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貨運平臺合同運力概述
網絡貨運平臺上的合同運力的構成比較復雜,因此,根據網絡貨運平臺上合同運力的規模大小,可以將合同運力劃分為三種類別,分別為企業合同運力、車隊合同運力、個體合同運力。
有些網絡貨運平臺擁有部分合同運力,一是可以減少固定資產投資,加速資金周轉。投資自有運力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來購買運輸設備、車輛等,這些占用了平臺大量的流動資金,也提高了平臺的運營風險。若使用了合同運力,則可以將這些風險最小化。二是平臺可以針對多樣化的顧客需求,提供便利、優質、定制化的服務。
二網絡貨運平臺合同運力的管理
(一) 網絡貨運平臺合同運力評價指標體系
1篩選網絡貨運平臺合同運力應遵循的原則
對于網絡貨運平臺合同運力的篩選,應當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及時準確,即按照運輸要求,將所運貨物運達目的地,途中不出現差錯事故,并且盡量縮短運輸在途時間。二是經濟安全性,就是以實惠、合理、安全保險的運輸方案,有效利用運輸設備,節約運輸資源,提高經濟效益,降低運輸成本,將貨物安全送至目的地。
2評價網絡貨運平臺合同運力的指標體系應遵循的原則
評價網絡貨運平臺合同運力的指標體系,應遵循以下原則:
1) 科學性原則
該體系必須建立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實踐經驗,選取概念明確、嚴謹合理的指標,切實反映各運力的實際狀況。
2) 適用性原則
選取指標的目的就是為分析評價服務,故選用的指標不僅應直白明了,也應易于得到,如此才可以在實際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首先,數據要易于獲取。評價指標所需要的數據無論是定性還是定量,其來源必須可靠有效,否則工作難以進行。其次,指標要簡單,方法應該簡便,在能保證評價結果客觀、全面、可靠、科學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簡化流程。最后,要保證數據的準確性以及操作的規范性。在進行數據的計算、核查和評價過程中的步驟,都應該控制數據的標準性、規范性、準確可靠性。
3) 通用可比性原則
評價指標體系的設置應該采用通用的、易于理解的名稱、方法,使相關的指標之間具有可比性。
4) 簡潔明了原則
選取指標應盡量簡明并且有代表性,能夠極大程度地反映清楚問題,進而引導鼓勵被評價方朝著正確方向和目標改進。
3指標選取步驟
評價體系的建立應當綜合運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種方法。定性分析主要是從評價的目的出發,考慮評價要素的簡明性、穩定性、方法的可實施性等,進而主觀確定指標。定量分析則是指通過一系列的計算、檢驗,使指標體系更加完備合理的過程。故而,指標體系構建過程可以分為兩個步驟:初次評選階段和篩選完善階段。
1) 指標的初次選取
指標體系的初次選取有兩種方法: 分析法和綜合法。前者是指將評價對象細分,細分后的各個部分都可以用具體的指標描述和測量。而后者則是對已經存在的部分指標,在做出基礎歸類整理后加以完善,使其成為新的、更加完備的一套指標體系。
2) 指標的篩選審查
初次選取評選指標并非一蹴而就,還必須對之后的體系進行審查處理。首先是所選指標的數值獲取是否簡易,無法取得確切數值或者或者數值成本過高的指標均不可取。其次就是指標的處理計算。最后,還有指標的重要程度、必要性等。通過對網絡貨運平臺合同運力相關資料的查閱和實際情況調研,建議將合同運力的評價指標的初選和篩查階段同時進行。
4評價指標體系
通過參閱文獻和調研可了解到,網絡貨運平臺合同運力中的評價涉及信譽、運輸質量、競爭實力等方面。因此,可從這些方面著手,細化選擇企業合同運力、車隊合同運力和個體合同運力的評價指標。
1) 信譽
網絡貨運平臺選擇第三方運力進行運輸任務外包時,首要考慮的是第三方的信譽。歷史的訂單履約情況和記錄無疑是對其過去行為最佳的證明方法。
2) 運輸質量
在運輸服務過程中,客戶關注點主要在于運輸時效及運輸服務體驗,具體可用運輸準時率、服務滿意度以及貨損貨差率這三個指標進行評價。運輸準時率就是其是否能夠準時抵達目的地;服務滿意度是以往客戶對于運輸服務是否滿意所給的平均分。
3) 競爭實力
一般情況下,競爭實力主要表現在其資產和負債能力上。對于企業合同運力而言,可以從企業的營業收入、凈資產利潤率以及貨運車輛數量來評價。車隊較企業來講,實力較弱,但也可以從員工數量、貨運車輛數量以及年貨運收入進行綜合評價。對比之下,個人合同運力就可以從貨運車輛的性能情況、個體司機從業年限和履約訂單數量這三個指標來評價。
5構建網絡貨運平臺合同運力的評價體系
根據前文中的網絡貨運平臺合同運力分類,網絡貨運平臺合同運力評價指標體系將從企業、車隊、個體這三種類別分別構建,由一級指標、二級指標構成遞階層次體系。其中,一級指標是由企業信譽、企業服務質量、企業競爭實力構成,根據合同運力的類別不同,所選取的二級指標會有所區別。
1) 企業合同運力評價體系
一般情況下,評價企業合同運力的指標,主要有運輸質量、企業信譽和企業實力三方面,詳細的指標體系如圖所示:
2) 車隊合同運力評價體系
車隊合同運力評價體系與企業有相同之處,也有所區別。評價企業實力的指標主要為員工數量、貨運車輛數量和年貨運收入三個方面。具體的車隊合同運力評價指標體系如圖所示:
3) 個體合同運力評價體系
個體合同運力評價體系不同于企業和車隊,競爭實力的評價也與前兩者不同。針對個體運力的實際情況,其競爭實力評價將從貨運車輛的性能、履約訂單數和司機從業年限三個方面進行指標選擇。因此,個體合同運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如圖所示:
(二) 綜合評價方法介紹
綜合評價的方法較多,而且各種方法的適用原理、范圍均有所不同,故而對于不同情形下的具體問題要恰當地選出合適的方法。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綜合評價方法。
1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系統化、層次化的分析方法。該方法的優點是將實際中不易于測量的目標量化;分層確定權重,以組合權重計算方式計算綜合數值,減少偏差等。但層次分析法也有缺點,例如在一致性范圍內構造的判斷矩陣不同,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結果;通過加權、分層綜合之后,指標被弱化等。
2模糊綜合評價法
模糊綜合評價法根據模糊數學的隸屬度理論把定性評價轉化為定量評價,即用模糊數學對受到多種因素制約的事物或對象做出一個總體的評價。該方法的優點和層次分析法的優點類似,可以將不完全信息轉化成模糊概念,將定性問題定量化。但其只考慮了主要因素的作用,使評價結果并不全面,而且主觀性很強。
3TOPSIS法
TOPSIS法是從歸一化后的原始數據矩陣中找到有限方案中的最優和最劣,然后計算各個評價對象與這兩者之間的距離,獲得各個評價對象與兩者的相對接近程度,以此作為評價目標對象優劣的依據。該方法能充分利用原始數據信息,排序結果又能直觀可靠地反映評價對象的優劣程度,且方法簡單,應用性強。但該方法在求規范決策矩陣時較為復雜,不易求出正理想解和負理想解。除此之外,當評判的環境與指標類型發生變化時,也會使從規范化矩陣中挑選的上下界值發生變化。
上述的綜合評價方法都較為簡單、易于操作,并且適用范圍較廣。因此在網絡貨運平臺合同運力的評價指標構建完成之后,可以借助上述幾種常見的綜合評價方法對合同運力進行評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