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2023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開幕式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布2023年新增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以下簡稱“‘雙跨’平臺”)名單,賽意信息(300687)旗下的賽意谷神工業互聯網平臺成功入選,成為廣州市本土培育的首個國家級“雙跨”平臺。
分析人士指出,“雙跨”平臺代表著國內工業互聯網平臺最高水平,是工業資源集聚共享、工業數據集成利用、工業生產與服務優化創新的重要載體。此次成功入選,代表著賽意信息及旗下平臺的綜合實力得到了國家級認可與肯定,并且是繼去年公司與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簽約,雙方共同建設“工業互聯網 數字化轉型”聯合實驗室以來,又一重大發展征途上的里程碑。
開啟“智”造新引擎,賦能千行百業
賽意信息多年來聚焦工業互聯網六大典型模式,在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化轉型等領域的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應用,在充分融合多項先進數字化技術與23個細分行業落地實踐方案上,打造了以元模型驅動的賽意谷神工業互聯網平臺,跨行業、跨領域賦能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同時也為中小企業、產業集群輸出標準化、場景化的軟件產品,提供面向工業場景的擴展組合、按需集成、增量交付的技術底座。
在行業賦能實效上,賽意信息基于賽意谷神工業互聯網平臺,已服務了新能源、電子、家電、汽車等21個細分行業,為制造企業在推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如何有效地疏堵點、攻難點、除痛點,取得實效”給出了解決路徑。
在煤化工數智化轉型航道上,利源集團正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據介紹,賽意信息聯合華為、中國移動組建了專業項目團隊,采用“平臺 N應用”的模式,基于賽意工業數字平臺,構建集團一體化業務解決方案,協同5G、AI、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有效實現業務過程管控精細化和制造過程數字化,為企業制造過程提供高效高質的決策依據,幫助利源集團打造“5G 智慧工廠”。
目前,利源集團一期智能生產功能已經在生產調度、工藝、能源、安全、環保、質量等方面落地見效,預計能幫助年經濟效益提高10%至15%。
乘“數智化”大勢,共謀工業變革新未來
在國家政策、新興技術、生產數字化和產業協同化等因素的共同推動下,工業互聯網出現,正在深刻變革著傳統工業的創新、生產、管理和服務方式,催生出許多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
業內人士表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核心是釋放企業經營活動形成的數據資產的價值,其中“數據從哪里來、數據怎么用、數據價值如何構建”等是平臺企業需要考慮并解決的主要問題,通過高效獲取準確、透明的數據,為制造企業的戰略決策提供更科學的支撐。其對生產制造的賦能主要是通過對生產價值鏈上的數據與企業其他有用數據進行分析挖掘后,為產品工藝、產線、設備、能效等改進優化提供參考,進而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賽意工業互聯網平臺針對工業4.0時代的新特點,透過物聯網、大數據與云端智能,使IT(信息技術)與OT(工廠營運技術)兩者實現融合。賽意工業互聯網平臺出色的設備-系統連接與通信能力,加之能高效監測、管理生產設備,幫助智能工廠可以更快速、順利地與新技術進行融合。
在技術和政策的“上推”“下拉”作用下,工業互聯網在供給側市場發展得如火如荼;在生產數字化、產業協同化的“內需”“外促”下,需求側市場“嗷嗷待哺”。業內人士指出,由此可見,工業互聯網既存在賦能需求方數字化轉型的價值,也存在著反哺供給方產業化的價值。
以“雙跨”平臺為起點,進一步深入央國企市場
“雙跨”平臺名單是工信部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關于“在重點行業和區域建設若干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重要部署,圍繞平臺資源管理水平、核心技術水平、賦能成效、社會貢獻度、可持續發展能力五個維度對工業互聯網平臺進行評價,經申報、核查和評審等環節所形成的。
當下,工業互聯網已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助力千行百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其中,“雙跨”平臺組成了國家工業互聯網戰略發展的“第一梯隊”,肩負起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引領產業融合創新的使命。
截至目前,全國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達50家,賽意信息作為其中一份子,將以“雙跨”平臺為起點,積極推動新一代信息化技術、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等在企業經營管理、生產制造、數據管理領域的應用,重塑制造企業數智化核心競爭力。
賽意信息也將借此機會,進一步打開央國企市場,深入產業集群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深化“5G 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沉淀更多的典型應用場景,積極發展合作伙伴和構建平臺生態圈,提升平臺經營服務水平,最終成為廣大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撐平臺。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