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昌理工學院智能建造學院教師楊華美與長沙理工大學聯合申報的湖南省水利科技項目《環保型水工超高性能混凝土設計制備機理及其抗沖磨修補加固技術研究》成功立項。該項目總經費20萬元,武昌理工學院和長沙理工大學各占50%經費。
據悉,該項目是武昌理工學院“綠色生態功能材料科研團隊”今年獲批的第三項縱向課題。該科研團隊今年已經成功立項2項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分別是任婕老師負責的課題《多尺度鉬系材料的可控結構及其力學性能研究》和楊華美老師負責的《基于微細尺度的混凝土凍融損傷模型研究》,獲批經費分別為2萬元和7萬元。
“綠色生態功能材料科研團隊”是武昌理工學院批準建設的第一支科研團隊,融合了無機非金屬材料、復合材料結構、海洋工程結構,水工結構工程、橋梁工程、建筑學等專業、方向的優秀青年教師,平均年齡35歲左右。團隊成員具備材料設計制備、微觀結構測試及斷裂力學等相關知識,大部分成員都經過嚴格的科研訓練。人員組織架構設置合理,材料學、結構工程、力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能夠實現從材料組成設計、納-微-細結構、性能的核心研究思路。
“團隊核心骨干具有較強的科研素養和能力,有主持省部級項目的經歷,是一支年輕、有活力的優秀團隊。”團隊負責人表示:“科研沒有止境,我們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力爭為學校、學院爭取更多的科研成果”。(魯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