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遠航正當時
——常德以“智慧黨建”開啟管理服務黨員群眾云時代
(10月9日 湖南日報5版專版見報)
周勇軍 魯融冰 楊鷹 莫志敏 劉小雄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今年6月28日,在柳葉湖管委會主會場,現場莊嚴隆重,面對主席臺的鮮紅黨旗,常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周德睿依托智慧黨建平臺,帶領全體與會人員和全市33萬名黨員共同重溫入黨誓詞。
(“七一”前夕,在柳葉湖管委會主會場,常德市領導依托“智慧黨建”平臺,帶領全體與會人員和全市33萬名黨員共同重溫入黨誓詞。 魯融冰 攝)
又是金秋好時節。百里洞庭,桃花源里,廣袤的武陵大地處處閃耀著智慧的榮光。2017年5月,常德以全省干部管理大數據應用試點為契機,市委常委會研究確定以“智慧黨建為民服務”為主題,在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上改革創新、融冰破題,全面吹響平臺建設集結號。
正如周德睿同志所說:“要加快推進‘智慧黨建’,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每一個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把服務平臺延伸到每一個村和社區。”
近年來,常德將大數據融入黨建工作全過程,圍繞實現智能規劃、紀實、預警、督導、研判等五大目標,研發黨務、政務、服務三大功能,同步推進電腦端、手機端、電視端三大載體建設,打造了2376個市縣鄉村平臺及黨員手機APP,建成覆蓋全市1.5萬個基層黨組織、33萬名黨員、4500多個行政事業單位、10萬多名干部職工的智慧黨建平臺。平臺建設經驗被中央電視臺、新華社、《黨建研究》等中央級媒體宣傳報道。
(鼎城區草坪鎮三角堆村綜合服務中心。 卜云 攝)
勇立潮頭唱大風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常德如何在全國黨建信息化百花齊放的情況下形成常德模式,成為平臺啟動之初就需要面對的棘手問題。平臺建設前,常德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梁仲帶領建設團隊北上南下,先后赴全國各地學習經驗,力爭取其長、補其短,成為集大成者。在一次次的觀摩對比、思想碰撞和靈感交集中,常德“智慧黨建”的素描圖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中逐漸清晰起來。
在平臺框架的搭建中,常德始終將黨建引領貫穿于平臺的建設全過程,明確智慧黨建“一體兩翼”“一網五平臺”的總體框架,構造智能發展新模式。通過后臺即時掌握和分析黨務、政務、服務數據,為黨的建設、鄉村振興、社區服務等提供數據支撐。
常德市委堅持把平臺建設的落腳點聚焦基層、定位服務。為此,平臺建設明確提出“智慧黨建為民服務”的核心主題,轉變部門在基層服務方面各自為政、層級繁多、手續繁雜的格局,暢通全市各級黨組織的“毛細血管”,建立事項辦理線上線下的主道與輔道,形成管理有層級、數據無距離的完整網絡,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同時,有效推動部門和干部轉變服務思維、改進工作作風,為基層組織帶來新活力。
(常德市領導在鼎城區鎮德橋鎮主持召開 “七一”黨員座談會,市內黨員通過平臺系統、2萬多名流動黨員通過手機APP在線收看,社會反響較好。)
“從來沒想過能在千里之外通過手機直接聽市委書記周德睿上黨課。”流動黨員祝曉茜目前在上海市一企業工作,會議當天,她通過智慧黨建手機APP準時收聽了全市“七一”黨課,找到了久違的歸屬感。
“通過平臺的服務功能,今年的訂單比去年增加了一倍!”鼎城區黃土店鎮紅巖咀村農民段敬星高興地說,通過智慧黨建平臺,他的黃桃得到免費推廣,月銷售額達到10萬元。
……
這些實打實的成效,得益于常德打破就黨建抓黨建的封閉思維,將智慧黨建打造黨務、政務、服務有機融合的網絡陣地平臺。由此,黨的活動同步搬到網上,實現線上促進線下,線下豐富線上;群眾辦事申請發得出、辦事單位接得到、監管部門看得見、辦事結果收得回;電子商務貫通工業品下行、農產品上行的雙向鏈接通道,水電氣生活繳費等功能,為每名黨員群眾提供最貼心的服務。
此外,常德在平臺建設中始終強化黨在新興領域的核心領導地位,明確提出黨管數據原則,通過嚴管方向、嚴管規則、嚴管人才,營造出“一核三嚴”的新常態。
風生水起興沅澧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模式引領新發展。常德智慧黨建平臺的建成運行,推動全市基層組織體系建設邁上新的臺階、實現轉型發展,成為服務基層群眾的重要平臺,成為提升基層組織力的重要抓手。使流動黨員離家千里一樣心有系,使黨員群眾辦事“一機在手搞定所有”,使黨務管理一圖可視、一鍵提醒。真正實現了為基層減負、使黨員得益、讓百姓受惠、促富民增收的目標。
常德市鼎城區牛鼻灘鎮組織干事李健欣喜地說:“現在村里開會,大家積極性很高,組織紀律強。尤其今年的黨員冬春訓,鎮里直接通過智慧黨建會議系統開到村里,全鎮1400余名黨員同步參會,大家贊不絕口。而且現在都是實時記錄,監督管理作用真正起來了。”
“時代在進步,工作方式也在改進,政務下沉這項工作,給我們殘疾人實實在在帶來了方便!”常德津市市三洲驛街道后湖社區居民劉生強,身體殘疾,有嚴重的心臟病,外出不便,一直沒有辦理殘疾人證的契機。智慧黨建上線后,將涉及民政、社保、衛計、金融等多項服務下沉基層。只需持身份證原件和兩寸照片即可到社區申請殘疾人證,還可以郵寄到家。看到拿到手的證件,老人家不禁熱淚盈眶。
(漢壽縣百祿橋鎮百祿橋社區黨建聯絡員利用“智慧黨建”平臺,在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為居民辦理老年人優待證。)
舵穩當奮楫,風勁好揚帆。當前,常德智慧黨建平臺按照“一統攬五功能”要求,以支部“五化”建設為統攬,重點研發黨費交納、關系接轉、“三會一課”、統計分析、在線學習五大模塊,真正實現支部“五化”一圖可視、“三會一課”一網運行、黨內統計一鍵生成、黨員管理一路留痕。全市黨員可通過微信、支付寶、銀聯等多渠道交納黨費,為外出黨員提供最為便捷的交納通道;黨員組織關系市內轉接可在線申請和審批,讓黨員足不出戶完成組織關系在線轉接;通過智能手機,可以隨時隨地發起會議、參與會議,讓流動黨員參加支部組織生活不再是夢想,會議影像云端存儲自動留痕。此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困難救助、聯誼交友、在線考試等功能陸續上線。生育服務證、老年人優待證等首批11項政務事項已在今年8月底下沉基層,手機、電腦均可在線辦理。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廣闊的田原,是一片生機的沃土;實用的平臺,造就了一批忠實的用戶。到目前為止,常德已為全市33萬名黨員智能分配智慧黨建PC端賬號,手機APP累計實名注冊認證黨員人數達20萬余人,在職60歲以下黨員覆蓋率超95%;全市鄉鎮、村(社區)全部完成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村(社區)監控站點及視頻會議系統覆蓋率達100%;已招聘2266名黨建聯絡員,均為大學專科以上學歷,30歲以下占70%,專門負責平臺運行和維護;平臺建設、運營、維護經費納入市縣財政預算。據統計,全市各級黨組織累計通過平臺視頻會議系統召開或收看會議、舉辦政治理論培訓、實用技術培訓1.2萬余場次,參與黨員群眾超過300萬人次。
策馬揚鞭再奮蹄
莫道今年春已盡,明年春色倍還人。在黨建信息化建設上,常德已經邁出至關重要的第一步。關于平臺的未來發展,常德還有很多設想,有的已經逐漸實現,有的還在充分醞釀。當前,智慧黨建“一統攬五功能”正在全市全面運行,下一步,常德將以工匠精神繼續打磨平臺,推動全市各級使用平臺、管理平臺、運用平臺。
以搭建平臺為基點,全面對接“三務合一”需求。常德將繼續秉承開源共享的開發理念,著力將平臺打造成一座可以不斷成長的信息大廈。加大對后臺紀實數據的提取和運用,著力推動政務“審批權限不變、流程優化再造、部門互信互證、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務平臺的布局與引入,同步拓展物流快遞、居家養老、上門醫療等事務服務功能,并輔以大數據分析。同時,深挖電子商務的潛力,為農村電商提供平臺,為鄉村振興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撐。
以鄉情鄉愁為紐帶,深度融入文化建設追求。常德將在今后的平臺建設過程中,有意識地布局文化建設,滲透鄉情鄉愁,打造宗祠文化、屋場文化,將全市的黨組織建成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前線堡壘。充分發揮平臺的意識聚集優勢,以黨員教育模塊為基礎,強化對黨員的“德文化”熏陶。將市縣鄉村四級的群眾文化建設活動視頻、經典革命題材電影等上傳到云端,借助文化活動的組織和參與把基層群眾團結起來,為外地務工人員建設一個網上家園,讓游子們時時感受到鄉情、留得住鄉愁。
以數據融通為基礎,充分整合平臺服務功能。常德將牢固樹立“黨管數據”意識,重點加強與省市各部門的溝通協調,建立健全銀行、醫院、部門的正負清單流入制度,促成建立全市統一、完備、規范的共享數據庫,打破數據壁壘,推倒數據煙囪,暢通數據通道。著重推進平臺各欄目與功能、功能與數據、部門之間數據的關聯,實現黨組織與黨組織、單位與單位之間等距離銜接溝通、訴求辦理。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納入紀檢監察、政法、人社、老干、統戰等部門功能,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功能的廣泛整合,平臺的深入滲透。
常德用“智慧黨建”打造管理服務云時代的生動實踐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未來,常德將在時代創新與發展的浪潮中,繼續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懷和擔當,開啟黨的建設新征程!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常德市委組織部提供)
[責編:李寒露]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