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來之以下文章:
王立幼, 馮佳瑩, 張露露. 基于CIM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統[J]. 中國建設信息化, 2021(9):3.
【摘要】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和壓力下,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同時,現場施工人員、建筑設備、物資、工地環境的安全、質量、進度、協同方面也面臨諸多問題,迫切需要建立互聯協同、智能生產、科學管理的施工項目信息化平臺,幫助企業提升施工效率,把控施工成本。近年來,在建筑工程領域興起了一個新的技術概念——城市信息模型(CIM)。CIM集成并利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等先進技術進行數據采集、整合、展示和應用。本文以 CIM 和智慧建設的概念為基礎,借助物聯網和三維實景技術,開發了基于 CIM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統,實現了工地施工階段的可視化、高效化、實時化。
【關鍵詞】CIM ;BIM ;GIS ;智慧工地
1 CIM 和 BIM
CIM 技術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合理地組織描述城市的信息。與傳統的地理信息系統(GIS)數字城市相比較,CIM 將數據顆粒度細化到城市整體建筑群中的一個小部件,將靜態的城市升級為動態化、可視化、實時化、虛實結合的數字城市,從范圍上看是大場景 GIS 數據、小場景 BIM 數據、互聯網和物聯網的融合,為城市的高效管理和動態決策提供了數據可視化基礎。智慧城市的建設需要各個社區的 BIM 信息,運用GIS、互聯網、云計算等高新技術作為支撐,構建合理高效的城市信息模型。
BIM 最開始被用于保存建筑信息,包含建筑要素和空間位置。進入 21 世紀后,其研究主要集中到建筑設計、碰撞檢測、可視化、成本估算和數據管理。BIM 的核心特征如下 :
(1)3D 模型可視化。BIM 的 3D 可視化特性可如實呈現建筑師的設計理念,使得項目參與人能消除溝通困擾,提高項目開發效率。
(2)參數化設計。BIM 建筑模型由參數化特性組件構成,軟件內建的柱、梁、墻等組件或是用戶自行建立的模型組件,每個組件都具有參數性質。
(3)協同作業。BIM 通過網絡可使營建專業人員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共享項目信息和協同作業,提供專業人員的溝通平臺進行建模和整合。
2 基于 CIM 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統
2.1 系統架構
本文將介紹一種基于 CIM 技術搭建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統,該系統架構主要包括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三個部分。感知層是各種信息采集傳感器組成的傳感網絡,如壓力、溫度、濕度傳感器、人員定位設備、視頻監控等、主要功能是采集現場信息。網絡層是各類有線和無線傳輸系統、設備,包括網線、WIFI、藍牙等。應用層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層,包括后端服務器、數據庫(MySQL)、前端平臺(瀏覽器)、小程序(信小程序)等,主要對采集的信息進行展示、分析和處理,并提供問題的解決方案。如下圖 。
系統架構
2.2 系統建設
基于 CIM 技術建立了智慧工地管理系統,根據功能分為綜合概況、項目地圖、流程中心、質量安全、人員管理、視頻監控和環境監測模塊。(功能不展開,可查看原文)
3 結束語
基于 CIM 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統圍繞“人員”“安全”“進度”“環境”等工地核心管理內容,提供智慧化、信息化的應用子系統,實現信息有效共享、工地高效有序管理,打造現代智慧化工地。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