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醫改辦在各地、各單位推薦基礎上,遴選出10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典型案例。這些案例各有側重、各具特色,集中展現了我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積極探索和創新實踐。為充分發揮引領示范帶動作用,我們現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典型案例進行集中推介,謹供各地各單位參考借鑒。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 強化“五種思維” 助力醫院高質量發展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對標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各項要求,秉承打造“精致醫院”理念,強化五種思維,創新管理模式,持續加強質量和運營管理,全力推動公立醫院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強化戰略思維,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一是突出精益求精,做到質量與規模相統一。堅持“規模要適度”建設理念,順應醫院發展,適度拓展醫院規模,不盲目增加床位,通過加強運營管理,挖掘最大承載體量,給予患者最優最便捷就醫空間,促進醫院健康良性發展。目前,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開放床位1998張,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在設計初充分考慮空間利用,合理布局,做到規模適度,功能俱全。二是突出刪繁就簡,做到質量與職能相銜接。圍繞國家政策導向,充分發揮新時代公立醫院新職能,建立健全醫院治理體系,修訂《醫院領導班子建設規定》,全力鍛造團結奮進的領導核心。按照大部制、模塊化的管理理念,完善職能部門設置,將聯絡密切的部門劃分為八大版塊進行管理。目前,醫院共設置一級職能部門29個、二級部門16個,明確細化職責,壓實工作責任,確保醫院戰略落地見效。三是突出提能升級,做到質量與能力相匹配。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為契機,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目前,宣武醫院40余位專家常態化入住;宣武醫院河北醫院二期工程門診樓提前一年封頂,將于2023年11月28日投入使用;設置5個診療中心和4個診療平臺,平移宣武醫院32項先進技術,填補16項省內技術空白和1項國內技術空白。同時,按照“四維度一平臺 三度”學科建設思路做好頂層規劃,向上整合學科,向下細分亞???,推動學科建設整體再上新臺階,實現學科“高度(業內影響力)、深度(專病和亞專業建設)和寬度(學科體量)”發展。
二、強化系統思維,提高運行管理效能
一是優化頂層設計,完善運行機制。成立質量與運營管理委員會,總體牽頭院內醫療質量和運營管理工作,負責建立完善的醫療質量和運營管理體系、規章制度及委員會運行機制,并組織實施。下設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等12個二級委員會。二是構建指標體系,抓實績效考核。結合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和等級醫院評審等相關要求,開展建立基于“SPO模型 金字塔”的質量與安全管理指標體系。圍繞“工作強度、工作難度、醫療行為、創新能力”四個維度,通過“結構、過程、結果”三個方面梳理質量和運營管理要點,結合科室特點,設置差異化KPI指標,實現對醫療質量考核的分級分層管理。三是強化病種管理,提高整體成效。持續加強病種管理,結合病種行業標桿,利用時間消耗指數、CMI等指標,科學制定各專業病種改進目標,客觀評價各專業病種的改進成效。2022年全院共開展質量改進項目76例;CMI達到1.29,同比增長0.04;手術率32.17%,同比增長2.48%;四級手術率34.3%,同比增長8.81%。
三、強化協同思維,凝聚醫院發展共識
一是組織開展“共識營”,凝聚發展合力。連續六年舉辦醫院發展共識營,凝聚全院共識,基于精致醫院建設理念,從“提升專業技術競爭力”“學科建設和科研能力”“以病人為中心服務能力建設”等方面,開展世界咖啡館主題活動,由260余位意見領袖圍繞策略主題開展\”腦力激蕩\”,深入探討謀劃醫院工作思路和發展戰略,充分激發內生動力,激勵全院職工凝心聚力共謀發展。二是實行“矩陣式”管理,規范醫療行為。醫院通過打破業務管理部門壁壘,提高管理效能。醫務處、護理部、院感部、質量和運營管理處聯合成立內科、外科、門診醫技工作組,橫向打通協同辦公,縱向聯合深入科室,多部門協同調研、解決問題。定期組織召開業務運行會,及時剖析問題、提出解決思路,進一步規范醫療行為。三是定期召開“復盤會”,構建管理閉環。每月召開質量與運營分析會、院周會,找短板、查不足,對科室質量管理考核情況進行排名公示,并對重點質量、運營指標進行分析,對重點案例進行總結并全院點評。召開負性事件調度會,圍繞核心指標,選取月度典型問題,在全院范圍開展討論分析及專家點評,提出整改措施。同時,密切追蹤上一月度負性事件的整改成效,實現閉環管理,持續改進醫療質量與運營效率。
四、強化效率思維,推動資源高效運轉
一是優化資源配置,合理統籌利用。按照“距離最近、專業相關、性別相同”原則實行全院床位統一管理,設立住院準備中心,提高床位資源利用率,調動科室積極性,有效解決“患者難入院、科室空病床”的現象。探索臨床科室運行管理中基于DRGs的病種管理模式,對醫技平臺科室開展運行效率分析,不斷優化流程,縮短患者就診等候時間。二是建立分配體系,科學管控成本。基于“增肌塑型和效率醫療”的運營思路,建立“RBRVS DRGs”的績效分配體系。在科學管控成本方面,將醫院成本分為醫療成本、人力成本、能源成本和運行成本進行管理,藥品比例管控基于病種大數據進行科學評價,耗材管控實行“耗材分類,人員分級,科室分層”。2022年平均住院日8.74天,同比降低1.7天;藥品比例25.44%,同比降低3.66%;萬元能耗支出僅78.62元,同比降低15元。三是主動控制醫保費用,提高使用效率。建立醫保組織管理體系,開展事前事中監管、院內日常監管,形成部門科室間的聯動機制、醫保管理獎懲機制、內外溝通機制,多措并舉適應當前醫改及醫保管理形式,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高醫院醫保資金使用效率。
五、強化服務思維,提升整體服務水平
一是堅持“患者為先,職工為本”,實現精致服務。2022年,醫院黨委以“患者為先,職工為本”深化文化內涵建設,提出“暢通一切方便患者渠道,落實一切支持臨床舉措”的“兩個一切”服務理念,實施系列實踐。建立患者服務處,成立患者服務處,為患者提供診前、診中、診后“全鏈條”服務;建立生活服務處,餐飲品種和品質全面升級,為職工打造“精致餐廳,品質餐飲”;成立鮮花坊、鮮食坊、精剪坊、潔衣坊等為職工提供品質生活服務。二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實施精準救治。2022年,在疫情救治階段,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好“兩手抓、三保障”,按照“優先保障急診工作、優先保障危重癥患者救治、優先保障重點科室醫療工作”原則,創造性的統一調配全院資源救治患者,探索出一條符合醫院實際的救治模式,規范有序開展醫療救治,全力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三是堅持“患者至上,便民為本”,實行精細管理。不斷優化細化就醫出院流程,提高體驗,建立一站式預約中心,實現醫技檢查預約全覆蓋;設置病房管理服務臺,為患者提供一站式入出院服務;開展預住院工作,減輕患者負擔;開啟“空中120”生命救援新通道;推行日間放化療,開設夜間門診;出院病歷當日歸檔率、當日結算率95%以上。
省衛生健康委醫改處供稿
編輯:康小北
熱文推薦
-
省衛生健康委召開全省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工作推進視頻會議
媒體聚焦 | 如何防治秋冬季高發呼吸道疾病?——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解答熱點問題
健康日歷 | 氣溫驟降 防寒保暖要注意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