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疫情期間,上海民政部門針對全市養老服務機構多次發出疫情警示和工作規范。那么,養老院中的老人們生活有何不同?養老院又是如何做好防疫防控工作,為老人提供貼心服務的呢?
嚴守老人安全關!
徐匯區申養欽州路的望年薈養老院介紹,2月9號開始,就已經開始提前采取了一些“封院”的措施,主要是禁止工作人員進出。2月27號開始,院內開始禁止探視。到3月25號后,老人家屬可通過提前預約進行探視,不過目前都只能在院外完成,無法進入生活區。
大門處,專門開辟出了一塊檢查區域。左手邊一張長桌上放有大大小小的表格,“填表”也是進門的第一道工序。針對不同情況、不同人群、不同需求,分為四類表格供訪客選擇。
“配送物品情況卡”——家屬遞送物資、快遞送件時填寫
“維修人員承諾書”——人員上門維修時填寫
“入園登記表”——員工進入園區時填寫
“安全承諾書”——家屬探視時填寫
除了家屬探訪需要填好“安全承諾書”,工作人員進出養老院也要經過一道道嚴格關卡。體溫檢測、登記、手部消毒,經指定通道進入臨時消毒間,脫掉外衣、鞋底消毒或穿好鞋套,手部再次消毒后進入指定辦公室。洗手、更換口罩、穿好工作服,最后才能進入工作區域。
3與25日家屬探訪重新開放后,養老院仍不建議家屬過多探視,可探訪時間也縮短到了一天4小時的總量,以保證老人的安全情況。
“今年過年不回家!”
望年薈養老院中共有11位護理人員,平均年齡都在52歲以上,以非上海戶籍居多。按以往,每逢過年時護理員們都會申請回家過年。但今年春節前,大部分護理員都主動找到養老院報備:今年過年不回家!
護理員楊姐是河南人,她毅然選擇堅守在為老人服務的一線。楊姐還提到,疫情期間養老機構對于護理員的各種支持也非常到位。
曹阿姨的雙親都在這家養老院里,她說:“對于父母,自己是非常想念的,但通過視頻的方式能夠很好緩解思念之情。老人也非常理解現在養老院的管控措施。”曹阿姨還表示:“對于養老院中的護理員非常感謝!老人有時候就像小孩子的脾氣一樣,但是這些護理員比我自己還要有耐心,我非常非常放心!”
封院不封心
一位爺爺入住時有較多基礎性疾病,行走不便。但因疫情緣故,平日里負責康復訓練的人員無法進入養老院中。于是,負責照顧爺爺的護理人員積極學習新技能,并主動承擔起幫助老人做康復訓練的工作。短短三周時間里,老人也從只能躺在床上、到扶墻走、最后的獨立行走。
很多老人都具有特別的技能,一位錢爺爺就憑借著自己嫻熟的理發手法,獲得了院中老人們的共同點贊,在過程中也收獲到最為可貴的價值認同。
考慮到老人的配藥問題、必要性的就醫問題,還在院內一樓專門設置了一個隔離間,并選擇專門護理人員一對一悉心照顧,讓老人安心度過十余天的隔離期。
養老服務質量如何保障?
“吃”方面,遵循“三餐兩點”。早中晚三餐的四菜一湯,再搭配上午茶下午茶,讓老人們不僅吃得飽、更要營養好。
評估老人的飲食習慣和營養考量后,餐食調味上全部采用少油少鹽。針對于不同需求,配餐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開發出了糖尿病餐、全素餐……
疫情前,院方每周都會安排一次外出出行。伴隨著疫情形勢,院方將出行場所調換到了院內,且大大增加工作人員與老人們的交談、和家人的溝通聯系,讓老人內心充實又快樂。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