全省戰略需求設立基金,堅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政策導向,通過混改激發市場主體和人才隊伍活力等,切實保障集團投資、經營與管理實現全面提升。
實踐證明,黨建工作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在綠色低碳成為主流的當下,省環保集團加強低碳方向的政策和技術研究,成立由黨員和省“五一巾幗標兵”領銜的科研攻關團隊,與清華大學賀克斌院士合作搭建院士研發平臺,全面了解國內外先進低碳技術,重點在節能減排、碳核查等領域加強攻關,加快形成相應的技術服務能力。
“工作能夠迅速落實,得益于我們做到了黨的建設和集團改革同步謀劃、黨的組織及工作機構同步設置、黨組織負責人及黨務工作人員同步配備、黨的工作同步開展。”據省環保集團總經理助理、黨委組織部部長姜勇介紹,目前,集團直接管理的二級子公司6家,直屬黨委1家、黨總支3家、獨立法人企業黨支部1家,共21個黨支部,集團正緊緊圍繞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美麗江蘇建設、沿海高質量發展等國家、省重大戰略,統籌發展資源,加快發展布局,做強項目引擎,不斷夯實美麗江蘇生態基底。
釋放干部人才潛力夯實“一流”根基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5年來,全省國企始終把領導人員和人才隊伍建設放在重要位置,通過黨建引領,以市場化手段不斷優化選育管用工作,為打造世界一流企業奠定了基礎。
金陵飯店集團旗下省外事旅游汽車有限公司是省內最早且規模最大的從事政府接待和涉外旅游交通服務的專業企業。2020年以來,公司以鮮明的市場化方式打破干部的“鐵飯碗”,35名中層管理人員全體起立、競聘上崗,10名管理人員競聘后未能“再坐下”,9人獲提拔在新崗位履職,充分激發全體干部職工的創造性和能動性,點燃了高質量可持續性發展的動力引擎。改革后,公司在全力護航江蘇援鄂醫護人員奔赴抗疫前線、開通專線助力企業復工達產的同時,實現營業收入1.04億元,較預算數增加1017萬元,增幅10.8%;實現利潤總額27.6萬元,較預算數增加1102.5萬元,增幅102.6%,首次實現扭虧為盈的歷史性突破。
得益于不斷深入實施的人才強企戰略,當前,全省國企選人用人標準和程序日益規范,人才選拔模式不斷創新。
近年來,省沿海集團大力度、超常規開展人才招聘。“集團黨委提出并組織實施‘卓越人才引進計劃’,通過社會招聘、校園招聘、組織推薦等方式,5年來共從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應屆畢業生、大學生村官中引才200余人,近集團總人數的50%。”沿海集團黨委委員、黨委組織部部長馬曉鳴告訴記者,其中,超過40%是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超過50%是中共黨員,超過70%是35周歲及以下,這些人員較大程度改善了干部員工隊伍的年齡、學歷、專業、能力結構,為集團發展奠定了根基。同時,集團還積極引入職業經理人,發揮專業人才作用,在產業投資、股權投資等專業性強的子公司中大力引進職業經理人,近3年來共選聘7名職業經理人擔任總經理或副總經理。
既從嚴管理,又關心愛護。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在全省國有企業日益濃厚,各類人才潛力不斷釋放,迎來新的機遇和春天。省農墾集團為完善創新人才制度體系,陸續出臺、實施一系列人才政策33項。其中,出臺“人才新政12條”,通過落實落地,對墾區科技創新成果等獎勵1260萬元;開展兩屆江蘇農墾首席農藝師、首席工程師、首席技師和兩屆人才突出貢獻獎等評選,共59人獲評;建立以“80后”“90后”為主體的優秀中青年干部人才庫,持續動態更新并保持60人左右……“通過建立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定向聯系人才機制,設立聯系點9個,對人才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心照顧,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把各類人才團結到黨組織周圍。”省農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魏紅軍表示。
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特點。國有企業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歷史。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進入新時代、邁向新征程,全省國有企業將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中奮勇爭先,為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現代化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陳澄 李晞
新華日報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
編輯: 王建朋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