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關于自考的幾個難點,說到平均每個自考生每天的學習時間為三個小時。有些同學問了:我一個996的打工人,每天東奔西跑,常常加班為伴,回家倒頭就睡,還要擠出三個小時學習太困難了!
當然,我不否認學習時間和自考通過率的關聯最為直接,但學習也講究效率和方法。
一個備考時間充足,每天學習四個小時,卻有三個小時都在看手機刷抖音,和一個空余時間緊張,每天只有兩個小時備考時間,關掉手機,專注學習的人,那肯定是后者通過自考的成功率更高。
今天,就來講講自考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方法,手把手教你成為“時間管理大師”。
01
備考前的準備時間
在這個時間段我們首先要搜集關于自考的信息和資料。
各個省市自考時間和科目不同,可以從當地省的教育考試院官網或自考網了解信息。
參考官網的考試時間,自己規劃該考哪些科目,什么時候考完。之后要準備資料、教材、真題等。同樣我們也可以向前輩“取經”,對于一個陌生的專業,靠自己可能需要書讀百遍,但有了前輩的經驗,重點、難點、易錯點很快就能掌握。所以你還不快點個關注?
02
粗讀教材
把教材大致看一遍,了解整體框架和出題范圍,自考的考試范圍永遠來自于教材且不會超出教材,所以有些同學只看真題和某些題庫其實是不可取的。
由于不用精讀,所以要制定看教材的時間,比如四天一本教材,馬上四月份大自考,準備報考的同學要抓緊時間。
03
整理知識框架
這個階段就是要把混亂的知識變得有序。
首先我們要重新過一遍教材,將每個章節的知識點列出來。有些同學會覺得單單列出來非常混亂,此時我們就可以利用一些學習方法,例如思維導圖、三色筆記等,將散的知識點拼起來。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看看教輔資料了,明確重點、考點。如果覺得自己沒有時間整理筆記,建議看看網課,特別是一些偏邏輯性的科目,比如高數、物理等,自己閉門造車是非常難以理解的。
04
刻意練習,開始背誦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里我們要“躬行”的是做歷年考試真題,找不到真題資料的可以私信。
當然不是光做題就行,我們還要做兩件事:第一、題型歸類。分析該科目考試時各題型的占分比,高占分比的題型我們就要優先攻克;第二、找出考點。考試范圍雖然出自教材,但不可能所有考點平均分配到每個章節,將真題歸納到一起看看哪個章節的出題頻率高,那這個章節大概率是考試重點。練戰結合,才能將“靜態知識”變為“動態知識”。
到了這個階段我們就要開始背誦了,可以背真題考點、筆記或教輔資料,剛開始背誦可能覺得背了就忘,難以記住,但一定要堅持,知識點是循環記憶的過程,每天有意識地記憶,自然可以將知識點刻在腦子里。
05
考前沖刺
到了沖刺階段,那就是背多分。
背章節知識點,背自己整理的筆記,背教輔資料,理工科目的同學要注意學會舉一反三,熟記解題思路和公式。
整個備考流程就分為以上五個階段,除此以外我們可以制定時間表,算好距離考試還有多少天,自己哪些時間用于看書,哪些時間用于整理知識點,哪些時間用于做題背誦。
這樣才不會在臨近考試時手忙腳亂,發現好多事都沒做。同樣,可以在每個時間節點制定小目標,比如四天看完一本教材,一天刷五套真題,有了這樣的目標性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空閑”時間。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