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選題是為了實現某個特定目標而尋求、選擇和確定要研究和解決的科學問題過程,科研選題是科學研究的起始步驟,其本身就是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科研選題沒有固定的模式,但選擇一個好的研究課題卻需要遵循基本的程序。一般來說,科研選題的程序可以分為4個階段。
第一、問題調研。這個階段主要是通過對有關學科、專業領域文獻資料的大量搜集和研讀,了解有關科學問題的研究歷史、現狀和最新進展。例如,該問題的科學意義和社會價值;哪些工作已被前人研究過,現在還存在哪些尚未解決的問題,有些什么經驗和教訓等,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萌發個人見解,為進一步創新奠定基礎。有些科技人員大多習慣于從文獻中尋找課題,缺乏對實踐的了解,致使選題往往缺乏實際意義。所以,這一階段除了充分利用網絡和期刊數據庫資源,通過文獻調研了解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的情況外,有時還應注意開展實地考察,獲得有助于選題的翔實可信的第一手資料,以便更好地把握科研動向,借鑒別人的研究方法,避免做無用功和重復浪費,保證研究工作的高起點。
第二、課題選擇。選題是科學研究活動中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它制約著整個研究過程。選題是否正確恰當,直接關系著科學研究的成敗和價值。課題選擇是提出問題和設立課題階段,即在文獻調研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根據科學性、需要性、創新性和可行性等科研選題基本原則,運用科學概念和名詞術語,對事物和現象進行正確表述,對所調研的問題進行總結概括,并優選出備選課題。從問題到課題,要考慮選題是否具有科學和社會的可解性。科學的可解性必須明確學術界關于這一課題已經做了些什么、正在做些什么、打算將要做些什么等;社會的可解性要從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的需要與支持度來分析,如社會有沒有需要,其需求的輕、重、緩、急如何,社會經濟對課題研究的承受能力如何等。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要抓住已做工作的弱點,并向這些問題與弱點發起進攻,盡可能地避免單純去追趕他人的優勢。李政道教授把這種方法稱之為“棄優攻弱法”。
第三、課題論證。根據科研選題的基本原則,對課題的立論依據、課題的先進性以及實施條件、社會與經濟效益等依次逐項評析和全面審議,以確保選題的合理性。對課題的研究價值、內容、方法、成果和條件等進行具體分析和詳盡闡述的這一論證過程,使課題的研究目標更加明確、研究的重點更加突出、研究的思路更加清晰。有些課題提出后,還要通過建立模型計算或設計一些必要的實驗,對課題的可行性作分析。如果有幾個備選課題時,需要進行相
互比較,并經過同行專家的評議,篩選出最佳課題。課題論證一般采取同行專家評議與管理決策部門相結合的方式。
第四、課題立項。課題立項就是在問題調研、課題選擇和課題論證的基礎上,按照課題歸口管理部門的要求進行申報,并獲得批準的過程。課題若通過論證,則可確定為待研究課題;若不能通過,則被淘汰或另選課題。科研選題是一個不斷反饋調整的過程,常常需要反復調研和多次論證,最后課題立項。一個研究課題,無論是指令性課題還是自選性課題,都要履行申報和立項的手續。立項作為科研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制度,有利于相關部門加強對科研活動的管理與組織,有利于引導人們集中力量研究價值較大的課題,有利于提高課題研究的科學性和時效性,有利于培養和扶植科研骨干力量,它也是具有較強科研水平和潛在研究能力的重要標志。
論文查重降重w w w.paperbale.c o m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