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企業更傾向于通過內部渠道尋找資金來源,而不是承擔債務,或是放棄在公司的一部分利益來發行股票,因為后兩種方式的成本更高。
運作原理
若企業需要資金或資本進行擴張或投資,以此維持目前的經營,它面臨兩個選擇:要么從外部渠道獲得資金,要么從企業內部渠道獲得資金。考慮到從外部渠道引進資金的成本,如銀行貸款要支付利息,企業管理者必須權衡使用自有資金的機會成本——把自有資金投資出去可以賺取的利潤——以及外部融資的成本。
籌集內部資金
無論對額外資金有長期需求還是短期需求,企業都可以采取措施,通過內部渠道來提高資金水平。
短期融資
對于熱衷募集資金,而不訴諸外部渠道的企業,為了最大化用于日常經營和資本支出的現金數額,可以采用三項主要戰略。
- 收緊信貸控制 這類策略包括:向債務人追債,使發票按時償付;通過嚴格的信貸審查確保新客戶的信用良好;設置30天的付款期限。
- 延期支付 大型供應商可以為提早付款提供折扣,也可為企業提供較長的付款期限,提升短期內的現金水平。
- 減少存貨 企業保留大量未售商品庫存并不劃算。消減庫存能夠降低倉儲成本、生產成本,以及替換過時或多余貨品的成本。
長期資金
對于需要長期資金扶持的企業,應以自身的資源作為主要支撐。
- 未分配利潤 利潤的一部分可以重新注入企業。企業也可通過出售資產來籌集現金。
近期偏差
企業按時收到發票付款,有助于維持資金水平。有趣的是,完成業務后直接開具發票,往往比稍后寄送發票更快得到付款。近期偏差解釋了這一現象:相比很久以前發生的事件,大腦會優先考慮最近發生的事件。
用利潤為擴張提供資金
尋求增長的企業,會使用利潤來為擴張提供資金。這樣做既有優點,也有缺點。
優點
- 使用利潤意味著,不需要像借入資金那樣支付利息。
- 企業現有的所有者和董事能夠保持對企業的完全控制,而不是與新的投資者分享權力。
- 企業能保持較低的負債率,吸引未來的投資者和貸款人。
缺點
- 積累足夠的利潤來擴張提供資金,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 扣留股利會使一些股東不滿,因為他們更愿意接受利潤分紅。
- 花掉利潤,可能會損失用利潤進行投資而賺取資金的機會。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